close

 

今天的午餐當然是回便宜又大碗的清水儷儐餐廳享用,我們兩個實在吃不完,只好打包帶走。下午的行程很悠閒,就是回津沙亂亂晃。騎過一段蜿蜒陡峭的車道,突然眼前一亮,津沙聚落靜靜依偎在蒼翠群山懷裏,攬著一彎碧綠海灣,猶如世外桃源般令人驚艷!

 

 

津沙村有個很美的原始名字-金沙,起因於津沙盛產金莎巧克力,哦!不不不是因為津沙海灘遍佈花崗岩風化而成的細沙,晶瑩潔白,陽光下閃耀如金啦!清初時當地便稱津沙,津沙的「津」有「漁人渡口」之意,從航道及產業、族籍來看,津沙二字更貼切其開發歷程。

 

 

清朝道光年間,先民來到津沙,搭建魚寮,漁汛過後收網回內地,過著海上牧民的生活;亦有部份漁民落居於此,建立家園。如今的津沙聚落分成東邊山、西邊山、澳中、溪底4個區域,來自長樂仙橋的李姓聚在東邊山,西邊山以連江曉澳的邱姓族人為主,澳中則為各姓散居之處。除了捕漁,津沙最興盛的行業就是「引船入港」,由於鄰近水道多暗礁,早期西邊山右上方有一「引港山」,可直線瞭望閩江口,眾多船隻欲進福州,需停泊津沙港灣外,由領航員與船東談好價碼,再引領安全駛向閩江。

 

 

抗戰時期,津沙步入繁盛時代,黃魚、鯷魚、蝦皮等獲量豐盛,每日灣澳前停泊近30艘漁帆,酒館、煙館、食品店、中藥鋪、雜貨店、木材行、造船業等紛紛興起,居民接近千人,是全馬祖第二大村。為了供給往來漁商飲酒、驅寒之用,老酒業者林賊賤、林盛瑞父子每日蒸煮大桶糯米,以紅麴發酵,酒藝超群,所出產的佳釀享譽全島、遠近馳名。(註1

 

 

後因漁源枯竭,加上軍方對漁民出海作業的限制,津沙漸漸失去海洋活力。民國七十年代前後,人口不斷外流,盛景從此不再。人去樓空的津沙,不變的是金色沙灘及海岸岩石,浪濤聲聲、燕鷗飛舞,伴著幾戶人家,雖然津沙被遺忘了,卻也因此保存了百年聚落的原貌。

 

 

一排排筆直延伸的酒醰沉睡在老圍牆上。

 

 

津沙社區釀製老酒的技術名聞千里,可說社區內人人都會製酒,這種民間釀製的老酒,福州話叫「青紅」。老酒釀造的歷史可追溯到2百年前,早期居民遷徙來馬祖時,將源自福建的釀酒技術一併帶過來,原本是民間釀製的酒,以糯米和紅麴依比例發酵、釀造40天而成。

 

 

後來酒廠除了高粱,也引進新技術來釀造老酒,但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私釀自用。液體成了老酒、剩下的酒糟便成了可調味烹煮的紅糟,馬祖人們在艱苦的日子裡物盡其用,真是一門生活哲學。

 

 

聚落內的百年老榕樹、「聞雞起舞喇叭屋」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今日的津沙聚落在縣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奔走下,頹圮舊屋重現生機。

 

 

「西邊山」顧名思義就是位在津沙聚落的西邊,住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石頭屋舍呈現馬祖最美的建築美學。

 

 

「灘頭堡」外牆上有美麗的津沙地圖。

 

 

在西邊山石階上的首間邱家古厝,以青石斜角砌法築牆,透過高難度工法建在邊坡上,歷時2年完成。邱家產業全盛時期擁有的大帆船有好幾艘,光集合吃頓飯要吹海螺(酷!),其富有程度屬馬祖第一!

 

 

山坡上淒美的老石厝。

 

 

殘留這面牆獨自面對大海,讓人頓時陷入時空的洪流裡…

 

 

昨日的繁華,今日的廢墟,矗立在海岸石階上,等待海風與時間的腐蝕。

 

 

舊碉堡改建而成的「碉堡便利屋」可不是便利商店,而是24小時開放的公廁啦!

 

 

碉堡便利屋旁的防空洞「鐵血碉堡」,重新改造後搖身一變,變成社區小型藝廊,碉堡門口兩側還遺有「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的舊時抗戰標語,想不注意都很難

 

 

津沙的古厝有的經過細心修繕,經營民宿;大多早已傾圮,不知人去何處,很難想像過去這裡曾有百來戶居民,是個忙碌的小漁村

 

 

在村落巷弄中漫步,常能見到以喇叭、長號等樂器擺設的裝置藝術,這些是童心未泯的津沙村前村長-種馬,在軍樂隊撤軍後撿回來的。不知這家津沙老酒工坊是否還繼續營業呢?

 

 

「津沙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就在我們住的民宿對面。

 

 

民宿櫃檯旁色彩鮮豔的「灶」,讓人想不注意到它都很難。馬祖的「灶」與台灣的灶大異其奇趣,最大不同就是特別砌一根對外的煙囪,顏色塗妝得十分鮮艷,在屋子裡是個顯眼的「傢俱」。馬祖人很會利用資源,台灣灶一般都是2個灶孔,但馬祖有3個!接近煙囪的小灶孔是用來燒開水的,一邊煮飯一邊燒水,完全不浪費柴火!

 

 

馬祖共有四座天后宮,除了東引天后宮,其餘三座都在南竿,每一座都有其歷史和特色。如鐵板天后宮廟內供奉唯一的泥塑媽祖像(也稱少女媽祖),馬港天后宮內保有唯一的媽祖衣冠塚,而津沙這座則是唯一供奉黑面媽祖的天后宮。津沙天后宮落成時,村民為紀念集力重建廟宇,在後方種下榕樹,寄望將來子孫繁茂、聚財庇蔭。津沙天后宮的閩南式建築在一群閩東建築中顯得格格不入

 

 

時光在津沙好似停留了幾十年,雖然風華不再,但漫步其中,卻有另一種懷舊的趣味。

 

 

大門斑駁的油漆頗有幾分寂寥的美感

 

 

牆上小小的窗口,一方面可擋風,一方面防禦海盜,這些都是閩東建築的特色。

 

 

為了增加室內空間,有些民居2樓會出挑構成吊腳樓,更精緻的作法是在吊腳樓上置鵝頸椅(或稱美人靠),樣式與長樂縣民居十分相似,簡樸中透著雅致,成為石頭巷弄裡優美的風景。

 

 

漫步在這個小村落彷彿置身在60年代戰地的胡同巷弄,遙想著回鄉的路,近在咫尺,卻隔著萬頃碧波

 

 

晃著晃著,突然發現一塊寫著「大常津」的招牌,太妙了!

 

 


1:摘自賀廣義《津沙-石牆酒釀裡的邊境後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湘 的頭像

    愛湘隨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