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羊皮披肩是麗江納西婦女服飾的重要標誌。這種背飾用羊皮製成,披於背部,故俗稱「羊皮披肩」。這些婆婆可不是披著羊皮的狼啊,披肩下有七對皮條穗訂綴並列的七個圓形彩線繡花布盤,有「披星戴月」之意,寓意納西婦女勤勞辛苦。


 


 



這次在麗江古城拍了許多穿著傳統服裝的納西婆婆,常常正面迎上後,一擦身而過,我馬上回頭確認一下,她有沒有披著「七星」羊皮披肩呢?於是在麗江古城除了追著貓咪小狗拍照,偷拍婆婆的背影也成了我的習慣啦!



納西族是中國西南一個古老的民族,現有人口28萬,主要聚居在雲南麗江一帶。納西族文化自古以來一直處於漢文化、藏文化和南詔文化的包圍中,它不與這些強勢文化對抗,而是採取兼收並蓄的開放態度,這種柔性文化在歷史中反而顯現出剛強的一面。 納西族是中國少數民族文化中有效保持特色文化的民族之一,從古老的文字、口語、宗教、宗教儀式、藝術、音樂到城邦、日常生活、服飾等等。 古雅純樸的納西族服飾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古代的納西人,男穿短衣、長褲,女穿短衣、長裙。維西一帶,男子褲子不過膝蓋,女裙以蓋膝為度。他們不論男女,大都不穿鞋襪,婦女則束花布腰帶,外披一塊羊皮或毛氈。納西族自稱「納」。「納」即「黑」,「黑」即「大」。因為在先民的觀念裏,「光明」看得見因而是有限的;「黑暗」看不見因而是無限的。所以在民族語言中把「黑」引伸為「大」。稱大江為「黑水」,稱大山為「黑山」,稱自己為「納西」即大族之意。有人因此認為納西族是「尚黑」或「尚白」。納西族也不例外,她有尚黑的一面,也有尚白的一面。



清代以前,納西族民間衣服的顏色以黑白為主,青壯年多著白色,而老年人穿黑色,因為黑色表示尊貴。土司們則有朝廷賜給的華貴官服和官帽,在迎賓、拜客時穿用,平時很少穿戴,在家時他們多穿黑錦緞做的長袍馬褂,戴瓜瓣式小帽。土司妻女穿的裙子,長及足背,以示高貴。清雍正初年,受「改土歸流」政策的影響,清代歷任官吏曾多次明令納西族移風易俗,因而納西族的服飾發生很大變化。



到民國時麗江男子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了...



穿長袍馬褂或對襟短衫,下著長褲。



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保持穿裙外,已改穿長褲,但整個服飾仍有鮮明特色。納西族羊皮披肩以婦女披戴為主,過去男子也曾披用。這種披肩首先源於納西族先民的遊牧生活,它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遠古時候羊皮披肩是納西族先民主要禦寒工具,那時納西族是山地遊牧部落,以放牧為主,他們剝下羊皮披掛在肩上以禦風寒。



由於勞動需要背負重物,羊皮披肩又多了一個負重墊背的功能。



隨著社會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羊皮披肩開始向美觀發展,且裝飾功能日益突出,成為今天納西族婦女特有的一種裝束。



關於納西族的羊皮披肩,在民間和學術界有多種推測和解釋,關於它的神話傳說也很多:相傳在很久以前,納西族在湖畔的大山上過著寧靜生活。不料有一年出現一個兇狠旱魔,他放出八個太陽與原有的太陽一起,輪番烤灼大地,人間沒有黑夜,大地處處焦黃。有個叫「英姑」的納西族姑娘,立志要到東海請龍王。她用鳥的羽毛編成一件五光十色的「頂陽衫」,披在背上向東方奔去。英姑到了東海邊恰巧遇上龍三太子,兩人相愛。龍王派龍三太子陪她回家鄉解除旱情。



可惡的旱魔施記,將龍三太子陷入深潭,讓大象和獅子把守潭口,可憐的英姑與旱魔一連搏鬥九天,終因氣衰力竭,倒在地上,從此這地方就叫「英姑墩」(即麗江)。龍三太子拼死沖出深潭,呼叫著撲向英姑倒下的地方,變成縱橫麗江壩子的泉水。



白沙三多神見狀造了一條雪龍,一連吞下七個太陽,並把變冷後的太陽又吐到地上,只留下一個太陽將之變成月亮。三多神把七個冷太陽捏成七個閃光的星星,鑲在英姑的頂陽衫以資表彰。為了紀念英姑,納西族姑娘依照英姑的頂陽衫做成精美的羊皮披肩,象徵勤勞勇敢,世代相傳,沿襲至今,因而羊皮披肩含有「披星戴月」之意,寓意納西族勤勞辛苦。


納西族的傳統服飾因各地而有差異:



麗江縣大研一帶納西婦女上穿大襟寬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著長褲,腰用黑、白、藍等色棉布縫製的圍腰,上打百褶,下鑲天藍色寬邊。



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縫有兩根白色長帶,披時從肩搭過,在胸前交錯再繫於腰後。



麗江一帶的羊皮披肩以毛色純黑為最佳,一般用整塊羊皮製成,剪裁為上方下圓,上部橫鑲一段黑氆氌(毛織品)或黑呢子,內襯天藍色棉布,下面再釘上一字橫排的七個彩繡圓形布盤,圓心各垂兩根白色的羊皮飄帶,代表北斗七星,俗稱「披星戴月」,象徵納西族婦女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以示勤勞之意。據說傳統羊皮披肩的肩部還綴有兩個圓形彩線繡花布盤,但我始終無緣看見….



兩條繡花布長帶的尾端繡有海螺、水波浪、盆花、燈籠、蜜蜂、蝴蝶等圖案,還有攜手跳舞的人群像,據說是象徵納西族人民如蜂似蝶的奔忙,以辛勤的勞動換取甜蜜生活的熾熱感情。



這個婆婆的布長帶是藍色的呢!



另有一種看法認為:上方下圓的羊皮是摹仿青蛙形狀剪裁,背面的圓盤納西人稱為「巴妙」,意為「青蛙的眼睛」,這是崇拜蛙的麗江土著農耕居民與崇拜羊的南遷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納西族後的產物。



中甸縣白地一帶婦女,身穿對襟長衫,再繫百褶長裙,腰束毛織彩帶,腳穿雲頭黑靴,背披白毛山羊皮(中甸、維西的羊皮披肩幾乎沒什麼裝飾),編髮盤辮,保有古風;甯蒗縣永寧一帶摩梭婦女,頭戴布料大包頭,身穿大襟小褂,繫長可及地百褶裙,腰繫彩帶,美觀大方。(可惜在麗江古城都沒看見….



 


納西族未婚姑娘愛梳長辮於腰後,或戴頭帕、帽子。年輕女性的服飾色彩多偏重明快、豔麗色調,中老年女性的服飾色彩則多用青、黑等色,顯得莊重素雅。婦女們還喜歡佩戴耳環、戒指、銀或玉質手鐲及金、銀項鏈等飾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