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坎兒井民俗園的葡萄架


看完交河故城後,接著我們去參觀坎兒井。坎兒井與長城、大運河被譽為古代三大工程,維吾爾語叫「坎兒孜」,原為地下水道之意,是一種獨特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統,也是新疆地區特有的灌溉系統。坎兒井的形成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有豐富的地下水源;二是有一定的坡降;三是有防滲透、防坍塌的土質。這些條件吐魯番一一具備,目前為止吐魯番地區還有坎兒井1100多道,灌溉吐魯番35%以上的土地。至今吐魯番的坎兒井仍發揮作用,不但解決當地居民的飲水問題,也為野生動物提供水源,並保證吐魯番盆地最低處的艾丁湖不會乾涸而變成荒漠,平衡當地生態。在坎兒井存在2千多年的歷史中,是坎兒井灌溉了吐魯番的綠洲,傳承了這裏的文化。


為保護和宣傳坎兒井,吐魯番建有「吐魯番坎兒井民俗園」,園內景觀包括坎兒井暗渠和豎井、坎兒井博物館、坎兒井暗渠地下參觀通道、坎兒井地面施工展示區、葡萄長廊、坎兒井地下茶吧等。在這裏可一睹坎兒井施工過程,領略坎兒井原貌,瞭解坎兒井發展歷史,同時品嘗坎兒井水種出的葡萄。



坎兒井博物館透過圖片、實物、模型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現坎兒井的結構、分佈、歷史演變、研究成果等內容。



坎兒井地面施工展示區



坎兒井暗渠地下參觀通道(大家都想來張到此一遊的照片,不管怎麼拍都會拍到路人甲




坎兒井豎井



葡萄長廊




坎兒井水種出的葡萄



在葡萄乾房裡的紀念品店


 


坎兒井的起源流傳三種說法:一是中原傳入說。據《史記·河渠書》記載,西漢時有位名叫莊熊羆的人上書漢武帝劉徹,建議開鑿龍首渠,引洛河水灌溉大荔平原。如果渠修成就可以把100多萬畝的鹽鹼地改造成良田。漢武帝採納這個建議,下令徵調1萬多民工修渠。由於傍山的渠岸經常崩塌,渠水無法通過,莊熊羆便帶人先在山上測出渠道要經過的路線,沿著這條線鑿出一眼眼直井,再把各井從地下挖通,使之成為一條和山兩面三側的地面渠道相連的地下渠道,渠水就從這地下渠道流過山去,到達大荔平原。這種井下相通引水的輸水技術,後來隨絲綢之路的開通和內地人民大量遷徙到西域從事屯墾,漸漸傳入新疆。


第二種說法認為,古代波斯西元前5百年就已使用坎兒井,與新疆相鄰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亞諸國都使用坎兒井,因此古西域地區的坎兒井技術是沿著絲綢之路從古波斯傳入的。


第三種則認為,吐魯番盆地的坎兒井是當地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近年來越來越多學者支持這種看法。一個流傳很廣關於坎兒井起源的故事:一位青年牧人驅趕羊群,在戈壁上跋涉尋找水草。終於在地勢較低凹地方發現一片蔥綠草地,但卻不見任何水源。這位青年牧人知道,沒有水是不會有草的。他決定在草地上掏挖。挖至二三米深,戈壁礫石中突然噴出一股清澈甘甜泉水。智慧的吐魯番人根據這個經驗,挖井取水,並在井間鑿通暗渠。從此一道道坎兒井就在吐魯番盆地生根、開花。這個故事說明瞭勞動人民找水的經驗、方法。在外來井渠技術的影響下,勞動人民創造出了有自身地區特點的坎兒井。



坎兒井剖面示意圖(網路圖片)


坎兒井有「豎井」、「暗渠」、「明渠」、「澇壩」四部分,是一項利用北高南低地勢,不需動力而將地下水引出地表的地下水利工程。「豎井」是用來開挖暗渠,運送沙石及通風用的,井口呈長方形,一般長1,寬0.7,每隔20-30開挖一口豎井,越上游豎井距離越長,越下游,豎井間隔距離越短;「暗渠」是主體,也就是地下河道,一般高1.7,寬1.2,長3-5公里每條坎兒井的長短各不相同,長的可達20公里,短的只有100左右「明渠」就是地面的導流渠,將水引入「澇壩」(蓄水池)或直接澆灌田地。坎兒井的基本原理是:從盆地地下水溢出帶開始向上游水平掏挖,進入蓄水層並盡可能延伸,蓄水層中的地下水不斷滲入暗渠並沿渠流出。


最老的坎兒井是吐爾坎兒孜,位於吐魯番恰特卡勒鄉莊子村,全長3.5公里,至今已使用470多年。名氣最大的是米衣木‧阿吉坎兒井,全長5公里,最深處為80,已有200年歷史,它是維吾爾人米衣木‧阿吉開掘而成,故以此命名。



各種乾果




離開土魯番經過著名的新疆達阪城百里風區在長約1百公里左右的戈壁灘上,2百架銀白色風機或成列,或成方陣迎風而立,非常壯觀!這裏矗立著高大的風車,目前風力發電量已居世界第二。


下午到烏魯木齊,孔爸的同事慧如來訪,她因工作關係到新疆而愛上了新疆,毅然決然辭掉原本的工作,留在烏魯木齊邊工作邊玩,也兼營民宿(基於安全考量限認識的朋友,在此特別感謝孔爸的介紹),即將前往喀什自助旅行的我們,在徵得慧如同意後,先將部份行李寄放在她家,回程時再取回。晚餐時大家搶著與朝夕相處的師傅坐同一桌,我們當然是選齊師父囉!唱著老記不全歌詞的歌送給齊師傅,大伙兒依依不捨地話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