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楓紅不多,就用長鏡頭來張特寫吧!



離開賞鳥平台後,我們再接再勵,繼續沿著森林步道往上爬!




奧萬大吊橋在2007年被颱風沖毀,現在的新吊橋是2009年所建,長180公尺,深約90公尺,工程費1,400餘萬元,基於安全考量承載量限50人。



這只能容2人錯身而過的橋身,拉成一個微弧,從這頭的森林公園延伸到另一頭的松林區。




過了奧萬大吊橋就是松林區,觸目可及,全都是直入天際的松樹群。台灣二葉松為常綠大喬木,樹幹通直且可達30公尺,樹皮為灰褐色,縱向深溝裂且呈不規則片狀剝落。



枝條呈水平生長,葉深綠色,型態為兩針一束,長8~11公分,稍硬質,橫斷面為半圓形,內具二維管束。



台灣二葉松兩針一束的松針橫斷面呈現兩個半圓,即使落葉枯萎後都不會分開。若仿效花卉的「花語」來為台灣二葉松編織個美麗的「松語」,不也是一種溫浪漫—「不要送我玫瑰花,謝後片片各分離,請你給我二葉松,生死相隨永不離」。



台灣二葉松擁有不易腐化且富含松脂的針葉,加上喜歡住在乾燥的向陽坡,此為極易發生森林大火的環境。一般發生森林火災時,地表的樹木種子會連同母株被燒死,台灣二葉松因具備了厚厚的樹皮及木質化晚熟的毬果,以及陽性先驅的特性,能在災後快速的大片成林。


 


毬果卵形或長橢圓狀,長58公分,外部果鱗呈長橢圓狀矩形,鱗背肥厚且略呈菱狀四方形或五角形,鱗臍中央有一鈍尖。種子連翅長約1.5~2公分



台灣五葉松常和台灣二葉松混生,除了五針一束的針葉、橫斷面呈現三角形及體積較大的毬果外,站在遠處觀看並不易分辨兩者的不同,但台灣五葉松能生長在地基不穩及保水性差的陡峭岩壁上的特性,卻是台灣二葉松所無法比擬的。



台灣五葉松的葉為針形,5 根一束,剛硬作射出狀,葉緣有粗鋸齒,先端漸尖,邊緣具細鋸齒,僅腹面每側有 6~8 條白色氣孔線。毬果直立,卵狀橢圓形,通常 3~4 個聚生,有樹脂,成熟時種鱗張開;果麟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圓形,通常會增厚而凸出,成熟時為褐色,尖端會冒出樹脂,內有種子 2 枚;種鱗之鱗盾成菱形;種子有翅,連翅長約 2 公分;種皮革質,灰褐色。



光影中的綠葉



不知道這是什麼植物的葉子?



逆光「星」芒


 



從松林區遠眺對面山頭,楓葉醉得像一片燦爛的晚霞




這裡是俯瞰楓紅景緻的絕佳地點。




回程走好漢坡步道,不同於林間步道的平緩,接下來的步道開始有點難度了~




氣喘吁吁地走到櫻花園,幾株楓樹換上一身鮮豔的黃與紅來迎接我們!


 


 



櫻花也迫不急待展露花顏




而我,卻獨鐘落羽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