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突尼斯是突尼西亞的首都,也是第一大城,人口160萬,分新城和舊城兩部分。這座充滿阿拉伯風情的舊城和歐化新城,由於建築物多為乳白色,掩映在棗椰樹、棕櫚樹和橄欖樹綠蔭中,彷彿飄浮在地中海上的白蓮。傳說希臘神尤利西斯帶著船員在地中海漂浮,行駛到突尼斯灣看到這朵蓮花時,船上所有人都為其特殊的美而震驚,於是決定在此紮根繁衍


突尼斯就像一般都市,有現代化高樓大廈、網路密集的有軌電車及銷售時尚流行的精品店,有「日內瓦第二」和「非洲巴黎」等美稱。市中心往東是火車站和海港,港區是當地人常逛的商業區,突尼斯新市區有歐洲城市的味道。綠色的有軌電車穿梭在街道間,是當地老百姓的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往北有貝爾韋代爾公園,即使在12月也是芳草如茵,鮮花盛開。令人大開眼界的是,這公園是個天然植物標本儲藏室,據說凡是地中海一帶的樹木花草在這裏均可見到;西郊3公里的巴杜古皇宮,如今是國民議會和巴杜國家博物館所在地;東北郊有著名古蹟-迦太基遺址(富麗堂皇的總統府就在遺址旁)、藍白小鎮-西迪布賽等;西北郊是大學城,著名的古羅馬水道橋從西郊農業區通過。


u新城:突尼斯的香榭麗舍大道-Ave Habib Bourguiba哈比伯爾其巴路




鐘塔位於紀念現任總統1987年不流血政變的「117日廣場」上。



新城區興建於1881年後的殖民統治時期,因位於舊城通向海濱的低窪地,又稱「低城」。位於新城的Avenue Habib Bourguiba哈比伯爾吉巴路(以突尼西亞國父的名字命名)是突尼斯最熱鬧的一條街道,有香榭麗舍大道的美譽,道路中間有一片供行人散步、休憩的徒步區,寬廣徒步區內有賣花和書報攤、濃蔭大樹、椅子。據說該處以前是片湖水,後來一位男爵夫人為擴大領地雇人填湖造地而成。傍晚時有許多人在此乘涼、散步。道路兩旁有觀光飯店、餐廳、電影院、精品店、咖啡座等,都是法國統治期間所留下來的,大街東端的共和國廣場矗立著伯爾吉巴總統的銅像



St Vincent de Paul教堂


uMedina of Tunis舊城



從哈比伯爾吉巴路往西走連接Ave de France法國路,走到盡頭會看到一座突尼西亞古代著名歷史學家卡爾敦的銅像。



突尼西亞每個城市幾乎都有新城和舊城,阿拉伯世界稱舊城為「medina麥地那,意思是「城市」,也有「城中之城」的解釋,是商業、手工業和民宅三種結合的城區,一般都是興建清真寺後在其周圍發展出街道市集,外圍則以城牆圍住(Medina大寫時是指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地那大城,伊斯蘭教創始人穆哈默德於622年遷到沙特的Medina,他的陵墓也在那裏。)。




突尼斯舊城區地圖(圖片來源:Google):突尼斯舊城區的城牆雖已不在,但仍保有10座城門,包括海門Bab Souika蘇卡門突尼斯的麥迪那保留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以來各時期的城市傳統佈局和建築風格。舊城內大約7百件古遺址,包含宮殿、清真寺、陵墓、伊斯蘭學校及噴泉,見證突尼斯城過往的繁榮盛景。



usouks/ souq市集


  伊斯蘭教國度中的市集在中東稱「Bazzar巴紮」,在北非稱「souks/souq蘇克」。souks分流動式和固定式2種,流動的souks是指每週一次,或不定期出現,或每天早上出現的市集;固定的souks則以老城聚集的的商店群為代表。市集是一個地區的心臟,突尼西亞幾乎每座大城都有個高牆圍繞的老城區,最有名的分別是突尼斯、斯法克斯、開羅安、哈馬馬特、托澤爾和蘇斯。其中突尼斯和蘇斯老城更被遴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購物一定要殺價,從3折狠狠砍下去 1折更狠,對折算比較斯文)。價格談不攏立即轉身,他們會追出來。貨比三家絕對沒錯,這家不賣,別家一定還買得到




導遊帶我們從舊城東邊的Bab el Bahr海門(又稱「法國門」)進去。不過網友建議從西門進入(一入城就看到突尼斯最古老的土耳其式塔Sidi Youssef清真寺塔,建於1616年。塔上的八角形平臺及綠色塔頂成為日後清真寺塔的典範),不但無須人擠人,還可以很快走到老城精華區。



Place de la Victoire勝利廣場:這裏沒有高層建築,最高的房屋僅2層,有些狹窄彎曲的街道只能容2人相對通過,保持著古香古色的阿拉伯東方色彩。舊城有兩條主道,海門裡狹小的Jama ez Zitouna橄欖街賣服飾、鞋子、香水,大部分是當地人逛這條巷道;左邊賣一些紀念品、手工藝品、古董、銀器等,以觀光客居多。而無論那條巷道,都擠滿購物人潮,熱鬧無比。



老城街道就像迷宮,兩旁是各種各樣商店,基本上都以紀念品為主。許多商店集中的地方,都有圓拱屋頂,屋頂很高,完全沒有壓抑感。



屋頂常會開些約30公分見方的小洞,讓一束束陽光射入,成為天然照明光源。



這裏每條小巷就是一種一種行業、一種工藝產地,生產特定的商品,保持封建、分散的小作坊生產方式。每條小巷地上堆著、牆上掛著各種光彩奪目的商品,一派阿拉伯市場色彩。有銅器巷、金銀手飾巷、香料巷、阿拉伯服裝巷、橄欖木製品巷、地毯巷等。



突尼斯舊城共有2800個手工作坊,包括木器、金屬、首飾、皮革、紡織、食品等,3050家店鋪,1050個商業服務點。突尼斯的手工藝術製造者極富創造力,他們聰明地把現代與潮流結合起來,這位金屬盤的雕刻高手無視於人潮,埋頭專心創作…..



成堆的手工編織地毯將傳統編織手法、圖形及色彩與娛樂結合。



猜猜這條巷子專門賣啥?



連店面的設計都用色大膽!



阿拉伯風 VS 歐風




阿拉伯帽巷:導遊說從伊斯蘭教徒帽子的顏色就知道他來自哪個國家,突尼西亞人戴紅色帽子,阿爾及利亞人戴白色帽子,利比亞人則戴黑色帽子,下回有機會到突尼西亞玩,別再傻傻分不清楚這3個國家的男人哦!




當地人悠閒地抽著水煙,與匆匆走過的我們簡直成強烈對比,為什麼為什麼導遊一直往前衝咧?在導遊快步帶領下,我們只花了半小時就走完舊城區,連拍照都是邊走邊照,不懂為何要走得如此匆忙?是怕我們血拼到耽誤時間,還是擔心我們被登徒子搭訕,或是被不肖商人給坑了?


uThe Grande Mosquee/Jamaa ez Zitouna大清真寺/橄欖樹清真寺



宰圖納大清真寺始建於698年,完成於西元9世紀中葉,是突國第二古老的清真寺,僅次於聖城Kairouan開羅安。「Zitouna」阿拉伯語中是「橄欖」的意思,據說是因為清真寺創始人在橄欖樹下敎可蘭經,橄欖是盛產於中近東和地中海一帶的油料作物,是突尼斯重要的土產,以它為寺名象徵該寺繁榮昌盛之意。歷經各王朝的擴建,現在的清真寺總面積5千平方米,不僅是突尼斯市民心目中的聖地,更是突尼西亞全國人民的信仰中心。



大清真寺的高塔


大清真寺有Pray Room誦經大廳和15個中殿,能容納2千人同時作禮拜。誦經大廳是856年阿拉格比德王朝重修大清真寺時所建,共有高大石柱184根,全部來自迦太基帝國都城廢墟。石柱、柱頭雕刻精美,形態、顏色搭配的十分和諧,大廳天頂上懸掛著數百個多棱玻璃吊燈,整個大廳顯得格外壯麗、輝煌。祈禱大廳進門上方有一穹窿形拱頂,是11世紀的藝術。院子四周柱廊環繞,莊重、典雅,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於1653年所建。1834年侯賽因王朝所建的方形宣禮塔高44


13世紀宰圖納大清真寺已成為突尼西亞全國政治、宗教和教育中心,也是北非傳播伊斯蘭教育的基地。當時這裏學術研究極興盛,僅圖書館(在祈禱大廳東面)藏書就有36千餘冊,其中手抄本達數千冊。全國各地、馬格裏布地區以及西班牙的留學生都到此求學,學習與研究有關《古蘭經》注學、聖訓學、歷史傳記學、教法原理學、宗教哲學、邏輯學及阿拉伯語法修辭學、文學和詩韻等多種學科,並培養不少人才。著名的突尼西亞歷史學家、哲學家伊本·赫爾敦就於1332年出生在距清真寺150處的房子裏,即現今杜爾拜特·貝伊街33號,並畢業於宰圖納大清真寺。


清真寺所屬伊斯蘭高等學校免費向學生提供食宿。而今伊斯蘭高等學校已經被現代宰敦大學所代替。現在宰圖納大清真寺仍是突尼斯共和國舉行盛大宗教儀式的地方.每年齋月26-27日「命運之夜」,突尼斯總統、總理、議長及其他政府高級官員和宗教界的長老們,都要來此參加隆重會禮儀式。同時也吸引世界各地信徒和參觀者來此參觀朝拜。


門票:2 第納爾。完全不能進入當中的天井和Pray Room


PS.附近一家地毯店的樓上是看全景的最佳地點,除了可看到麥迪那全景,也可以看到近處大清真寺的高塔。樓頂陽臺上還有貼漂亮瓷磚的圓拱裝飾,更添趣味。如果是傍晚夕陽西下或清早旭日東昇時來,能拍到更好的照片!想拍美景當然得付點錢囉



財政部



結果因為用餐時間還沒到,所以在財政部前給大家15分鐘自由活動,好傻眼….



我決定往回走,拍了這個漂亮的Minaret of Hammouda Pasha Mosque高塔。




集合後導遊帶大家走另一條巷子,前往餐廳的路上(右)叫人驚喜連連!




原來原來這裡也有美麗的藍色大門呢!



黑色圓釘在藍色大門上釦出繁複美麗的圖案



真的是「五花八門」啦!



而且這裡超多黃色大門!



繁複多變的圖案說明了屋主的經濟能力



於是我們三個又開始瘋狂拍起門來….



這個彩磚清楚說明這是一家餐廳



舊城裡的當地人衣著較傳統,男的穿長袍,女的披沙麗,與新城時髦的穿著打扮成強烈對比。




終於到餐廳啦!進入這餐廳又讓我相機按個不停




連廁所(左)都這麼美….



在充滿阿拉伯風情的建築裡享用突尼西亞風味餐,真是一大享受!



用完餐走出巷弄,導遊說對面是市政府(上),原來如此!難怪這裡到處掛滿了突尼西亞國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