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預計走完另一端的騎龍古道,因為下雨只好打消念頭,在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裡邊躲雨邊看影片,雨勢變小後,知道我們的車子停在樂善堂附近,熱情的徐大哥二話不說,跑去問另一桌客人車子還有沒有空位,是否方便載我們一程,我們的運氣真的很好,那是一輛九人座的車子,所以我們帶著徐大哥加送的2瓶冰涼水果茶,搭順風車回到樂善堂啦,真是太謝謝他們了。



既然今天無法走完騎龍古道,那就改去如來禪寺好了。如來禪寺的起源和劉興欽有關


日據時代,在大山背村,有一個小頑童出生了,他的名字叫劉興欽。劉興欽小時候大家都叫他阿欽,阿欽每天要走山路去上學,愛逃學的他,為了怕被老師找到,抓回學校去上課,因此總是在山上隱蔽的地方躲起來。


阿欽每天走的那條山路下方,有一個山洞,那是他經常躲藏的地方,這個山洞,原來就是山狗太從前修煉的石洞。石洞由於年代久遠,又沒人出入,洞口早已雜木成林,雜草叢生,將洞口淹沒,不仔細找,連洞口在哪兒都很難發現。阿欽跟一起逃學的同學門,因為想找一個可以躲藏的地方,無意間發現這個隱密的山洞。


山洞裡還不停滴著泉水,陰暗又潮濕,看去陰森森的,大膽的阿欽,從小就天不怕地不怕,因此跟幾個同學經常跑到這裡玩,他們每次來,就整理一下洞裡和洞外的環境,慢慢的洞口的雜草清乾淨了,出入的通道也清出來,洞裡通風後,變得乾爽舒適,在阿欽眼裡,這裡就是人間天堂了。


有一次,阿欽又逃學了,他和同學躲在山洞裡,隨手挖了地上的黏土,和山洞裡的泉水,一邊玩一邊捏了一個小神像,隨手擺在洞裡的石壁上,不久他就忘了這件事,有一次他和同學們拿了一些稻草到山洞裡,鋪在地上,他們玩累了,有柔軟的稻草可以坐或躺,可舒服多了。


但是他們將大把的稻草拿到山洞時,沿途邊走邊掉,同學的爸爸沿著掉落的稻草一路找到山洞來,終於發現他們逃學時躲藏的地方,因此五個人都受到了嚴厲的處罰,還被警告若再躲到山洞中被發現的話,要打斷他們的腳,所以這五個小頑童再也不敢到山洞去玩了。


過了大約半年,有一天阿欽的媽媽準備了一盤米糕,叫阿欽拿到山洞去拜拜,還說石洞裡的「石觀音」很靈,有求必應,叫他禮拜時要誠心誠意。阿欽好奇的拿著米糕,跑到石洞內一看,發現人們在祭拜的那尊泥像,竟然是他半年前隨手捏的那尊。他覺得太意外了,沒想到這尊泥像竟然享用起香火來,他雖然感到啼笑皆非,但是卻很聽話,恭敬地拜了幾拜。阿欽還看到有人拿著水桶到石洞內接泉水,說那是仙水,可以治百病。


石洞裡有求必應的「石觀音」和神水,吸引許多村民前來膜拜,有一次一位牧童於放牧牛隻,經過「石觀音」靈洞附近時,突覺身體不適,痛苦不堪,於是趕緊至附近之「石觀音靈洞」中,祈求觀音菩薩保佑平安,並求取靈洞內「仙水」(由靈洞石壁中滲出之天然泉水)飲用後,身體當即恢復如常。此事傳開後,各地民眾皆視為觀音菩薩「顯靈」,紛紛前往膜拜,石觀音靈洞附近一時攤販雲集熱鬧非凡。由於石洞不大,容納不下那麼多人,因此人們就將石洞越挖越大,後來成為可以容納百人站立其間的大山洞。



過了20多年,劉興欽長大後衣錦還鄉,有一天他跑到石洞一看,那裡竟然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還取名為如來洞。仔細瀏覽石洞,洞內的山壁和地面都糊上水泥,不像從前那樣潮濕,石洞外也加蓋了瓦屋,廟內還有和尚住持。但是廟內供奉的神像,已經不是他從前捏的小泥像,而換成了3尊金漆彩繪且莊嚴耀眼的神像。



1987年間,在善心人士的籌劃下,在靈洞外部,加蓋水泥樓房,成為一間蟬寺,取名為「如來禪寺」。



隨著大山背的日漸發展,慕名前來膜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寺中附設往生蓮位及長生錄位,為信眾提供最佳服務。



也有不少信徒來到寺旁之土地公處辦理招財,據說頗為靈驗。



蟾蜍石



前來取天然泉水的附近居民


 



如來禪寺前的山景


 


 



回程沿途所見的山嵐



 



嗚嗚山嵐跑太快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