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列島中以北海坑道為名的分別有南竿、北竿、東引三處,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為南竿的北海坑道。這三處坑道的興建,都源於早年馬祖的戰略需求。1968年軍方為維持攻防一體的戰略需求,規劃「北海案」,在南竿、北竿、東引開鑿可供登陸小艇使用的坑道,東引的北海坑道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興建完成。
東引的北海坑道位於燕秀澳澳口西側,坑道隱身於山的內部,從外觀只看見尋常山坡,進到內部,整座山在國軍苦心經營下,成為令人讚嘆的防禦工事,這座坑道原可容納數十艘小艇,後來因颱風侵襲而損壞,並遭長期廢棄。連江縣政府於2000年2月動工整修,年底完工,開放觀光。
我們因為時間不夠,所以只是遠望東引的北海坑道。坑道本來貫穿岩體,從北海直通南橋頭,全長182公尺,寬10公尺,高12公尺。不料強烈颱風長驅直入,使得「鐵血號」交通船沈沒,於是軍方封閉南橋頭入口,雙向貫通的北海坑道只剩148公尺,船隻只能單向進出。坑道周邊有綠美化,建紀念碑一座,另築拱橋讓遊客跨越坑道前方堤防,好欣賞鄰近的海蝕地景。坑道內有步道及欄杆,並裝置照明設備,坑道末端樹立8名構工者塑像,供人緬懷。
接著我們前往燕秀潮音。由於地圖和路牌的指示不是很清楚,我們來回2趟都找不到,這麼偏僻的地方怎會是燕秀潮音?幸好路邊有2個人可問路(說也奇怪…這2個人在這麼偏僻的地方幹嘛啊?),原來機車只能停在此處,之後就得開始徒步啦!我們把車停在樹蔭下,才走十幾公尺就遇到第一個景點-燕秀堡,這是個已荒廢的小堡壘。
拜訪燕秀潮音得花些力氣,沿著小徑行走,穿過菜園,繞過海龍營區往上爬,終於看見路邊石頭上刻的「燕秀潮音」。這段路沒有什麼風,走起來超熱,人都快蒸發了!
進入潮音亭後往下走,就是欣賞「燕秀潮音」的觀景台
「燕秀」馬祖方言讀音意指「燕巢」,國軍進駐後以國語讀音相近的「秀」取代「巢」這個字,顧名思義就是山谷裡有許多燕子築巢,蔚為奇觀,谷底風洞又濤聲不絕,所以取名「燕秀潮音」。據說東引海風強勁,燕子無法在屋簷下築巢,轉而選擇此處作為築巢孵卵之地,某夜國軍舉行實彈演習,槍砲隆隆巨響嚇壞了燕子,群鳥亂飛,互撞慘死大半,此後「燕秀」不再有燕窩,所幸仍有珍貴的保育類原生植物濱柃木及海桐可看。從地質結構來看,與北海坑道隔一個峽灣的「燕秀潮音」是典型的海蝕洞地形,谷底的裂縫與大海相通,潮水灌進谷底,潮浪撞擊岩面,迴響陣陣,旋盪於山谷間,因而得到「燕秀潮音」之名。
潮音亭旁有一條環谷步道,順著石階往上爬到最高點,視野開闊,四週的海崖、海灣、海岬及海蝕洞等景觀,盡收眼底。
有「金花銀燭」美譽的「老鼠沙石林」就像海上長城護衛外敵一般,形成原因為岩石被垂直的解壓節裡切割成一根根矗立的石柱,風蝕作用持續加大裂隙,遠遠眺望有如聳立的樹林。
看出來嗎?右邊有一隻無尾熊,左邊則是一隻老鼠。海水是不是藍的很正點呢?別忘了…海水正藍的時候也是最曬的時候啊!
前往安東坑道途中也有一個小「中流砥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