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語意指國家、城市的意思。吳哥窟與中國長城、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瑪哈陵等齊名為人類文明七大奇景,吳哥王朝於西元800年-1431年為全盛時期,媲美中國鼎盛時期的高棉文明,版圖幾乎囊擴整個中南半島,前來進貢的國家遠達今日的緬甸與馬來西亞,吳哥窟位於高棉北部的暹粒省,總建築群約200餘座神廟寺堂,佔地24公里長、寬8公里,是高棉吳哥王朝全盛時期所遺留下來的不朽宗教建築,全城雕刻之精美,鬼斧神工,『有雕刻出來的王城』美譽。原為全盛時期之國都,但隨著國勢日漸薄弱,不敵暹邏人(現今-泰國)攻打,而遭受破城命運,遷都金邊,逐漸被人所遺忘,它曾長期淹沒於叢林中,直到十九世紀,法國博物學家跋涉千里,發掘出482年不為人所知的吳哥遺跡。
u金邊
1、獨立紀念碑(Victory Monument):勝利紀念碑
與驕傲的精神堡壘。此碑紀念西元1953年脫離法屬殖民地成立王國而建立,該塔象徵高棉那段爭取獨立的艱辛過程,建築極具柬族文化及歷史。
2、NAGA賭船:
可小試手氣一番;隨後前往當地土產店參觀,感受當地特殊之商業氣息,亦可購買一些當地特產及紀念品贈送親友。享用豐盛午餐後接往機場,揮別高棉,搭乘豪華客機返回台北。
3、塔仔山(Wat Phnom又名鐘形塔) :
據說在西元一三七三年時,有位名叫『邊』(PENH)的婦人在此山丘(PHNOM)築廟,這也是金邊名字的由來,由於山丘高達2 7公尺 ,所以成為金邊顥著的路標,目前鐘形塔是金邊市民祈禱和求好運的地方,也是市民星期天和假日騎大象的遊樂區;另外金邊的『樂透獎』也是在這裡開獎的,時間是星期四早上十時。
4、王宮(Royal Palace):
最早建於1848年,王室大廳可入內參觀(但不准照相),這是以前加冕理禮和接見外賓用的。當加冕禮後七天內,皇帝和皇后分房而睡,所以王室大廳亦可見寶座和床鋪;從外觀看王室大廳建築,相當壯觀,塔頂高達 五十九公尺 ,是在西元1919年由施亞奴國王改建而成,佔地規模長 一百公尺 、寬 三十公尺 ,據說大廳內的寶物有八十%被波布政權破壞。面對馬路的觀舞亭台於1913年落成,為使月光能射入,長柱環立而不建圍牆。
5、銀寺(Silver Pgoda,又稱玉佛寺):寺內不准拍照
位於皇城的南側,約建於 1892-1902間,由當時國王 King Nordom建造,地板由5329塊各重1.125的銀磚鋪成。戰亂時,高棉的玉佛流落到暹羅,後來拿3-4個省跟暹羅換,結果換一個假的回來,所以泰國的玉佛寺是真的!
6、波布罪惡館(TUOL SLENG MUSEUM):
在波布政權時期,這裡原是一所高中,被改成集中營(SECURITY PRISON 21),專職折磨政治思想犯或反對派人,左據說被折磨至死的人數有數百人之多;這種情況直到1979年1月7日越南軍隊攻入金邊,該集中營只剩十四具屍體和七名倖存者;目前裡展覽許多死亡者照片、刑具以及用骨頭拼成的高棉地圖,而地上則有波布塑像供人唾棄。
被樹吃掉的城市-吳哥窟
按傳統的說法,居住於 Meru山上的Indra 神,賜予人性的生命給祂的兒子Ketomealea,讓祂能保護佛教,及維持其王國的光榮。一個晚上,Indra 神派遣 Meatolei 神到世上,帶回Ketomealea,乘祂坐著馬車前往拜訪33 神的天堂 ( Heaven of the 33 Gods )。於停留時,Indra 神教授了Ketomelea 10 種神聖的使命,並連續七天,於花園內,替 Koetomelea 每天洗浸香浴七次,再邀請 7 位神聖的 Brahmans 為祂唸誦七咒語,及灑潑神水,祝福祂能享受百歲長壽。禮成後,他們乘坐馬車飛到 Indra 神的宮殿。
此後 Ketomealea 便被選定為建造人世間的使者,天上的建築師並建成了吳哥窟。Ketomealea 看都吳哥窟的宏偉建築,感到非常高興,並要求Pisnouka 同樣多建造幾處像吳哥窟的地方,直至 Ketomealea 受封為此社稷的國王時,Indra 神再重臨大地,向其兒子祝福,並賜祂為 " Aritha-polape a-hano " ( 即消滅敵人的強者 )。Ketomealea 將祂的國土命名為 Kampuja,即是現在的Cambodia 柬埔寨。
u大吳哥城
在進入都城前,遠遠便會看到高達 七公尺 的大石城門上頭,四面都刻著吳哥王朝全盛時期國王加亞巴爾曼七世的面容,唯與印度教不同的是此乃象徵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四面佛菩薩。
1、巴戎廟(Bayon國廟):
位於大吳哥城的正中央,由54座大大小小寶塔(代表當時54個省)構成一座大寶塔,其中最特殊的設計,是每一座塔的四面都刻有 三公尺 高的加亞巴爾曼七世的微笑面容(代表看的到四方疾苦),兩百多個微笑浮現在蔥綠的森林中,多變的光線或正或側,時強時弱地探照,樹草中的蟲鳥此起彼落的交織輪唱,好似一個設計新穎的聲光舞台秀,軒昂的眉宇、中穩的鼻樑、熱情的厚唇、慈善的氣質,國王的微笑反而勝過建築本身的宏偉,而成為旅客最深的印象,無怪會被其後代子孫尊稱為「高棉的微笑」。
浮雕以歷史文化為主,描述著當時打仗、生活的狀況,當初高棉是一個多強盛的國家,鄰近的暹羅、寮國、越南的占婆,都是他的屬國,還跟中國通商,宋代期間,這幾個國家都他們打仗,中國人浮雕的特徵為盤頭髮有鬍鬚。閒暇時的鬥雞、當地人鬥山豬、殺黃牛慶典,連生小孩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都展現在浮雕上
2、巴本宮(Bapuon):
加亞巴爾曼七世所遺留下來的建築群,建於11世紀中期,城裡面有一些住家,據說是警察的,他們住這看顧著這座城,到了王宮附近還有游泳池呢!
3、空中皇宮:此處為加亞拔羅曼七世之祭祀地點。
4、鬥象台與閱兵台(Elephant Terrace and Garuda Terrace):
12世紀末建,是當時國王閱兵及接見外賓時的廣場,因基座有大象浮雕而得名;另有一說為此處是國王在節慶時觀賞鬥象之處。集中於平台中央三道階梯底座的浮雕有鳥神(尖嘴為雄,癟嘴如石獅為雌)。
5、12生肖塔:古時走鋼索賣藝表演的地方。
6、癲王台:內有古時判官及麻瘋王雕刻建築。
u塔普倫廟(Ta Prohm Temple):「古墓奇兵」場景之一
此廟建於12世紀末,尊奉婆羅門教及佛教,是紀念國王母親的神殿,長1公里,寬700公尺,有巨大的空椰樹盤結在圍牆廟門口,蔚為奇觀。百年老樹纏繞著千年奇石,彷彿愛恨糾纏般的浪漫。在北門附近,有尊印度神像普利諾里(PREAH NOREAY),高棉婦女會來此許願求生育子女,此廟位於巴地河(TONE BATI)畔。十九世紀,法國人發現這群廟後,由於看到樹根經幹盤據整座廟而放棄修築,保持原貌。
1、塔瑪儂遺址及周薩神廟(Thommanon):
此處為12世紀初之建築,廟中主神為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仳思奴神,此處現由中國專家負責維修,維修過程中依現行法令規定,後續所補上之石墩或石柱都不可有任何雕刻,以此作為與遺跡之區別。主神殿內部供奉保護神,外牆盛有精緻浮雕,特別是女神的服裝和頭飾。西門門楣的浮雕值得欣賞,如騎鳥神作戰的保護神、修行中的破壞神及乳海翻驣等。
2、塔凱歐寺(Ta Keo):
寺中供奉三大天神之濕婆神,在此處可了解到吳哥窟遺址群之建築都是先堆後雕。此寺建造過程中跨越兩個王朝,因此四面門中僅有東面大門有雕刻—黃牛雕像是破壞神的坐騎。神殿頂上的主塔代表神明居住的須彌山。
3、涅槃宮(Neal Pean):
建於8世紀,供奉婆羅門教,最神奇的莫過於此地的聖水,這二個大池浸滿了草藥,當人們生病時,就會來到這給巫師看病。這裡有四個出水口,人形(東,代表土)、馬形(西,代表風)、獅形(北,代表水)、象形(南,代表火),當巫師診斷完後就會告訴病人應該到那個出水口接藥水喝,人們喝對了藥水就會康復。具說它有治病的療效,信不信由您囉!
4、達松將軍廟:
此廟由微笑國王加雅巴爾曼七世為紀念當初吳哥王朝全盛時期東征西討,驍勇善戰之達松將軍所建。
5、寶劍塔:大吳哥王放置打仗所用寶劍,彷彿可以感受到當時劍拔弩張的氣氛。
6、巴肯山:觀賞夕陽中的吳哥窟,將吳哥窟落日餘輝盡收眼底。
u班蒂斯蕾(Banteay Srei):又名女皇宮,有女人的城堡、女性的皇宮、美之皇城之稱
根據文獻的記載,班蒂斯蕾要到西元1914年,才被一名法國軍人馬瑞克(Lt. Marec)所發現。從此世人才得知這座代表吳哥文明中期,最精緻細膩的廟宇。她不像其他絕大多數吳哥的廟宇,都是由國王興建的,外觀宏偉壯觀,藉以彰顯出權勢和功績;班蒂斯蕾則透露出纖細優雅的建築風格。因為她是在西元967年,由當時的國師和他的弟弟興建的。國師不僅博學多聞更通曉印度教教義,也是當時年僅十歲的王子,即將登基成為加雅巴曼五世(Jayavarman V)的上師(Guru)。所以他在建造這座廟宇時,特別使用罕見的粉紅色沙岩,並且在牆上刻滿了印度教神話故事的浮雕。山形廟門的石雕最內側是八角型的石柱,緊接著是刻有天堂鳥(Garuda,印度神話裡鳥頭人身的神獸,專門吃食七頭蛇 Naga,更是保護神毘師孥的坐騎)圖案的石柱,這兩種石柱可以說是吳哥廟宇裡最典型的裝飾柱,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最細膩的雕工。
班蒂斯蕾的座落是朝向東方的,穿越過大門,是一個長達67公尺的走道,走道兩側有32個燈型石柱,左右兩邊有兩座小廟,大部分的石壁已經崩塌了,剩下幾根石柱,看起來有點荒涼的景像!再往裡走到步道的盡頭,你才真正要進入班蒂斯蕾的精華。因為這座廟的最裡面是一個T型朝東的小廟,裡面供奉的主神是印度教的破壞神濕婆(Shiva),前方有兩個藏經閣。班蒂斯蕾被三道城牆層層包圍起來,第二道城牆裡面,才是班蒂斯蕾最迷人的寶藏所在。
走到第二道城牆外面,抬頭望著山形的大門,上面的浮雕刻著濕婆之舞。這是根據【濕婆往生書】(Shaiva Pruanas)的記載,濕婆又被稱為那塔拉(Nataraj),也就是舞蹈之王(King of Dance)的意思,同時也是象徵著濕婆具有毀滅、破壞、創生、庇佑萬物的能力。所以濕婆又被稱為毀滅神或破壞神,所謂濕婆之舞,就是毀滅之舞,因為濕婆的信徒和崇拜者相信,濕婆是天地之間最崇高的神,唯有祂的力量可以破壞並解開輪迴對眾生的枷鎖,因為毀滅就是創生的前奏曲;信徒們相信濕婆是可以庇佑眾生,讓他們得以跳脫輪迴之苦。
1、藏經閣:
看完濕婆之舞,當你越往裡面走,你會發現廟門的高度越來越矮,據說這是故意設計的,除了讓信徒在進廟拜神時,必須彎腰而入,表示崇敬之意;更重要的象徵之處在於「不可與帝王建造之廟比高」!進入最裡面的城牆之後,請你注意看南邊的藏經閣,牆壁上的浮雕述說著濕婆將卡瑪(Kama)化為灰燼的故事,中間坐著冥想的就是濕婆,右邊就是印度神話裡的愛神卡瑪(Kama又名Madana,帶來愛的同時也會帶來瘋狂之意),而左邊坐的就是濕婆的妻子烏瑪(Uma):
有一天,非常調皮的愛神卡瑪,趁濕婆正在靜坐冥想之時,想要用花和糖果做的箭射向濕婆,濕婆一怒之下用他的第三隻眼射出一道光芒,將卡瑪化為灰燼。然而,當這個世界沒了愛神卡瑪,同時也失去了熱力,經過烏瑪苦苦的哀求,濕婆終於同意讓卡瑪復活;但是,從此愛神就不再具有任何有形的形體,以後愛就像一陣風,來無影去無蹤。
左邊的藏經閣西邊牆上,刻畫著戰神克里希納殺死 暴 君甘剎的故事(Krishna killing King Kamsa),這個故事是來自於偉大的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Mahabharata)中的一個章節【博伽梵歌】(Bhagavad Gita):
戰神克里希納,也就是毘師孥神的第八個化身(the eighth Avatara of Vishu);又被稱為黑天神,他帶領著王子阿周那(Arjuna)打敗 暴 君甘剎。根據【博伽梵歌】的記載,王子阿周那在戰場上看到在 暴 君甘剎陣營中,有很多他的親友和恩師列隊其中,當下他就陷入是否應該殺害親友和替天行道的兩難情境之中。克里希納教導有修,應戰是一個戰士的天職,而且他所殺害的是一個人的肉身,真我是永生不滅的,就像附著在肉身上的衣服一樣,肉身死亡之後,又會投胎轉世到另一個軀殼上。克里希納要有修看清楚這種輪迴之苦,並且教導他「真我」如何從輪迴中解脫出來。
左邊藏經閣的東面牆,你會看到雕刻著諸神之王因陀羅(Indra)騎著他的坐騎三頭象(Airavata),這個浮雕是取材自吠陀經(The Vedas)裡的故事,又稱為因陀羅之雨(The Rain of Indra):
相傳古時候印度連年發生大乾旱,生靈塗炭,因陀羅大發慈悲心,洩下天界之水,解救苦難的人民,讓大地恢復生機。因陀羅又是代表著東方之神,因此在吳哥眾多的廟宇裡,通常在東方的廟門上,常刻有因陀羅騎著三頭象。
2、主廟:
T形主廟的牆壁上刻滿取材自印度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和【摩訶波羅多】(Mahabharata)裡的故事。例如在中央北邊門上,刻有蘇格發與巴林之間的戰鬥(Sugriva and Valin),這是取材自【羅摩衍那】:
猴王蘇格發在羅摩王(Rama,相傳是毘師孥神的第七個化身)的幫助下,殺死強敵巴林,因而取得王位,(在後面西方的第二道廟門上也刻有這個故事)
主廟上最精緻動人的蒂娃妲女神雕像(Devata,又稱為Devi戴維女神,代表著性力與萬物之母的象徵),還有年輕英挺衛士(Dvarapalas)雕像。
(1)蒂娃妲女神雕像:她的頭飾顯然和兩百年後吳哥窟的仙女阿布薩拉完全不同,她的眼神含情脈脈,豐厚性感的雙唇,迷人的微笑,裸露的上半身顯得媚而不淫,下半身則穿著優雅飄逸的裙襬,一手拿著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怪不得西方人會稱她為東方的蒙娜麗莎!
(2)衛士雕像:在吳哥的廟宇裡,也是絕無僅有的,上半身露出堅實的胸膛,下半身則穿著結合傳統與創意的短褲,他一手拿著蓮花,一手拿著儀杖,顯示出當時吳哥王朝的無限活力。
3、東梅蓬寺:
此處為歷代國王祭祀祖先之祭壇。精華區在兩道圍牆四個角落外側的8座大象石雕,其中以內牆西南角外的最完整。
u小吳哥(Angkor wat):太陽王所建
小吳哥窟總建築群佔地24公里長,寬8公里,是高棉吳哥王朝全盛時期所遺留下來的不朽宗教建築;全城雕刻之精美有「雕刻出來的王城」美譽。此為高棉有史以來最宏偉的都城,也是200多座古蹟中唯一正門向西的神廟。吳哥窟,不只是座榮耀神祇的廟宇,也是人間對天堂的極致想像與體現。
吳哥窟其實是一個方圓二百平方公里的寺廟群,每座廟宇都四四方方、東南西北對稱,在裡面走,像走迷宮一樣。大小吳哥(Angkor Thom 和 Angkor Wat)兩座廟宇的特點都是四四方方、方中有方,裡面有大大小小的佛塔,主次分明,城牆四周被護城河包圍著。小吳哥的五座佛塔,最高的一座在中間,象徵宇宙的中心,它的東南西北四方傍著四座較小的佛塔。不論從那一方向,看到的塔都一樣對稱。佛塔底座也是四方形,四面有又高又陡又窄的階梯。想爬上佛塔去,要手腳並用,像朝聖一樣。大吳哥最精彩的是到處可見到四面佛雕像,四邊的臉都微微笑著,恬靜安詳,祂可知道祂的子民才從戰禍倖存過來?
小吳哥浮雕大展:
整個吳哥窟有三層,層跟層之間是越來越陡的樓梯相連:第一層的四面都是浮雕,,每面有兩大塊浮雕,所以共有八塊;第二層的重點則是看牆上Aspara仙女髮型跟服裝的變化;第三層就是塔頂,可以遠眺城門還有籠照整個吳哥地區的夕陽。
1、西-北:蘭卡大戰(是吳哥窟內之精品)
講的是猴子幫助國王搶回王后的故事,猴群跟敵國大戰的場面十分生動活潑,有好幾幅猴子咬人, 猴子咬馬,猴子嘰嘰叫的畫面。描繪有關 Rama和 10 頭 20 臂魔鬼(騎著由獅子拉的戰車)之間的戰爭。發生現今之斯里蘭卡,Rama 與猴子軍隊聯盟,打敗魔鬼並救出 Rama 之妻子 Sita,大約在石雕畫之中央, Rama 站於猴將軍之肩膀上,左手握著弓,右手拿箭。猴將軍旁邊是另一個魔鬼, Rama 之兄弟在附近。
2、西-南:Kurukshetra 之戰
按印度教著名舞蹈刻 Mahabharat,講述印度 Kurukshetra 省,發生一場兩位姪子的 ( Kauravas 和 Pandavas )戰爭,將領立於雕刻精美的指揮戰車上,或坐騎在大象上,漫天自箭如雨下,勇敢的戰士,互相廝殺,有見到支援的士兵,列隊整齊,戰場上活現受驚的馬匹,倒下死傷的士兵。Kauravas 和Pandavas兩方的軍隊從左右兩方接觸,從軍隊的頭飾,可分認出左方是Kauravas,右方是Pandavas。在石雕上可以看到位於中間上面之Bisma( Kauravas 之指揮),他於第十天戰事,中了敵方Arjuna 之箭,戰友圍著垂死的 Bisma. Arjuna(位於中央,握著一個飾有Rahu 魔鬼面容的盾牌),他放箭射殺他的兄弟 Krishna,Krishna死後,變成 Arjuna之馬車。
3、東-南:乳海翻騰:
好神要求壞神一起去奪取不老聖水,說好要一人一半,好神卻因為他的正義而爽約了: 怎麼能給壞神聖水呢?於是眾壞神生氣的找好神算帳,巨大的多頭壞神指揮92 位魔鬼,合力攬著七頭蛇身軀與對面88 位天神拔河,蛇的身軀纏繞著 Mandara 山,雙方拔河,巨蛇的身體就是繩子.由於雙方過於機動而攪動了宇宙之海: 乳海,裡面的魚蝦蟹海馬,都碎成一小塊一小塊,四臂好神的領袖只好把自己變身烏龜,來鎮壓這個騷亂,天神Indra 則飛來協助穩定山頂。當Amrita(長生不朽之精華)一出現,壞神便將之搶走,好神幻化成美麗的少女(Apsara),誘騙壞神讓祂來分配Amrita,祂把Amrita 全部分給天神。
4、南-東:Yama之審判(天堂與地獄)
壁畫的開端是高棉的好人和偉人都被送往天堂而去,壞人則於地獄受折磨,首先是被地獄之狗脅迫,再被不同之野獸吞噬,一些人被繩索穿過鼻孔,像牛般拖曳著受罰,中央是地獄判官 Yama 手握寶劍,騎著水牛,正在主持審判,他的兩位助手,亳不留情地聽著壞人的求情,犯了惡的壞人被罰投往32 種不同的地獄。之後是32 種天堂,天堂部份之壁綠,刻有 Garudas (鳥神),一層一層的王宮,四處的Aspara仙女,仙女除了高棉人長相之外,也有不少中國髮型,甚至還有西方修女髮型。仙女都不穿上衣,但是帶很多項鍊。(不會敲到嘛?)
5、南-西:King Surayavaman II 之軍隊
從西端開始,國王(較大之石雕)於寶座上,下面是他的公主或妃嬪,坐著轎子,國王的另一面是大臣及將領,士兵列隊操前,20位將官騎著戰象(其官階可從其幡子或刻上的名字看出來)。在中央,第12隻戰象載著王帝,豎有15度幡旗,配合其尊貴身份。再前面是Lord Vishnu 騎於 Garuda 之上,距國王約18 米之處,有一婆羅門坐著轎子跟著一葉載著聖火的方舟,舟的兩端是蛇頭設計,一班樂團排在前面,拿著牛角、海螺殼、笛子、鑼。再前面又是步操的士兵,離壁畫末端8米,是Jayasimhavarman 王子騎著大象,指揮著 Louvo (現今泰國中部) 的兵團,最後是暹羅的僱傭兵,軍容服飾比較破爛、亂,他們都備有長矛,其長官也是騎在大象上。
6、變身塔:火化已逝國王之地。
u洞里薩湖(Tonle Sap):
相傳在洞里薩湖底,住著一個名叫納嘉(Naga)的七頭蛇神,有一天蛇神的女兒嫁給了一位印度的王子,納嘉用力的把洞里薩湖水吸乾,現出了大片的良田土地,以便作為女兒的嫁妝。這片土地就是誕生了後來的高棉王朝。
柬埔寨除了擁有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吳哥窟,還擁有一個東南亞第一大淡水湖泊--洞里薩湖。相信去過吳哥窟的人,很難不被眼前所看到巨大的神廟所震攝住;然而,遊歷一下這個較不為人知的洞里薩湖,卻會讓你更了解吳哥文明和柬埔寨的人民。每當春天降臨大地,青康藏高原雪融之水,流入湄公河,到了金邊之後,水量之大,讓原本是東南流向的洞里薩河,改變水流的方向,轉為流向西北方,向上注入洞里薩湖;加上5月至10月的印度季風帶來豐沛的雨量,讓洞里薩湖逐漸漲大成面積為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大湖。到了11月至隔年4月,洞里薩湖之水便往下順著洞里薩河,這時水流的方向轉為往東南方向流,在金邊和湄公河交會之後,續往東南方,經由越南流入大海。也就是說,在旱季的時候,洞里薩湖反而會縮小為三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所以說,要問洞里薩湖有多大、有多深,那真得要看看老天爺的意思!
湖上的生活一應俱全,有湖邊小學、湖上雜貨店、賣菜的小船、湖中加油站、還有湖上警察駐在所。更絕是在湖上也可以養豬!這些湖上人家,會作一個很大的長方形箱子沉放在船邊,在箱子的上面養豬,豬的排泄物又可以養著箱子下面無數的魚。每當遊客在船上欣賞著這些特殊的洞里薩湖風光時,都可以看到這些樂天的湖上人家,對著遊客們露出親切又真誠的笑容。如果運氣不錯,你也許會在這裡遇上船上人家在搬家!因為洞里薩湖會隨著季節改變大小,這些船上人家就要跟著隨時準備起錨,隨著洞里薩湖的呼吸而搬家,通常他們一年要搬七到八次家!搬家時,他們會僱用一艘快艇,在前面拉著他們的船和大大小小養魚的魚箱,一行四、五個往洞里薩湖搬過去。洞里薩湖不僅僅是東南亞最大淡水湖,她更是孕育出一千年前吳哥文明的幕後功臣。
當元朝的周大觀在西元1295年來到高棉王朝的首都時,吳哥已經是一個擁有一百萬人口的大都市,高棉王朝更是統治著中南半島大部分的土地,如此強盛的帝國,必定要有龐大的米倉!洞里薩湖隨著大自然的韻律,而漲大和縮小、氾濫或消退,靠著老天爺的幫忙,造就了洞里薩湖沿岸無數的良田。當時的高棉王朝,就懂得廣挖渠道和蓄水池,利用這個廣大的洞里薩湖,漲時蓄水,旱時灌溉,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當時的稻田一年可以三次收穫!怪不得可以積蓄如此龐大的國力,當你在遊歷著宏偉的吳哥建築,欣賞著無比精緻的雕刻,不得不佩服古時高棉人的智慧!
u羅洛士遺址群(Lolei):
西元802年,加亞巴爾曼二世結束了柬埔寨分裂的局面,在靠近羅洛士地區登基為王,為了試圖將王權神格化,以維持柬埔寨的統一,於是他建廟舉行祭典,是為現今的羅洛士遺址群,
1、巴孔寺、羅蕾寺、比列科寺:
此地區為吳哥窟遺址的前身,更是柬埔寨最古老的歷史建築,此遺址群現由法國主導下開展,為了設法保持遺址原貌,學者們對於建築細節莫不費心研究,譬如每塊磚的黏合並不用現代水泥取代,以棕糖、石灰、糯米漿混合而成,還有部分神廟的石塊被一一編號拆下,準備在電腦的輔助下重新建造
2、巴孔寺(Bakong):
高棉的第一座神殿式山建築。神殿供奉的是破壞神,以原始的陽具形式直立於代表女性生殖器的基座上。
3、羅蕾寺(Lolei):東北神龕塔的東側門楣上為天神騎著三頭象,並有海怪由口中吐出三頭蛇。
4、比列科寺(Preah Co):是供奉祖先。精華是主塔門楣與小圓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