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約11世紀肯罕廟在一棵大榕樹下被建造,在峇里島傳統習俗中榕樹代表神聖,是被刻意設計安置在榕樹中的廟,現在已發展成著名的大廟。
照片中尖形大門的後面就是那棵大榕樹!是不是很壯觀啊?左邊則是Kulkul木鐘樓,用來通知村民聚集工作或祭祀的時間。
廟口兩頭可愛的石頭象分立站在石階兩側。
沿著石階拾級而上,可慢慢欣賞每層階梯神態各異的雕像,階梯頂端雕刻精美的大門上,卡拉馬卡拉(Kala makara)張開大手準備擒拿惡魔。
登上階梯後正式進入肯罕廟。
肯罕廟是標準的三進古廟,這是從第2進階梯往回拍的第一進。
第1進是家廟區,是廟會殺生和鬥雞的地方。
庭院內一棵比房子還高大的老榕樹(據說有600歲以上)上有座肯罕廟原廟。還有一座廟中廟,是照顧附近農田的Pura Subak農神廟。
第2進較小,面對第三進的牆上鑲有磁盤。
本來鑲的是中國古磁盤,後來被偷得差不多才鑲上現在所見的磁盤。
第3進是神聖的村廟,幾座11層的Meru顯示此廟的重要地位。樓梯上的石雕像很有特色,是在地獄掌管生死簿和判決的神靈。
這裡遊客不多,放眼望去除了2位洋人外就只有我們。
悠閒的大家開始搞笑…
拍完這張發現大門不夠美,決定繞回正面雕刻精美的大門前補拍
應攝影師要求模仿石雕的動作(左)
連Wanto都加入「千手觀音」的行列…
終於拍成功啦!
◆實用資訊
開放時間:09:00-16:30
公車:凱亨寺位在中部Bangli村,登巴沙的Batubulan站有車發往Bangli,車程約50分鐘。
門票:Rp3100/人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