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離開芹壁後,我們決定到塘岐晃晃。

 

 

塘岐市區旁的怡園就像山隴蔬菜公園的翻版,小小的,卻挺可愛。牌樓下是經過設計美化的酒甕垃圾桶。

 

 

怡園旁的「得天泉浴室」是早期阿兵哥們洗澡的公共澡堂。狹小走道的兩旁是有編號的澡堂(左上)。早年由於部隊衛浴設備不夠,阿兵哥利用晚上或放假時到民間浴室洗熱水澡,是當時最大的福利,因此「浴室」也算是馬祖有戰地特色的觀光景點,想必這個澡盆勾起許多阿兵哥們的回憶吧?

 

 

這是當地知名木工師傅王鳳鳳所經營的「開源建材行」,曾捐地興建北竿鄉衛生所,熱心公益,不落人後。

 

 

合記號小防空洞口

 

 

 

塘岐舊聚落復古的藍色大門。

 

 

魚之鄉魚麵行的加工廠,走到底就可以看見曬魚麵。

 

 

往右看,一坨坨魚麵整齊地躺在竹排上享受日光浴!

 

 

往左看是馬鼻灣、機場跑道和大澳山。

 

 

魚麵的由來與早期生活沒有冰箱有關,撈捕的魚若吃不完就作成魚麵和魚丸,自用送人兩相宜!

 

 

阿婆,我也來幫你曬魚麵吧!

 

 

作魚麵的15道手續分別是選魚、刨肉、攪拌魚肉,和粉、揉麵糰、擀麵皮,烤魚麵、切麵、挽麵、曬麵和魚麵包裝等。繁複的程序既耗時又費工,因此整個北竿島只有2家製作魚麵販賣。簡單來說,就是先將新鮮的魚去皮、去骨,然後搗碎,再加入太白粉和鹽,打成魚漿後,把魚漿輾成薄如紙張的麵皮,用溫火燒烤,乾燥後切絲,曬乾之後,才算完成。(註1

 

 

製作魚麵時,魚肉的選擇,早期許多魚種都被拿來使用,較常使用的是鰻魚和馬加魚,主要是價格合理便宜。後來阿婆以油脂性低、肉質白的鰻魚為主。(註1

 

 

切好的魚肉,以「64」的比例和太白粉混合,加入適量的鹽,攪拌和成均勻的麵糰。揉麵糰和擀麵皮是所有程序中最耗工的部份,也考驗製作者的耐心。(註1

 

 

曬麵是製作程序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經由太陽光照射曝曬的魚麵,易於保存,口感佳。(註1

 

 

魚麵如今被視為北竿最有特色的產品,廣受大家的青睞與喜愛。

 

 

細白麵條在艷陽下顯得格外耀眼。

 

 

連麻雀都忍不住跑來偷吃!

 

 

這些嘴饞的小傢伙們…可惜不是燕子,不然就可以變成馬祖最夯的特產「燕窩魚麵」

 

 

難怪曬魚麵的時候要有人在一旁守著,原來是要驅趕這些「不速之客」啊

 



看完曬魚麵,我們在塘岐大街又和麥導不期而遇,也太有緣了!遺憾的是每次相遇他都正好在工作,所以沒機會和來張合照,真是太可惜了

 

 



1摘自阿婆心.魚麵情

arrow
arrow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