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三座大「ㄉㄨㄥˋ」山,北部的樹林有一個大棟山,南部有兩「ㄉㄨㄥˋ」;一座在嘉義,另一座在台南,巧合的是這三座大「ㄉㄨㄥˋ」山都有一等三角點的稱號。嘉義的是指奮起湖之大凍山,台南的是指關子嶺的大棟山。

 

 

「大凍山國家森林步道」為一環狀步道,全區地形狹長,呈西南、東北走向,於東北方呈Y字形開口,最高點位於東北偏東處,海拔1976公尺的大凍山。步道沿線有明月窟、流星崖、十八羅漢洞等景點,是造山運動後自海底上升的地質景觀,還有樹石盟、石獅象等奇石。主線全長約6.5公里,與2條支線相通,分悠閒步道(綠線)、親山步道(黃線)與揮汗步道(紅線),3條步道依路程遠近,所需時間從3小時到5小時不等,提供遊客選擇。

 



我們很幸運地,沒有被颱風打亂行程,一早起來,迎接我們的是藍天白雲和刺眼的陽光,開心地收拾行李,開往多林檢查所,因為大凍山步道的入口就在多林檢查所停車場旁,哇天氣變好,連爬步道的人都變多了!見許多人取右道(0K),我們改取左道入口(6.5K)開始爬行。

 

 

橫亙在筆直杉木林中的竹子,說明了上一個颱風對大凍山步道的「蹂躪」(左)。走到三叉路口,依指標往「樹石盟」方向繼續前行

 

 

東倒西歪的竹子加上泥濘的路,讓原本一直跟著我們走的一家人打退堂鼓,放棄去「樹石盟」

 

 

這株「L」形的杉木實在長得太可愛了!

 

 

這就是著名的景點-樹石盟,由一巨石和台灣雲葉樹所組成,巨石大約要 30 人才能合抱,盤根錯結的樹根,石上糾纏著緊抓住巨石不放,彷彿誓言千萬年相廝守,形成一幅特殊景觀。

 

 

台灣雲葉的形態優美,高聳入天,幹徑粗大,樹高約25公尺,又稱昆欄樹,是台灣唯一無導管的植物,為冰河時期孓遺的常綠性大喬木,由於其具假導管及多數的花蕊、心皮,在演化上屬較原始的闊葉樹,是台灣珍貴的植物。生長於台灣500-3000公尺山區,是優良的防火林帶造葉樹種。

 

 

 


在抵達大凍山觀日亭之前,有一處天然箭竹林,高低起伏的步道穿梭其間,形成一種神秘有趣的竹林隧道。

 

 

大凍山觀日亭。大凍山又稱糞箕山,海拔1976公尺,為奮起湖風景區一帶最高峰,名列台灣小百岳之一。

 

 

 

 

大凍山是海拔1976 公尺的高山,佇立山頂,俯瞰綿延群峰天氣晴朗時可遠眺玉山、大小塔山、豐山、太和、瑞里、達邦、草嶺及曾文水庫等地。其日出之美足以媲美阿里山。由於相對距離的關係,阿里山日出僅 4 秒,人稱為「會跳的太陽」,大凍山日出卻長達 3 20 秒,可用心用眼感受此等奇特美景。

 

 

大凍山森林步道早期建材以堅固的當地石材為主,後期則使用枕木等木材建造。

 

 

步道沿途林相優美,生態豐富,海拔由1,600公尺攀升到1,796公尺的大凍山頂,以天然闊葉林、柳杉林與竹林為主,一路伴隨的是鳥類清亮的叫聲,相當自然寫意。

 

 

中途休息區的涼亭與洗手間(右)

 

 

就步道的性質而言,大凍山國家森林步道設有一般步道、森林浴步道。森林浴步道依林木種類不同,又分柳杉林步道、竹林浴步道。

 

 

在轎篙竹林內,約有十餘塊形狀不一的奇石巨岩所形成的景觀-「七星石」,怪石有的像癩蛤蟆、有的像哈巴狗、有的像蜂巢,各異其趣,其中一塊大石,平坦如床,上有凹印,酷似腳印,人稱「仙人足」。據當地居民傳說,孔內曾發現許多貝殼化石,疑是億萬年前,臺灣由海底浮起之遺跡。如今,這些怪石都快被各種植物覆蓋了

 

 

 

杉木樹幹筆直,當霧氣瀰漫,緩步其間,頗具詩意



 

大凍山國家森林步道的地層,屬於第三紀中新世晚期的南莊層,主要的岩石為淡青灰色厚層砂岩,砂岩和頁岩形成條帶狀的薄頁互層和深灰色頁岩。


 

繼續下行,杉木林中又聳立一巨岩,巨岩左看像大象飲泉,右看酷似獅子張嘴,因此名為「石獅象」。這塊似獅似象的巨石,上面爬滿青苔,仔細觀察岩石表面,可發現有海水沖蝕的坑洞,足以證明台灣是從海底浮上來的。

 

 

 

我們在這三叉路口上,選擇了往「多林停車場」方向走,還有2.3K,加油!

 

 

 

 

大凍山的柳杉林步道從七星石經石獅象、回頭嶺,返至出口處,全長約2,590公尺,地勢平緩,步道舖滿厚厚針葉,彷彿天然地毯,觸感柔軟。

 

 

山嵐為群山披上薄紗,展露山林的百變風情。

 

 

 

 

 



一心一意想多撿一顆霹靂山三角點的霖毫不猶豫地繼續往左上爬行。

 

 

 

至於我嘛,嘿嘿還是在這叉路口休息休息,等她下來再繼續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