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吃完午餐,終於要去今天的重頭戲-Kerkouane克觀迦太基遺址。個人認為來突尼西亞沒到克觀遺址,就不是一趟完整的突尼西亞之行!



克觀是目前世上唯一保存迦太基人規劃城鎮的藍圖,這座古城可能於西元前250年左右的第一次布尼克戰爭後遭棄置,克觀不同於其他地方,由於羅馬及其後的阿拉伯統治者都沒在此地重建,因此遺址保存狀況不錯



從這張克觀遺址的平面圖可清楚了解迦太基人的城市規劃圖,首先得有城牆,民房、商店、神殿等在城牆內,街道的設計沒有同心圓觀念,而是以平行街道為主,許多房子是2層樓的建築。可惜我們因時間有限,所以只參觀克觀遺址的北區和博物館。



1968年發現的港口、城牆、居民區、商店、作坊、街道、廣場、寺廟和陵墓, 清清楚楚勾畫出西元前3世紀腓尼基城的面貌。研究者還發現這個腓尼基港口從西元前6世紀就與西西里的城市有貿易往來。



克觀城由2道城牆保護(上)!城牆中的圓洞(下)啊,歹勢,忘記它的用途了…..



城牆外的Potter’s Kiln,此窯本身與中央支柱保存較好



這座建於西元前6世紀的小鎮是迦太基的首都,為當時富賈士紳和藝匠的住宅區。



側石、門前臺階、門檻、帶普通鑲嵌磚的地板(右上)隨處可見。如何確定這裡是迦太基遺址?從這地上有腓尼基人所崇拜的Tanit坦尼特女神符號可得到證實(左下)!



遺址區內殘留民房、工作坊與店家遺蹟,還挖掘到完善的排水系統,顯示這是座有計劃且精湛的城市建設。



民宅平面圖:民居通常為長方形,有大門和一條通往中庭的廊道露天中庭裡有一口井、一條排水溝(藍色箭頭)、一個浴盆和一個可通往2樓和露臺的樓梯;不同功能的房間建在中庭四周,有廚房、客廳等其他房間。民居大同小異,唯一的區別是有些民居內院還設一神壇.此種佈局反覆出現,證明當時城市確實經過規劃,其中的水利及衛生設施尤為突出。



看完平面圖再來看實景就更清楚啦!




突尼西亞不管清真寺、宮殿或傳統住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以一個露天中庭為中心,四週環繞迴廊或房間,再設計一條長廊從角落通往大門入口。這結構遠從西元前的迦太基到羅馬時代,再到7世紀的阿拉伯帝國,直到現代突尼西亞,甚至高原區的原住民柏柏爾人的穴居屋,都是一樣的!露天中庭有很多優點,在酷熱夏季可讓各個房間空氣流通,在寒冷冬天保持室內溫度,還可以增加採光提高屋內明亮度;此外由於女性不可任意出門,這設計可讓各個房間對內開窗,女人不用躲在黑暗空間裡。最棒的是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加,還可另創新結構,新結構仍以中庭為中心,四週環繞房間,和原本的建築間只要再加建一條長廊就可彼此相通,這就是為什麼突尼西亞建築像大迷宮的原因!




這麼小的浴盆不禁令人懷疑以前的人也這麼嬌小嗎?



這是另一間民宅:也有小小的半身浴盆和烹飪用的石灶(右上),屋子中間有中庭,大門入口與中庭間有廊道相接,排水溝沿著廊道從大門排出污水(右下),因此對著大門的不是浴盆就是石灶,這完全是為了排水功能而如此設計!



這裏每間民宅的佈局都能清晰可辯….最吸引我的浴盆礙於有安全線圍起來,始終無法拍到滿意的角度。當我和貞遠遠落在大家後面時,一直有個工作人員跟在旁邊,本來以為他是在監視我們有沒有偷偷跨越安全線,沒想到他居然用手壓下安全線,我正在猜測這是什麼意思時貞拉著我進去,說他是叫我們進去拍。哇!這真是太棒啦!不過待會出去他應該會要小費吧?我們邊拍邊討論,貞出去後技巧地在與他握手時,給了1第納爾的小費。



這就是最能反映古腓尼基人生活的浴室,這間浴室還保留完整的鑲嵌磚和浴缸呢!(迦太基人在家中洗澡,與羅馬人在公共澡堂洗澡不同)



此處遺跡於1952年被法國的考古學家發現並於次年開始挖掘。當時整個遺址完全埋在地下,現在所看到的只是整個城市的一部分,有些部分已經沉入海底,有些則還沒挖掘出來。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克觀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這棟沿著海邊而建房子擁有庭院和廊柱,不知在古代有海景的房子會不會比較貴呢?



浴室這麼大間,一定是有錢人家!



如果當時這間浴室有窗戶,看著大海洗澡超幸福的啦!



從街道和兩旁密集住家的馬賽克地板、神殿遺址、排水溝道等斷壁殘垣,可推想克觀數千年前的繁華



拍到一半,剛才那個工作人員又壓下安全線,這次我沒猶豫,馬上跑進去拍另外一組浴缸,我和貞直到彼此都覺得拍夠了才出來,這次就由我來給他小費啦!



不知道這兩個對稱的浴室是同一戶人家的,還是分屬兩戶人家呢?




建在內城牆的北塔在第一次布尼克戰爭前就蓋好了(上)。離開遺址區前那個工作人員來張合照(下),然後就去博物館參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