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是我們這趟馬祖之旅的最後一天,吃完早餐後,想想這麼熱的天氣,還是躲到免費又有冷氣的「馬祖民俗文物館」比較實際,令人意外地,改建後的文物館不但氣派也很有內涵,非常值得參觀!閩東建築樣式的文物館為單棟建築物,造型高低錯落,塑造聚落群體意象。新館共4層,1樓有多媒體展示區、植物展示區、生態展示區、紀念品展示區、印象館、服務台;2樓有淵源館、建築館、生活館、產業館;3樓有禮俗館、戲曲民樂館、閩東學館、宗教信仰館、工藝館、咖啡館;4樓有特展室及會議室。

 

 

文物館前的燈塔造型欄杆

 

 

廣場上的12生肖花崗岩作品

 



淵源館:馬祖發展之起源、打造家園的艱辛歷程。

 

 

考古遺址層圖解。由上到下依序為:現代、蔡園遺址文物、熾坪隴遺址文物。

 

 

岩壁到礫灘之間的生態說明圖。

 

 

人類在新石器時代就曾在馬祖列島生活,東莒島的熾坪隴史前遺址所出土的許多石器、陶器、貝器,及蔡園裡遺址出土的唐宋時代的陶瓷片及魚骨、貝殼等,是最好的證明。

 

 

 


館內的公共藝術(下)

 

 

「蜒船」為明、清時代浙江海船。據清椿壽《浙江海運全案》記載:「載重1800石的蜒船定式,長11丈,寬23尺多,深約8尺,小方頭,高尾,船殼的下部分塗蠆(蠍子一類的有毒動物)粉防蛀、腐。水上部分用煤屑抹成黑色,首尾抹礬紅。蜒船不設槳櫓,靠風力行駛」。

 

 

意外發現橋仔村也有石敢當,我我曾站在它前面居然沒看見(石敢當泣: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卻看不見我),唉只好翻拍。

 

生活館有馬祖居民食、衣、住、行、娛樂等生活風貌介紹。

 

 



 

石臼、石磨等多放在庭院以便使用,一口儲滿水的大水,除了方便用水也有防火災的目的。庭院也是放養雞、鴨的地方,可說是多功能的處所。正廳(下)作為安放神明及祖先牌位之用,及婚喪喜慶儀式、宴客議事的處所,左右兩邊多作為臥室、書房。再視空間許可,闢出工作間堆放漁具、農具。(註1

 

 

廚房多位於屋內向西方向,或於室外另搭建棚間作為廚房。廚房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地方,一日三餐的飽食都在這裡製備,炊煙不斷也象徵著這個家庭是豐衣足食的人家,所以人們在建灶時特別謹慎從事,要請擇日師父選個黃道吉日來結灶,所用的土埆磚的泥土必須是取自於「乾淨的地方」。通常灶的一邊就靠著牆壁,煙囪穿出屋頂排煙,一般家庭以二口灶為常見,一口煮飯,一口煮菜,以乾芒草或樹枝、木材為燃料。芒草結成一小束,以火鉗送入灶口。不靠牆的一面多設有風爐,拉動拉柄產生風以助燃,沒有風爐的則必備竹製的「火管」以口吹氣助燃。灶台上還開一小圓孔,放置裝開水的小缽,可藉由煮飯的餘溫用來保溫。木板的鼎蓋(鍋蓋)更能聚攏熱氣,使食物易熟。灶邊供奉「灶君」神位,每日的飯菜香,灶君先享,農歷 十二月二十四日 祭灶時更換新的一年的灶君像。新居入住時,要舉行「安灶家」儀式,宴請親友,親友也要贈以象徵吉利的禮物,進門時要說一句好話祝福;也以另結新灶代表兄弟分家。所以灶在一個家庭中是具有象徵意義的設備,其重要性和祖宗牌位一樣重要。

 

沒有冰箱的年代,竹製或木製菜櫥用來放沒吃完的食物及碗盤餐具,陶製箸籠掛在邊上。菜櫥門上貼著用紅紙寫的「山珍海味」或「年年有餘」等字樣,代表著人們祈願溫飽的心理。廚房裡的用具如蒸煮食物的箄子、蒸籠、木甑、刨蕃薯簽用的刨子、糕模、醬缸等可一窺馬祖飲食文化的多樣性。(註1

 

台灣俗稱的「紅眠牀」在馬祖則稱「葡萄架後收眠牀」。牀形為立方體,一般寬、高各約2公尺,基本上由櫃檯腳、牀底板、四角牀柱、牀頂板、三面圍欄板及牀前的「踏登」所組成。常見的圍欄板作法為兩側鏤空的雕花板,裡側上半部仿格扇或板壁,下半部做櫃子與亮架,外側作花罩、落地罩或月洞罩。踏登也稱「踏腳」或「腳踏板」,為供上下牀的墊腳板。(註2

 

早期困頓的年代中,居民常以長板凳搭木板,簡易架設成寢具。村里間只有少數優渥人家才能託人從福州買回、運來寬敞華麗、雕工細緻的「架子牀」(即「紅眠牀」)。「紅眠牀」傳統用法是按季節變化鋪掛合適的布帳,冬季以蠶絲或粗棉帳禦寒,夏天用細紡紗紗帳,既防蚊蟲又通風。當擴大成兩階式的「拔步牀」,或踏登與牀等長,在古代可兼供丫嬛睡眠,以便隨侍主人。(註2

 

 


 

馬祖民俗文物館二樓有兩個「紅眠牀」。南面房的「紅眠牀」,內裡架設牀櫃,在櫃門、圍欄板與牀座上,為早先藝師以毛筆沾金粉,在黑色漆底上創作的「擂金畫」,取材多自民間傳奇與家庭倫理故事,畫作因金粉斑駁不易辨識。牀緣與牀腳為浮雕喜燈、鳥獸、花卉等圖樣,再上朱紅漆底,並又以金粉塗刷的「鎏金」技法著色。牀上擺放木製牀枕一件。(註2

 

 

北面房的「紅眠牀」,牀上圍欄板採透雕技法,牀座上則為浮雕,均以八仙、鳳凰、花卉、流蘇、雲雷紋等圖樣雕刻,也在朱漆上採鎏金技法配色。中國人慣以頭頂為「天」,頂架上的雕刻鎏金圖樣既似花鳥,又像蝙蝠,取諧音「添福」之意。牀前擺設一具踏登,與牀的長度相當。牀上有一雙皮製牀枕,內裡為竹編骨架。(註2

 

 

早年沒有衛浴設備,在床尾角落擺放木製馬桶或陶製夜壺(右),以布帳遮住。(註1

 

 

馬祖居民針對岸灘性質和捕撈對象所建的漁船多為定置網漁船,稱「冬艋艚」及「扳繒」,文物館所展示的是「冬艋艚」。這個「冬艋艚」總長17公尺,滿載水線長14公尺,船寛4公尺,最大吃水0.94公尺,前桅杆高7.8公尺,主桅杆高13.8公尺,桅頂設有簡易風向計,單爪鐵錨重60公斤

 

「冬艋艚用的是福建品質極好的福州杉木,個別構件採用樟木、黃楊木,船體以對開原木作為舷側板,能緩和波浪造成的橫搖,增加安全性並適於作業,船板間的縫隙以桐油和石灰加入棉麻等纖維搗爛而成的灰來填縫。篷帆多採用硬帆,以厚麻木塗上多層桐油而成,帆面有多道橫桿,配合各種裝置零件和繩索系統,帆面的開展和收疊都很方便靈活及具有偏風、逆風行駛的性能,一般來講,帆的總面積(以平方公尺計)和船的滿載排水量(以噸計)有一定的經驗比例關係,約在2131間。配有可昇降的舵板,便於船隻進出淺水港道。結構布置方面均依照橫向強度的要求,艙堵、肋骨間距均不相等,艙堵有作為網艙的,有作為魚艙、水艙等,船上並配有多隻櫓、槳和竹篙,是風力和人力並用的漁船,甲板幾乎與船舷平行,艏艉脊弧不大,是為了收放網具的省力和便利。

 

就總體性能而言,因載荷均置於船艙內,重心低,「冬艋艚」有良好的穩性,在惡劣天氣狀況下仍具安全航行能力;並且密集的水密隔堵,即使有一艙或數艙破艙進水,也無沈船的危險;由於豎龍骨高度相當大,航行與作業時的方向穩定性高。又因採用大面積的深水舵板,以及頭帆前傾22°,增大了旋轉力臂,使漁船有迅速的迴旋性能,使「冬艋艚」具有很好的操縱性,所以能在6-7級風浪中航行作業。

 

「冬艋艚」所用的漁具為冬艋艚網,主要捕撈對象為蝦米,帶魚及其他雜魚,但冬艋艚單一用途的漁船,漁民們多擁有不同的網具,隨各種魚類的汛期不同使用不同網具。通常多人合用一艘船,各自擁有網具,收獲也以網具的張數來計算,一艘冬艋艚可供58位漁民共用。

 

由於冬艋艚的靈活性,它可使用「丁香繒」來捕撈沿岸的丁香魚,也可使用「鯷仔繒」捕撈鯷魚,也可於近海、遠海設定置網捕撈蝦米,還可以用釣籃佈沿繩釣。冬艋艚具有綜合性功能,對漁民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生財設備,每到漁季開始前一個月(馬祖話稱之為「起季」),漁船齊聚海灘,修船的修船、補網的補網、捻繩的捻繩、搗灰的搗灰,大人小孩都忙碌著。(註3

 

 

早年馬祖的農業技術落後,少數人家養有牛隻可供耕耘的勞力,但大部份還是以人力為主要勞力,效率低、收穫少。伴隨著農業工具的需求,打鐵業在馬祖也是舉足輕重的行業,鋤頭、鐵杷、鐵犁、鐮刀等各種農具及其他鐵製產品多出自位於中隴的「蔡記打鐵舖」。(註4

 

 

蝦皮製作過程:處理原料、煮蝦、曬乾、包裝與貯藏。

 

 

展場收藏了2組耕牛輔具,包含牛軛、犁與手耙,一具風鼓車(左上)、打鼓器等物具,它們見證了馬祖曾有過的一段善用獸力、物力的耕牛與稻作歲月

 

 

早年馬祖人無論男女,大多數以勞力活動為主,所以服裝方面,講求輕便和機能性,以短衣長褲為日常穿著,顏色多以藍、褐色、黑色為主,女性最流行所謂的「一九藍」的明亮藍色,其他簡樸的花色也很受歡迎。但遇有喜慶活動,還是會精心打扮,把最好的衣服穿出來,女性以大襟、緄邊、布扣上衣,下身穿著素面或繡花百褶裙,男性則穿著長袍馬掛。(註5

 

 

相對於其他手工藝,女紅工藝方面是更加多彩多姿的。馬祖野生的苧麻、木棉可供婦女們抽取纖維,紡紗織布,藍草、薯榔可供染色。(註5

 

 

買來十色絲線,或在裙襬、或在肚兜、或在鞋面,或在圍裙帶上,一針針繡出鴛鴦蝴蝶、靈芝牡丹等富有寓意的祥瑞圖案,針腳密齊,色彩鮮艷,把生活中細微的部份也都裝飾得美麗典雅。(註5

 

 

於是孩童們的衣服、肚兜、帽子、涎兜、鞋子等都成了婦女手藝競技的場域。(註5

 



繡花鞋在婦女巧手下把女紅工藝發揮得淋漓盡致!

 


肚兜繡花貼片 & 繡花童鞋

 

 

梳妝盒

 

 

箸筒製糕模具

 

 

「馬祖券」是戰地政務下的產物,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及意義;1959111開始發行的「限馬祖地區使用」的馬祖地名券,俗稱「馬幣」。

 

 

現在已經絕版啦!

 

 

互動式的閩東學館可用來學習福州語、閩東民歌童謠、三字經、千字文、傳統民俗音樂、閩劇戲曲等主題。

 

 

 

1:摘自游桂香《家庭生活》

 

2:摘自賀廣義《架子牀》

 

3:摘自游桂香《帆船:冬艋艚》

 

4摘自游桂香《馬祖傳統產業:農業》

 

5:摘自游桂香《工藝館:回憶百寶箱》

arrow
arrow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