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溝通就好像河上的一座橋般重要,少了它,雙方間的和諧就可能亮起紅燈,人與人之間絕不能少了這座橋樑,人際溝通不良所造成的悲劇與糾紛不斷,實不容忽視。這幾年來,家長與老師間的溝通問題也越來越受重視,原因無非是因溝通不良所造成的衝突越來越多,在電視、報章雜誌上也不難見到這類的案例,家長從原來的沉默角色,轉變為積極力爭的角色,傳統以師為尊的觀念,在現在看來,確實出現了不小的考驗。漸漸浮上台面的教育問題,可由新聞報導中窺知一、二,親師間的良好溝通,已是舉足輕重的教育課題。


壹、親師溝通的障礙


    老師的角色除了傳授知識外,更要教會學生做人處事的道理,這是基本共識。然而實際做起來卻非想像中容易。教會知識需要更多的輔助,如:教學環境、設備,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間的相互配合。說的容易做的難,親師間有時存在一些障礙使得雙方無法妥善配合。究竟存在那些溝通障礙呢?歸納分析於下:


1.心理差距


    親師溝通時常因為心態上的不對稱而產生溝通不良情形,或許因身份的不同,誤以為對方的說法較正確而事事依詢、或對方所言太偏激而不願採納,這是不正確的溝通,對學生並無益處。在心態上應能互相尊重,才能客觀地面對事情。


2.認知歧異


    對於同一件事情,若雙方各持己見互不退讓,會形成雞同鴨講的情形,雙方面各為所屬,用主觀判斷來決定學生對錯,對學生反而是種傷害。應盡量從同一角度來看待問題,攜手尋求解決之道。


3.斷章取義


    由於家長和老師立場不同,因此看事情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不過可確信的是:都希望學生能越來越好,所以當一句話傳到對方耳中時,容易只聽片面而忽略全部,古云: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曲解話意。


4.指責說教


    有的家長或老師會有指責說教的強硬態度出現,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對的,數落對方絲毫不留情,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破壞親師間的和諧溝通。


5.妄下評斷


    家長與老師間對彼此不瞭解容易有道聽塗說的誤解,會因對方的人格品性而否決其值得信任的一面。兀自猜測懷疑,阻礙雙方的溝通與瞭解,使親師溝通更艱難。


貳、親師溝通的原則


一、抱持主動積極的態度


    溝通在形成共識,透過澄清、意見的交流、相互討論,以縮短親師認知的差距,尋求輔導學生的最佳方法。因此教師應主動,以帶動家長從被動趨向主動。並把握時機,雙方都知覺到需要而主動出擊,進行溝通。


二、營造有利的溝通情境


    親師溝通應有計畫性的安排,談論明確的主題、時間、情境,並以認真負責態度,關愛學生情懷,營造有力的溝通情境。研究指出我們在聽過讚美言詞後,較易接受逆耳的批評。因此先向家長說學生優點,再提出希望家長共同消弱的缺點,較易達到預期效果。


三、建立真誠互信的情懷


    互信是親師溝通的基礎,把握誠心誠意,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原則,給予適切反應,使意見交流順暢。


四、善加運用情緒管理


    親師溝通的歷程應重視情緒管理,以成熟情緒適度的處理相互間的情緒反應。並運用專注傾聽技巧,尊重他人,讓他人覺得有價值、受尊重。這次的溝通合作是下次溝通合作的基礎,一定要互相留下好印象。


參、親師溝通的具體做法


    對學生的管教,老師單方面的單打獨鬥往往只能「事倍功半」,若能和家長攜手合作,共同為幫助學生的學習成長而打拼,定能擦出燦爛火花,所以教師要把「親師好溝通,教學就輕鬆」這句話奉為金玉良言。


    然而面對來自各行各業、三教九流的家長,要如何才能個個擊破,和每個家長都能有良好的溝通、締造和諧關係呢?不二法則就是要有「誠懇的態度」,讓家長感到倍受重視、尊重,進而 樂於和 老師分享看法、協助老師解決問題。其次要能廣開多向溝通管道,維持緊密聯繫,有關學生的生活及學習情形,家長知道的愈清楚,愈有討論機會,就愈願意合作和支持,因此家長和教師的接觸愈多,關係就愈親密且溫馨(陳仕宗,19)。親師溝通有哪些溝通管道呢?如何運用這些管道來做好教師溝通呢?以下提幾點具體做法﹕


一、給家長的一封信


1.接到一個新班級時,老師可寫一封信請學生帶回去給家長看。信中包含自我介紹,介紹老師本 身的經歷,老師的教學理念及班級經營的方法,讓家長了解老師帶領學生的方式。(蔡明富,17)


2.信中要對家長分析班級學生的身心理特徵、學習狀況,及學生同儕間的相處模 式。(蔡明富,17)


3.此外要告訴家長,老師十分樂意和他們共同打拼,一同幫助孩子快樂的學習成長,而且讓他們對孩子在校的生活能安心。為了能讓雙方合作愉快,在信中老師要附上一些希望家長配合的注意事項(蔡明富,17)


4.最後附上幾題問卷,讓家長也能表達他們的看法,例如父母對孩子的期許、平日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家長期待老師對於學生的管教方式(贊成體罰與否)、家庭訪問或電話訪問的最佳時機、家長想要對老師說的話(蔡明富,17)


5.除了一開學給家長發信函外,平時學校若有舉辦什麼活動,老師也可以在活動前寫信給家長,向家長介紹活動的內容,歡迎家長來參與,活動後寫信給家長,報告學生在活動時的表現。


6.此外也可把學生在班級課業學習、生活表現的進步情形,時時用書面的方式告知家長,讓家長隨時掌握學生在校生活的第一手情報資料。


二、家庭聯絡簿


1.一開學即告知家長要採用家庭聯絡簿,請家長務必配合,每天都能抽空看一下聯絡簿。對於某些不甚配合的家長,老師可每天主動告知家長學生在校表現情形,利用學生在某方面的優異特長,引起家長的注意和重視,進而積極關心學生在校的生活點點滴滴。(蔡明富,17)


2.開學之際要詳細解釋聯絡簿的設計、內容(各欄要寫些什麼) 、涵義,然後請學生把說明張貼在聯絡簿的第一頁。並和學生約法三章,每天一定要把聯絡簿拿給家長簽名,若沒有遵守規定,就會有怎樣的處罰。(蔡明富,17)


3.在簿中規定家庭作業及要帶的東西,提醒家長每天檢視學生的作業,及是否有帶要帶的東西,如此可幫助家長了解在校學習狀況,並透過課業指導,增進親情。(洪明財,39)


4.家庭聯絡簿的功能,不僅是停在「今日的作業」與「明日要帶的物品」,其內容要有所變化,老師可把家庭聯絡簿視為「學生生態調查」的重要工具,每天問學生兩三個私密的問題,慢慢累積起來,進而對於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好惡能有更完整的了解。(邱麗娃,30)


5.老師也可請學生寫「每日一句」,把每天聽到或看到的一句好話寫下來,或是「每日一字」,把新學的一個英語單字寫下來,或是「點歌時間」,點一首歌獻給父母、老師或同學,並說明原因。


6.可以讓學生每天做「自我反省」(蔡明富,17),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發現犯的過錯,自我懺悔、期勉自己改過,學會為自己好的表現,自我鼓勵、誇讚一番。


7.老師可有計劃的透過家庭聯絡簿,與家長溝通,從中了解學生在家的情形,進而了解家長的想法。在聯絡簿上要有家長專欄,可以讓家長寫出對孩子的期勉或是對於教師的建議。此外還要有老師專欄,老師可以把學生今天在校的表現,傳達給家長知道(蔡明富,17),但是老師最好能抱持「報喜不報憂」的心態,每天都能發覺學生一項優良事蹟,寫在聯絡簿上誇讚一番,而不是在聯絡簿上寫一些數落學生的話。


三、親師懇談會


1.這種懇談會可採定期或不定期方式進行。這是一種面對面的討論、協商,可以補書面通訊與電話通訊的不足(楊坤堂,83),不僅可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人格特質,且家長和家長間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交換教育子女的經驗和方法(蔡明富,16)


2.會前作業﹕製作邀請函,調查家長參與的意願。在會議前,教師要事先評估、準備,將想和家長討論的要點、主題-


學生學業進展的情形。


學生在校的人際關係,和同學的互動或和教職員工的互動。


學生在學校各項活動的表現,在教室學習活動或操場活動中的情形。


學生的興趣、態度、能力。


學生的健康或情緒問題。(楊坤堂,83)


3.會中討論﹕首先由教師及家長自我介紹,教師對於教學理念、方法及學生的生活常規做報告。接著,教師將想要討論的事項寫在黑板上,依序討論各項主題,家長提出意見來互相交流。然後,也可以讓家長提出問題,大家共同來討論。此外,教師挪出一個時間與家長做個別式的交談,其他家長與家長間可以做自由交談教導兒女的「撇步」,彼此交換心得。最後,由教師對今天的會議做一番歸納總結。(蔡明富,16)


4.在座談會進行時,可選出一名紀錄,把所討論的各項結果做成書面紀錄,而且最後要讓每位出席的家長簽名,證明同意各項討論結果。




四、電話訪問

1.在事先利用家庭聯絡簿或書面與家長預約,由家長訂時間,教師盡量配合。電話訪問的時間,最好不要利用家長的上班、午休、或吃飯時間,而且最好不要超過晚上十點(以上時段除非家長願意,千萬不要貿然打擾,否則會留給家長不好的印象)。訪問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黃永結,55)


2.先寒喧一番,表明因時間問題無法親自登門拜訪,先以電話聯繫訪問,來關心一下學生的在家的狀況。(黃永結,56)


3.接著向家長報告學童在校的學習與生活狀況,學生是否有進步或是仍待彼此共同督導,學生的學習態度、習慣是否恰當等。(黃永結,56)


4.在請家長告知學生在家的生活情形與學習狀況,詢問家長學生是否有反映對於老師或學校的意見,家長認為有哪些地方需要教師多加強輔導或改進,對於家長的批評或建議,老師要虛心接受並表達謝意。(黃永結,56)


5.若學生在校友犯了較大的問題,老師在電話訪問時,對於問題的敘述要婉轉,千萬 不要當著家長的面斥責學生(黃永結,56),首先要先表達關心學生的誠意,然後再就事論事和家長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家庭訪問


1.事先與家長約定時間,不利用家長的上班、午休、吃飯時間或晚上九點以後。(黃永結,57)


2.訪視時,先寒喧,可以談一下家境狀況、家長工作、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黃永結,57)


3.再談重點,先談學生的優點,在校的學習狀況、表現,再婉轉的敘述學生需配合督導改進的缺失。(黃永結,57)


4.詢問學生在家的生活情形及學習的缺失,了解一下家長的管教態度,家長的期望,以及家長對於教師或學校的意見。


5.在訪問的過程中,最好以輕鬆的聊天方式進行,不要當場作記錄,或逐條式的問家長問題以求回答(黃永結,57),這樣會有如考問犯人一番,使訪談氣氛過於緊張。


6.訪問後,詳細紀錄訪問時間、地點,以及訪談的內容。


    「親師勤溝通,教學粉輕鬆」(黃永結,57),親師的溝通管道是很多元的,老師要盡量暢通、善用個各管道,溝通前做好萬全準備,溝通時誠懇相對,溝通後反省建言、有所作為。家長、老師都是秉持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雙方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因此只要常交流溝通,讓親師間的關係更親密、觀點更緊密,雙方合作無間,定提高教學效能,讓學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結論


    一棵挺拔傲人的大樹,並不是只要天天澆水就能造成的,還需要外面的新鮮空氣及好氣候,才能漸漸成長茁壯。栽培一個國家幼苗也是同樣的道理,並不是只靠學校或老師單方面的付出就能成功,社會及家長都背負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能相互配合調整,適時採納他人的意見,才能幫助學生健全地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