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草嶺自行車隧道口旁是後來新建的火車隧道(左)



新草嶺隧道


 



隧道前方有個觀景台,登上觀景台可眺望遠方美景-龜山島



舊草嶺隧道隧道南口廣場



南口廣場上的公共藝術作品



大家都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來東北角騎卡打車



在石城與慧芬會合後,我們隨性找石桌石椅坐下,拿出今天的午餐-飯糰,邊吃邊聊了起來。大家討論後決定,既然車都租了,就改成騎卡打車一日遊吧!文伶還說要完成「三鐵」-登玉山、泳渡日月潭、騎自行車環島,這次她可以先完成東北角的一小段騎乘。



石城位於新北市與宜蘭縣的交界,是濱海公路進入宜蘭的第一站,名稱由來,據說是因為300年前,有紅毛番在海邊以巨石建築海岸防禦工事而來。



地形上這裡的海邊大都是片狀的海蝕平台,盛產黑毛、白毛、鸚哥魚和臭肚。



地理位置上,石城海域位於三貂角之後,有了三貂角的屏障,擋住了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因此在這兒垂釣風浪較小,釣場就在石城車站附近。



石城一帶漁業資源相當豐富,在石城外海漁民設有定置網,作為捕撈魚貨的重要漁具。定置網捕獲之魚類有鰹魚類、鰆魚類、紅甘、鮪魚、馬加及白腹仔等。魚期為每年9月至隔年6月,颱風季節收網並修補漁具,等待下一次撒網。



從舊草嶺隧道南口展示館後方小路可通往銜接濱海公路的自行車道。



就這樣,我們臨時改變計畫,馬上更改行程...


 



舊草嶺環線,我們來了!




東北角海岸堪稱是自然的戶外地質教室,從瑞濱、卯澳、馬岡、萊萊到最南端的北關,處處都有讓人驚喜的海岸岩石,晨昏的東北角海岸岩石,是攝影人最愛取景絕色勝地。東北角海岸的地形大致可分為三段;第一段從水湳洞到鼻頭角,多為小灣小岬;第二段是由鼻頭角以南到三貂角,多屬大型岬灣;至於第三段海岸,從三貂角的萊萊到頭城北方的北港口,全長約23公里,海岸走向幾乎與冬季盛行的東北季風平行,海蝕平台發育良好。




萊萊海岸是東北角海岸海蝕平臺最發達的地區,遠看是平平一大片、如洗衣板的線形圖形。



萊萊地層為大桶山層,岩層為厚砂岩與頁岩互層,在互層中熔岩侵入裂隙,冷卻後形成岩脈,而後風化侵蝕,易侵蝕的砂頁岩被剝蝕,留下質地堅硬的岩牆,如同牆堵。



海蝕平台上的線形圖案,是由於岩層傾斜,受波浪切割成海蝕平台後,呈現一系列平行排列的線型圖案。此時岩層若有任何改變,皆會影響到線形呈現出來的形狀,如果岩層發生褶皺,線形就會變成彎曲的弧狀,如果岩層斷裂,則線形便會中斷。



平行排列的黑色怪岩,條列行布於萊萊一帶,廣闊的線型圖案與隨之而起的洶湧巨浪,故又稱為「魔鬼的洗衣板」。



萊萊的海蝕平台為天然磯釣場,是東北角釣場中的精華地段,在夏秋兩季,東北季風並未吹襲,此區釣況並未比他處佳,但每到9月,東北季風一來,三貂角以北的地方因風大浪大,釣客安全堪慮,不適合垂釣,唯有本區因有三貂角為屏障,從東而來的太平洋黑潮使水溫適中,聚集海底浮游生物,藻類生長良好,吸引魚群,因此造就如此天然磯釣場,每年均有大型釣賽在此舉行,其中最主要的魚產有黑毛、白毛、臭肚等。



萊萊海蝕平台上可欣賞到海蝕溝、鉛筆構造及火山「岩脈」等磅礡景觀,到此一遊,可見證以往地理課本所講述的地質景觀,這些都是大自然和造山運動所留下的痕跡。



這塊台灣最大面積、幾乎是世界瑰寶的萊萊海蝕平台中央,竟被怪手挖出一座四方形、用水泥灌注成的養殖池場,這種「改造」與「破相」叫人看了真是心痛啊


 



欣賞壯觀的萊萊海蝕平台後,我們繼續前往下一個景點-四角窟觀景台



四角窟觀景台是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的中繼站,約在台二線濱海公路107K處,接近臺灣極東點,因附近的海蝕平臺剛好是一個四角形,因而得名。觀景台以白色為基底,中間還有鏤空雙愛心造型,不但是單車騎士的休憩站,也頗受情侶遊客喜愛。



海天一色的景致非常漂亮,天氣好時能遠眺龜山島



四角窟觀景台有便民的海巡署,快喝完水的我們趕緊向他們補充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