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148346-152046,義大利)


    拉斐爾比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晚出生,卻比米開朗基羅早死40多年,只比達文西晚死1年,是相當短命的藝術家。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三傑」中,拉斐爾的生活道路比達文西、米開朗基羅還要來得順利。


    1483328拉斐爾出生於義大利中部高原烏爾比諾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喬萬尼是當時烏爾賓諾大公的宮廷二級畫師,他從小就幫助父親作畫,研磨顏料、調配顏色…等,雖然父親成就不大,但亦深深影響拉斐爾。7歲喪母,11歲喪父,15歲在波倫亞畫家畫室學習,他勤奮地探索繪畫奧秘,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藝術的真諦。16歲離開家鄉到北義大利裴路基亞城,從師Perugino佩魯基諾,在他的教育下,拉斐爾學習了各種繪畫技巧以及數學、解剖學、化學及物理學、哲學及建築學等都有涉獵。一天佩魯基諾對拉斐爾說:「我不想讓這小地方拖住你,你要到大師雲集的佛羅倫斯去,你可以獨立工作了。」這時拉斐爾19歲。拉斐爾從老師那裏學到了色彩感覺與透視原理,繪畫技巧相當成熟,才能已超過老師。





拉斐爾《聖母的婚禮》


    在佩魯基諾引導下,拉斐爾很快融入佛羅倫斯的畫家群裏。他討人喜愛的外貌和自持性格為自己開闢藝術道路。1504 -1508 年居留佛羅倫斯期間,那裏一度恢復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了他。21歲時成功創作一幅《聖母的婚禮》,不論在色彩或是構圖方面皆很出色。雖然他漸漸成名,但他依然虛心學習,潛心研究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博採眾長,尤其是達文西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最後成為和達文西、米開朗基羅鼎足而立的文藝復興藝壇三傑之一。如果要用幾個字來形容拉斐爾,那就是和諧、圓融、愉快、優美、溫和。不僅畫風如此,待人也如此。他跟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一樣,身處愛藝術文化的教皇朱力阿斯二世的威嚴下,但拉斐爾卻跟朱力阿斯二世處的很好,隨後的利奧十世也最喜歡拉斐爾,他是個人見人愛的年輕人。這種特質當然影響他的畫風。


    拉斐爾在佛羅倫斯創作許多聖母像,他與當時流行的聖母像大不相同,中世紀由於神學蒙味主義和禁欲主義影響,宗教畫中的聖母形象都被畫得神秘朦朧、蒼白消瘦、僵硬呆板,給人陰冷威嚴的感覺。拉斐爾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筆下的聖母,年輕、美麗、豐潤、健康、眉宇間洋溢著母親的慈愛和幸福;耶穌也被畫成天真活潑的孩子,畫畫給人以溫暖、親切之感。他的風格代表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他從生活中去尋找創作泉源,參考生活中母親與幼兒的形象,將聖母抱聖嬰的畫像加以理想化。例如:有一天他漫步在花園中,忽然看見花匠的女兒在花叢中剪枝,姿態非常優美,即馬上速寫,再依據這幅速寫創作了這幅著名的《園丁聖母》(藏盧浮宮博物館)。他的作品特色是安寧、和諧、協調、對稱及恬靜的秩序。其中比較有名的有《聖母的婚禮》、《金翅雀聖母》(藏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草地聖母》(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西斯廷聖母》、《椅中聖母》等。


    除了聖母像外拉斐爾還創作許多壁畫。教皇朱利斯二世為讚頌自己,把最優秀的畫家、雕刻家、建築家都請到羅馬來為他服務。1508年羅馬教皇朱利斯二世把25歲的拉斐爾召至羅馬,和米開朗基羅、布拉曼特三人開始創造近代世界的三大奇蹟:米開朗基羅為教皇塑像,布拉曼特負責修復聖彼得教堂,拉斐爾負責裝飾梵蒂岡宮剛完成的四個新廳的壁畫。1511年四廳中的第一個簽字廳壁畫完成,這批遍佈大廳四壁和屋頂的繪畫,分別代表人類精神活動的4個方面:神學、 哲學、詩學和法學,作品除發揮拉菲爾特有的繪畫風格外,還注意到繪畫表現與建築裝飾的充分和諧,給人莊重顯明、豐富多彩之感。不久梵蒂岡的畫家們被告知:除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外,其餘的畫家們全被辭退了,教皇認為羅馬只要有這兩位大師就足夠。拉斐爾因此聲名大噪,訂件蜂擁而至。(註一)



    1513年教皇朱利斯二世去世,利奧十世就位,對拉斐爾更是重用且信任,一些重要的建築及壁畫非拉斐爾不作第二人想,1514年起拉斐爾為完成日漸增多的藝術承包案,於是建立龐大工作室,雇用許多學生(約50餘名)協助完成受託任務,是年布拉曼帖病逝(即推薦拉斐爾給教皇的重要人物,也是聖彼得教堂的原始創作者),拉斐爾被任命為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總監。這是拉斐爾的光榮,也是他的悲劇,過多繁重的工作壓垮了拉斐爾的身體,雖然他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美麗的壁畫及祭壇畫,雖然他心胸寬大的委以重任給那些優秀的後進畫家而不打壓他們,但事實是他的身體一天天的虛弱,1518年一幅與劍擊教練一起的自畫像中,畫中的拉斐爾不再朝氣蓬勃,臉上露出淡淡的憂鬱,與他所畫的耶穌神似。



    152041他病了。醫生為他診斷病情後搖著頭說:「您,親愛的大師,您從年輕時候起就過著過於緊張的生活,現在受到報應了。人們都知道藝術家是一些什麼都不在乎的人,他們不吝惜生命,而是讓生命去燃燒。」一個星期後的46凌晨3(46是耶穌受難日),拉斐爾因勞累過度病逝,享年37歲。那天剛好也是他37歲生日,早夭的天才引起羅馬全城同聲哀悼,人們依畫家生前要求,將其葬于羅馬萬神殿,並將其未婚妻之名鐫刻於陵墓上,永志懷念。


    拉斐爾被譽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懷抱著新柏拉圖主藝術理想,以其洗練的畫技,將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發揮到極致。雖然他留下的作品不多,其作品所展現的光華,影響後世甚遠。拉斐爾從前代藝術大師們的畫風的技法中擷取養分,幻化出柔和、圓潤、飽滿的調和之美。他的聖母系列作品是美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拉斐爾以世俗化手法,將傳統宗教題材描繪成現實生活中的理想美,洋溢著幸福歡愉,更加體現他的人文主義思想。拉斐爾的藝術被後世稱為「古典主義」,不僅啟發巴洛克風格,也對17世紀法國的古典學派產生深遠影響。就美術史的角度而言,拉斐爾不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更為後世開啟一扇創作新窗。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6%96%90%E7%88%BE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59816.htm


奢侈品頻道http://fashion.qqread.com/shufa/y272602.html


 


註一 


    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是文藝復興時2位最負盛名的畫家,他倆既是很要好的朋友,又是競爭對手,由於他們互相取長補短,所以很難分出高低。一天他倆聚在一塊兒討論作品,由於見解不同爭辯起來,互相不服,最後拉斐爾提出各自作一幅畫公開展覽,讓義大利人來評價,看到底誰高誰低。2人遵約各自開始構思作畫。拉斐爾畫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頂著一筐葡萄,這個小孩畫得十分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覺,葡萄更是鮮滴水靈,引人嘴饞欲摘。畫好後他站在畫前左瞧右瞧,覺得滿意極了,他想這幅畫一定能勝過米開朗基羅。於是他小心蓋好擋布,只等那天公開評價。自從和拉斐爾定約後,米開朗基羅便開始思考怎樣畫這幅畫,他構思好幾幅都不滿意。一天站在窗前秋雨不停拍打窗戶,他不得不把那塊窗簾放下。這時他看到一幅奇妙的圖畫。於是一個新穎的構思形成,他立刻拿起筆在畫板上刷刷地勾勒起來…約定時間到了,那天廣場上擠滿圍觀的人們,他們要目睹這畫壇上2位巨匠的風采。拉斐爾首先露面,他把擋布揭開。人們不約而同發出陣陣的驚歎聲,畫上的葡萄如此逼真,引來幾隻嘰嘰喳喳的小麻雀去啄,人們讚歎不已,拉斐爾不免洋洋得意起來。米開朗基羅被觀眾冷落在一旁,默默地站在自己的畫後,一聲不吭地看著人群。這時觀眾向他大聲叫道:「請把你的擋布取下來,讓我們瞧瞧你的那幅畫。」可是米開朗基羅仍呆呆地站在那兒發愣。拉斐爾見狀也不免為他著急,這是怎麼的?他走上前去說:「您磨磨蹭蹭幹什麼?趕快把擋布取下來,讓我們看看。」說完他就去扯那塊布…突然,他如電擊一般震住了,隨即收起那副得意之狀,轉身向觀眾宣佈:「我輸了!」原來那塊擋布是畫出來的,拉斐爾的畫只騙了麻雀,而米開朗基羅的畫卻連人也騙了!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TIvcLJKLBRYABx9ToTNY/article?mid=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湘 的頭像

    愛湘隨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