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紮裡鮮紅的辣椒


 



龜茲,在吐火羅語裏有「繁華的城邦」之意,在維吾爾語既有「十字路口」的意思,又有「悠久」和「長久」之意。國學大師季羨林說:「龜茲是古印度、希臘—羅馬、波斯、漢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匯處。」,說到龜茲,不能不說到今天的庫車,這裏曾是古龜茲國的中心,曾是佛教東傳的第一站,龜茲樂舞曾從這裏流向中原,佛經漢譯大師鳩摩羅什、龜茲音樂家蘇祗婆、大唐高僧玄奘都曾在這裏留下文化的回聲。一座水泥橋橫跨庫車河,橋兩頭豎起的牌匾上一面是「龜茲古渡」,一面是「團結新橋」。「龜茲古渡」像巨漢肩上的扁擔,一頭挑起橋西黃褐色的老城,一頭挑起橋東車水馬龍的新城。維吾爾語老城叫「闊納夏爾」,新城叫「英吉夏爾」。




老城區盡是傳統泥造的平頂土磚房,1985年某天夜裡,發生大洪水氾濫,淹沒整個老城,造成慘重傷亡,因此在老城東面開始建造新城,新城街道寬闊,建築現代化;保有傳統風貌的老城則成為庫車最有魅力的地方。據說在老城找餐館「門簾越髒的館子味道越好」,門簾越髒表明光顧的人越多,飯館老闆故意不洗門簾,以示自己顧客盈門的跡象。



真正能代表庫車老城的,是那一斷斷殘留的古城牆。在老城零零散散的散佈著一斷斷殘留的古城牆,厚重而滄桑,清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後,在庫車設辦事大臣,並以官兵駐守,由於實行民族隔離政策,將駐軍駐地、漢族百姓與維吾爾駐地隔離,因此在庫車修築新城,俗稱漢城,原城為「老城」,亦稱「回城」,據《新疆圖志》記載:「城周四里六分,東、南、北三面形圓,西面形方」,乾隆58年(1793年)重修庫車城廓,城設東、南、西、北各一門,東門稱「蘇庫吾克」,因門對庫車河,意為「水門」;南門稱「古力巴格庫吾克」,出城即古力巴格居民區,故得名;西門為「夏瑪勒巴格庫吾克」,此門起初開放,後封閉;北門稱「巴依庫吾克」,去拜城出此門,因而得名;四門皆當地群眾所起,約定成俗。目前舊城西、南牆保存完好,東牆南半部尚存,北牆以殘缺不全,僅保持西半部。城牆全長近2公里,高10,寬7.5,牆頂部設有瞭望孔,西南隅有內外角樓,與城牆渾然一體。



我們沿著殘缺的清城牆遺址,走進庫車老城民居,老城迷宮般的小巷裡,融合中原文化與龜茲文化不同建築風格的民居



和新城相比,老城主街上的車輛和行人不多,透過敞開的大紅門可隱約看見維吾爾族人的庭院。老城區為了如何既能保留民族與地域特色,又能改善當地居民生活環境而努力建設,主街上的人行道正在鋪地磚,未來尋訪庫車老城時,建議沿著庫車王府、庫車大寺、熱斯坦街、熱斯坦清真寺、老城牆博物館的動線來遊覽。



庫車的「大篷車」不同於印度,是庫車人對毛驢車和馬車的別稱。在毛驢車或馬車的四角各撐起一根木杆,頂上兩根木杆交叉,把紅藍相間的彩布或獨具維吾爾族特色的艾德萊斯綢平展地撐起,在車身上鋪上彩色的毛氈,一輛大篷車就完成。當地人利用農暇之餘做起各種小買賣,大篷車應運而生,當起了「交通工具」,無論到縣城哪個角落,五毛錢搞定!



當我們準備回團結新橋時,在巷子裡遇到一位開三輪摩托車的大嬸,這算是現代化的「大篷車」吧?後座看起來坐5個人剛好ㄝ!本來只是好玩想拍張紀念照,最後決定搭大嬸的車回團結新橋。唉呀呀大嬸您騎車的樣子也太豪邁了吧?



庫車饢過去有「庫車饢大如車輪」的戲言,指的是一種叫「比甲克」的饢,直徑40公分,中間薄邊沿略厚,上加有皮牙孜、黑芝麻等,紮繪有花紋,烤出後香脆可口。



充滿維吾爾風情的巴紮(熱斯坦農貿市場)在團結新橋頭附近。庫車的巴紮早在乾隆年間就盛極一時,巴紮根據商品類型分區,有國外的,有內地的。



巴紮裡什麼都賣,舉凡香料、花布、絲巾、皮鞋、掛毯、煙草、小花帽等應有盡有,烤食囊、烤包子的小吃攤隨處可見。可惜今天不是週五趕集日,無緣看見巴紮人擠人、寸步難行的熱鬧景象。市場外賣西瓜的、趕毛驢車的、無所事事閒聊的,穿梭於團結新橋上,充滿生命力。我們先在橋頭吃東西後才去逛巴紮,和早上在公車上看到的熱鬧景象相比,現在的巴紮又更冷清了,有一半都收攤了,我們晃到最後面的蔬果區時,慧和大嬸聊著聊著,最後學起唸維語的數字呢!




老城裏出入全靠驢車、馬車等交通工具,套著驢嘴套的「驢的」格的格的奔跑在老城柏油路上,看得霖心癢癢,吵著非要搭「驢的」不可,於是我們在橋頭攔下婆婆的「驢的」,對著不會中文的婆婆雞同鴨講一番,問坐到庫車王府要多少錢?旁邊的大嬸看不下去跑來翻譯,這才順利坐上「驢的」,就這樣,我們格的格的晃到了庫車王府,再自己走回團結新橋。


庫車新城(英吉夏爾)街道兩邊是時裝店、酒吧、超市、網吧等,與其他地方的城市沒什麼不同。文化路從東向西伸展,我們正要吃晚餐時,突然下起雨來,匆忙躲進麵店,點了拌麵來吃,下雨,對住台北的我而言,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對新疆來說算是少見的吧?沒想到也讓我們給碰上了,真幸運!




 


歌舞之鄉-龜茲


龜茲古國在漢朝西域36國中是大國,為唐代「安西四鎮」之一,號稱「東西千餘裏,南北六百餘裏」《大唐西域記》。清光緒年間設庫車直隸廳,後改設直隸州。民國2年(1913)改設庫車縣。歷史上絲綢經西安-蘭州-哈密、敦煌,在新疆境內分三條路線:北路為哈密-吉木薩爾-伊寧;南路為敦煌-若羌-且末-和田,後分別進入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地區,最遠到達羅馬。而地處絲綢之路中道(中路:敦煌-吐魯番-庫車-喀什)要衝的庫車,是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薈萃之地,因此文物古跡十分豐富,加上天山南麓獨特景觀和古龜茲民俗遺風,盛行2千年的佛教,為龜茲國創造前所未有的燦爛文化,留下敦煌以西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石窟壁畫,及渾然天成的龜茲樂舞。


早在漢唐時期龜茲就被西方譽為「西域樂都」,有歌舞之鄉的美名。人稱龜茲樂舞為「天宮飛來的歌舞」。北周武帝宇文邕向突厥求婚,突厥可汗答應將公主許配給武帝,為了顯示自己的國度的優越文化,他在女兒的嫁妝中特地加上了一個原屬於自己的龜茲樂隊。382年呂光攻克龜茲,龜茲樂隊成為他重要的戰利品之一帶回涼州,帶到中原,推動重建中國古典雅樂,開創中國音樂史嶄新紀元。隋唐時龜茲歌舞古樂一度風靡長安,胡風所至,連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大詩人都為之傾倒。「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篷舞。」白居易一首《胡旋女》惟妙惟肖地描繪了令人癡迷的西域樂舞。


龜茲樂舞的發展和傳播不僅對中國古代中原地區,特別是對隋、唐時期的音樂、舞蹈、雜技、戲劇的發展和繁榮產生過重大的影響,而且也名震日本、朝鮮、越南、緬甸、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唐代著名的音樂家蘇祗婆就是龜茲人,他所創的著名樂曲《琵琶曲》被定為唐朝宮廷的宴樂。克孜爾千佛洞《天宮伎樂圖》巨幅壁畫中充分反映龜茲樂舞「回裾轉袖若飛雪,左旋右旋生旋風,一曲似從天上來」的藝術魅力。如今庫車身懷絕技的民間歌手、民間藝人以及優秀歌舞演員和樂師,仍居全疆之冠。「都它爾」彈唱是庫車獨具風格的音樂,保留著庫車古樂的特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