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武德殿,高雄幫的好友們帶我們去坐渡輪。渡輪是旗津島與高雄間往返便捷的交通工具,雖然只有幾分鐘,但能順便欣賞港灣風情,還是讓來自台北的我興奮地猛拍照。


旗津的開發始於康熙十年(1671年),漁民因避颱風進入旗後,發現這片魚獲豐饒之地,於是漸有移民。清咸豐十年天津條約之後,中國開闢五口通商,3年以後臺灣又陸續開了雞籠、滬尾、安平及打狗四口。



船隻出入逐漸繁多,港口導航設施不足常發生船難事件,原有中國傳統式的燈竿或旗竿已不符時代需要。同治三年打狗開港即有建造燈塔之議,至光緒九年(1883年)始聘英國技師於旗後山上築西式燈塔。當時為磚造方形塔,內裝六等單蕊定光燈,見距約10浬,所有的儀器設備均購自英國。百年來,這座聳立在打狗港口的燈塔,從無間斷地發出光芒,照耀海上船隻,確保航海安全,功不可沒



大船入港。



廣闊的港灣,深藍的海水,各式船艦忙碌往來,讓人感受到一股有別於台北的南國熱情。


 



高雄港內的漁船及遠方的超高摩天樓。



下船後回首拍旗津輪渡站。


 


 



離開熱鬧的輪渡站,轉往旗后燈塔


 



日治時期,民國7(1918)日人擴建高雄港,為實際需要乃重修燈塔,新的燈塔在原址上,自旗津市區循登山道可達。



從登山道俯瞰高雄港。



好不容易走到旗后燈塔,卻因為過了開放時間(週二~週日及國定假日9:00~16:00),只能從圍牆外望塔興嘆….修建後的燈塔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有陽台可供遠眺,燈室外面莊玻璃,圓頂上有風向儀,塔身塗白色,頂部為黑色,高達11公尺,遠望極為明顯。二次大戰略受損害,臺灣光復後屢加整修,現在內部所用的導航設備,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強度為85萬支燭光。


 



燈塔與砲台間有小徑相接,拍完燈塔後,我們沿著指示牌繼續前往砲台。



旗後砲臺位於高雄市旗津區之旗後山上,控扼高雄港門戶(高雄舊稱「打狗」,旗津舊稱「旗後」)。砲臺呈「目」字型,大至上分三區,北區是操練場,中區是指揮區,南區為兵房,兵房上方有砲座4座,主要建材為鋼、水泥、紅磚,磚牆是以人字砌法,中區台階有花紋,且每階磚砌方式都不同,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


康熙22年(1683年)清廷佔領台灣後,即派兵駐紮打狗仔旗後。康熙58年(1719年),《鳳山縣志》記載旗後汛設有砲臺一座,安裝中國式大砲六門。道光20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清廷於旗後增設砲台一座以為防備。


現存的旗後砲臺是「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禎來台加強海防,沈葆楨派准軍提督唐定奎與副將王福祿督造新的砲臺,並聘英國工程師設計。這次的砲臺分為兩處,分據打狗港南北兩端,在旗後山上者題額為「威震天南」,在港口北岸邊為「雄鎮北門」,於光緒元年(1875年)完成。


光緒10年,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為加強防務,又聘德籍工程師修建旗後砲臺,修改的是砲臺南半部。新購英製阿姆斯壯前膛大砲4尊,安置在砲臺南側的砲座上,對上臺灣海峽。至此,旗後砲臺成為一座威力強大的近代西洋式砲台。


砲臺發出威力是在光緒20年(1894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割讓台灣,日軍欲在打狗登陸,當時守軍為劉永福黑旗軍,並由義子劉成良駐守,當日艦7艘逼近時,旗後砲臺及打鼓山砲臺大砲齊發,使日軍不敢輕心。1895年日艦「吉野」號兵臨打狗港,砲擊旗後砲臺,擊毀砲臺城門額「威震天南」 的前二字,(目前所見「天南」是依古照修復,「威震」兩字被砲打掉了)清軍潰敗,日軍攻占旗後砲臺,進而占領打狗港。日據時期,砲臺大砲被拆除,光復後,舊砲臺漸成殘垣。1989年高雄市政府展開修復工作,1993年完工。


 



旗津海灘(海岸公園)



南區兵房,兵房屋頂是密集的大樑和很厚的鐵水泥鋪成的,可防砲彈攻擊。以前兵房上方有4個砲座,砲座前面有凹入的弧形護城。砲台內部的牆,使用三合土和紅磚配合砌成。


 



南區、北區間的通道。



紅磚牆通道。後來查資料才發現,當初建造砲台的工人在壁面、階梯上,運用各種磚砌樣式,甚至每層階梯花式都不一樣,可說是磚砌藝術的櫥窗。唉呀呀!下回到砲台要更留心腳下階梯及牆壁!



中區指揮所



北區操練場。


砲臺雖是西式格局,但砲台正門入口卻是非常中國式的八字門,城門額「威震天南」4字只剩「天南」2字,百年前被砲火毀損的「威震」傷痕遺跡依舊存在。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的「囍」字樣式不同,在台灣砲臺古蹟中極少見,頗具傳統吉慶象徵意義(就在大樹後面,泣我竟然沒去拍!)。




今天的夕陽是在旗津海灘拍




第一次拍到太陽完整地落在海平面上,對我來說真是太、太難得啦!


 


 



即使太陽都已經落到海平面下,我們還是捨不得離開


 



甚至開始玩起剪影練拍,模特兒,辛苦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