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月中,跟著霖一起參加黃老師主辦的「阿朗壹古道」之旅,不同於多數網友所拍出來的碧海藍天,我的「阿朗壹古道」是灰濛濛的陰天,只好安慰自己至少走完不會曬傷




南迴公路是沿清朝「楓港-卑南」古道闢建,在南迴公路開通前,恆春到台東最方便的是光緒3年(1877年)開闢的「恆春-卑南」古道,又稱「阿朗壹古道」或「阿塱壹古道」。




「阿朗壹」是台東縣安朔村舊稱,最早是台東卑南族部落到恆春琅嶠十八社之間的貿易路線。現在所稱的阿朗壹古道,多指安朔以南的南田村至屏東旭海,及港仔至佳樂水這兩段台灣環狀濱海公路的缺口。(圖片來源:Ethan 的時光複寫)






阿朗壹古道「台東南田-屏東旭海」路段,全程約12公里,古稱「琅嶠卑南道」、「恆春卑南覓道」




古道昔日作為原住民打獵遷移、先民拓荒、清兵行軍舊道、西方學者探險紀記錄的路線。



阿朗壹古道屬恆春琅嶠卑南古道,從屏東縣滿州鄉的佳樂水到台東縣的卑南,全長203公里,是清同治13年至光緒21年間(1874-1895)先後開闢的8條東西越嶺道路之一,是清朝聯絡台灣東西部交通的第一條官道。





日式建築的中心牧場


短短幾公里的海岸型態多變,有懸崖、沙灘、礫灘,還包括名聞遐邇的南田石。




草海桐又名「海草」、「海桐草」,而其莖內的髓發達如通草心,可當造紙之原料,故又名海通草。由於其耐風、耐潮及抗旱的特性,即使在海風強大的海邊岩石上亦能生長,所以草海桐很早就被種植為沿海防風定砂植物。





草海桐有個傳說,據說海岸部落的一位原住民公主,在與情郎分開時,順手摘一朵花分為二半,作為兩方見證愛情的信物,情郎出海一去不返,公主日夜引頸企盼,最後香消玉殞於海邊,族人在公主殞落處發現這開著半朵花植物,認為這草海桐就是公主的化身。真可惜這次沒拍到草海桐的花





全台只有阿朗壹古道這段還留有完整的南田石海岸,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海岸,有多奇特?它不是沙灘也不是崖壁,而是億萬顆大大小小鵝卵石堆積的石牆,這些鵝卵石非同小可,上面很多都有圖案,是硬砂岩上有石英白紋形成各種圖案,石界簡稱南田石。




南田石因當地「南田村」得名,但並非產於南田,而是來自中央山脈的大竹高溪、大武溪及安朔溪,這一帶地層稱「蘆山層」,南田石屬於沉積岩中的硬砂岩,早期地殼變動時崁入大量石英。




然而南田石不全是硬砂岩,也有硬頁岩,尤以後者的密度跟硬度最好,摸起來光滑平順,南田石追求的最高境界即為硬頁岩。當颱風或暴雨來襲,母岩隨洪流崩落入海,歷經百年或千年河川及海水的搬運、擠壓、滾動,長年下來使得表面黝黑、質地堅硬,最後變成圓圓滾滾的南田石。





被海浪推打滾得渾圓的鵝卵石,從台東南田段一顆顆大如西瓜的石頭,一路往屏東方向石頭越來越小,到屏東段只剩雞蛋般大..




嵌入石肌裡的白色石英,以簡潔有力的線條呈現各式各樣帶有中國書法及國畫蒼勁柔美的圖案



綿延數公里的南田石海岸,腳下全是大小不一、圓圓的石頭,應有盡有。



有白石英線條圖案的石頭處處可見,這裡絕對是收藏石頭的遊客尋寶的地方!



除了海浪聲,還有「咕嚕!咕嚕!」聲,這是石頭在海裡互相撞擊所發出來的聲音,日夜不斷,經幾十年以上,形成美麗的形狀沖積到岸邊,綿延約10公里長。



除了南田石,壯觀的漂流木群也讓我大開眼界。



這片軍艦岩當年為日軍所炸毀,使原本岸邊只要退潮即可通行,現在必須繞山而走



大家排隊等著拉著繩子往上攀爬。




回首來時路,這段應該叫「漂流木南田石海岸」吧?被漂流木與南田石所覆蓋的海岸,整齊的就像有人刻意排出平行蜿蜒的曲線,一路曳灑到遠處的盡頭




霧氣增添了海岸線的朦朧之美



這些鐵馬騎士實在太厲害!




為什麼要上切?是因為這裡的海岸線太窄小,只要漲潮就被淹沒,無法通行,太危險了,所以必須往上爬。




我爬



我爬爬爬




終於來到制高點!站在海拔近200公尺觀音鼻北端,回頭是台東的南田石海岸




遙望是屏東,說不出的感動,人真的好渺小啊!




接下來便進入草原灌木叢與樹林當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