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2.02梵諦岡博物館(圖片來源:google).jpg

梵諦岡博物館平面圖:以下標題的阿拉伯數字是此張平面圖上的編號,方便大家搜尋相對應位置,沒按數字順序排列是因為這是根據我自己的參觀路線順序來寫的啦~其中「l」代表必看的展館或作品,千萬別錯過!(圖片來源:google

7Museo Chiaramonti賈拉蒙特館-希臘雕刻繪畫及羅馬時代美術品

  1807年,教宗庇護七世(Pius VII)任命新古典雕刻家Antonio Canova成立賈拉蒙特館,以庇護七世當上教宗的姓氏Chiaramonti命名,主要展出上千件的羅馬雕像、半身像和一些石棺。由3個部份構成,即布拉曼設計的走廊美術館、新翼陳列室及收藏古代碑銘的碑銘走廊。

30Braccio Nuovo新翼陳列室

22.49新翼陳列室.jpg

新翼陳列室的興建經過一番波折,教宗庇護七世在1806年已有擴張賈拉蒙特館的想法,但直到1817年巴黎歸還被拿破崙拿走的羅馬帝國時代雕像,才真正落實想法,此計畫由羅馬建築師Raffaele Stern負責,不幸他在1820年過世,之後 Pasquale Belli 接手,終於在1822年落成。

22.50新翼陳列室.jpg

新翼陳列室屬新古典主義風格,此建築與圖書館側翼平行,,雖然我對雕像興趣不大,但既然走過、路過,就不要錯過《奧古斯都像》

lAugusto di Prima Porta奧古斯都》

22.51新翼陳列室.jpg

  250cm,是雕塑家Braccio Nuovo的大理石作品,這個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的雕像,來自他妻子利維亞的別墅廢墟。利維亞的別墅位於名叫Prima Porta的地方。西元前27年,屋大維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至聖至尊」的意思,西元148月他去世後,羅馬元老院將8月命名為「奧古斯都」月。英語August 8月的來源)的稱號,成為羅馬的獨裁者。

  此雕像是根據希臘雕刻家Polyclitus著名的《持標槍者》雕像而來。奧古斯都被表現為正在發號施令的軍事統帥,他的身材魁梧,披掛著華麗的羅馬式盔甲,盔甲上的圖案象徵著對世界的統治。奧古斯都的右手指向前方,似乎正在向部下訓話,左手則握著象徵權利的節杖。在他的右腳邊,有一個小愛神丘比特的形象,表明他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統帥,同時也是一位仁愛之君。

The Nile尼羅河神群像》

22.52新翼陳列室-尼羅河神雕像.jpg

  為西元1世紀古羅馬仿古希臘的作品,是座高162公分的大理石作品,從萬神廟附近的埃及神依希德的廟宇搬來,刻畫的是這條埃及大河及其支流。這件雕像原被法國所奪,在維也納會議後由法國歸還。

  這個群像顯示希臘藝術深受埃及藝術影響的事實。尼羅河是埃及的象徵,也是富饒的象徵。早在法老時期,埃及畫家們常用寓意象徵手法,把尼羅河表現為一個肥胖的男子,胸前戴著尼羅河流域生長的蓮花和紙草。而這件作品雕塑一個健壯男子,斜靠在獅身人面像上,一手拿著象徵豐收的穀物,一手扶著象徵大地的樹木,與16個嬉戲的小孩和諧相處,這16個小孩代表尼羅河16條支流,人物造型生動,結合希臘雕塑的某些形式與埃及的藝術傳統,形成一種新風格。底座正面用浮雕刻出流域的動物和植物。這

Echinacea Atrium松果中庭

梵諦岡博物館內有三個開放的庭院:松果中庭、圖書館中庭和美景中庭。

22.53松果中庭.jpg

1506年設計的松果中庭稍微往西斯汀禮拜堂方向傾斜,為了讓松果的璧竈看來較偉大,半圓形璧竈仿萬神殿拱頂模式。

22.54松果中庭.jpg

4公尺高的青銅大松果是Publius Cincius Salvius於西元1~2世紀左右創作,原是一個松果噴泉(Fontana della Pigna),原本豎立在萬神殿附近的松果街道,毗鄰伊西斯(Isis) 神廟。8世紀左右被搬到當年聖彼得大教堂的入口處,1608年由於聖彼得大教堂的擴建,巨松果再搬到現在的位置。

22.55松果中庭(圖片來源:google).JPG

基督教聖誕樹多為松樹常青樹,是生命樹的象徵,其果實就是松果,象徵永生,同時也象徵松果體是靈魂的寶座。松果兩側的青銅孔雀是複製2世紀的藝術品,來自羅馬皇帝哈德連 Hadrian 的陵墓-聖天使堡。(圖片來源:google

22.56松果中庭.jpg

  大庭院中央有義大利最著名的當代雕塑大師Arnaldo Pomodoro1990年的作品《Sfera con Sfera球中球》,直徑4公尺,去拉動它還真的可以旋轉,這個作品很像地球,分裂的球體像被拉鏈密合起來。兩圓同心是和諧、和平、團結的象徵,也代表著生生不息。

22.57松果中庭.jpg

巨大頭像是青年版的奧古斯都

22.58圖書館中庭.jpg

圖書館中庭

26Vatican Library梵諦岡圖書館-不對外開放

  梵諦岡圖書館是教宗的圖書館,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圖書館之一。館中收藏人類最珍貴的文字文化。這圖書館由教宗NicholasV所建,是趁1450年聖年的機會成立。1475年,教宗Sixtus IV將它開放為公共圖書館。館中收藏15萬冊古代手抄本和難以計算的手稿、檔案、1百萬本以上的印刷書籍,包括古版書和16世紀書籍。此圖書館擁有的古版書可能是世上最豐富的。館中印刷館的刻板多達10萬塊。Benedict XIV在梵諦岡圖書館入口處,把成立該館的動機刻在碑上:「為令羅馬發揚光大,並肯定信仰的真諦」。

8Galleria Lapidaria珍寶畫廊-不對外開放

藏有異教徒和基督徒地下墓塚的銘文,但不對外開放參觀。

 

入口左棟二樓

10Museo Gregoriano Etrusco伊特魯里亞館-收藏前羅馬的伊特拉斯坎美術品(圖片來源:google

22.59伊特魯裏亞館(圖片來源:google).jpg

  這是教宗 Gregory XVI 1837年所設立,收藏新石器時代到西元前1世紀時,文明發展略早於羅馬的伊特魯里亞人的出土文物,包括花瓶、石棺、青銅器和飾品等。伊特魯里亞人是新石器時代分佈在義大利中部的主要民族,迄今為止,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都無法明確證實伊特魯里亞人起源於何處。只能從這些出土文物中的濕壁畫、陶器和珠寶首飾中,看出當時已發展出高度藝術與文化。他們沒有留下任何文學、宗教和哲學。根據2013年的一份DNA研究,伊特魯里亞人可能是地中海地區的原住民。相較於其他熱門展館,加上不在主要動線上,常會被趕時間的遊客跳過,直接走去西斯汀禮拜堂。

2室《Fibula

22.60伊特魯裏亞館-第2室.jpg

這是西元前7世紀的金飾品,用於固定及裝飾服裝,像胸甲一樣穿在前胸,有點像古代版的超大安全別針。上有幾何圖形、動物、植物的圖案,精湛的手藝,複雜的製作技術令人咋舌。

3室《Mars of Todi特迪的戰神像》

22.61伊特魯裏亞館-第3室 特迪的戰神像(圖片來源:google).JPG

這件西元前5世紀後葉的青銅作品是非常難得的古斜體雕像。身穿盔甲,原本帶著頭盔,手拿酒杯,記錄著戰士出征前祭酒的神態。

5-6室《Acroter with winged horse飛馬》

22.62伊特魯裏亞館-飛馬(圖片來源:google).jpg

西元前5世紀以赤土製成的作品。

17-18希臘陶罐

22.64伊特魯裏亞館-黑像式雙耳壺(圖片來源:google).jpg

古希臘人不像古埃及人常在墳墓裡畫上壁畫,也由於希臘盛產蜂蜜與橄欖油,需要大量容器來盛裝,使製陶成為一件當時很重要的工藝。因此現今我們所看到的古希臘繪畫,是靠當時部份陶罐上的彩繪、羅馬時代的仿製品及文獻上的記載。希臘陶罐一般拿來裝酒、香油及水,但也有拿來殉葬,前者則多在2呎左右不等,後者高達56呎,形式甚多,有蓋及無蓋者均有,並有雙耳。當時的雅典是地中海區的陶罐輸出中心。

Ajax & Achilles Playing Draughts阿基里斯和阿賈克斯對弈》

22.65伊特魯裏亞館-黑像式雙耳壺(圖片來源:google).jpg

  西元前 540 年的作品,畫面在描述2位特洛伊的戰鬥英雄阿基里斯和阿賈克斯對弈的場景。在這件陶器的口緣部上寫著「Exekias製我、畫我」,表示Exekias是一位陶工兼陶器畫家。西元前6世紀末左右,希臘的製陶工人與畫匠在社會中越來越有地位、因此多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Exekias是當時其中最傑出的陶工,他擅長構圖與顏面的細節表現,《阿基里斯和阿賈克斯對弈》就是他最有名的黑繪式雙耳壺特色是表面光滑、人體皆為黑色、尖鼻大眼、布局均衡、人物的腳部都在同一半畫面上、沒有景深,但有幾何形圖案裝飾。

22.66伊特魯裏亞館-黑像式雙耳壺(圖片來源:google).jpg

這件雙耳壺上有兩個畫面,一前一後,其他部份幾乎全部塗黑。其中一個描寫在玩骰子或下棋的阿賈克斯﹝右﹞及阿基里斯﹝左﹞,雙雄分別發出「三」﹝tria﹞、「四」﹝tesara﹞的聲音來一決勝負,該數字在兩人的嘴下寫得彷彿吹出般,右邊的阿賈克斯所發出的「三」字因是由右至左倒過來寫,倍增現實之感。由此看來,令人懷疑兩人所玩的或許是一種義大利拳;或同時使用骰子的手指遊戲,也就是說,阿賈克斯的數目即便比阿基里斯的數目小,也未必表示阿賈克斯是輸家。

  告別伊特魯斯亞文化,回到遊客最多的主線道,進入同時為展廳和通道的線路-燭台畫廊、織錦畫陳列室和地圖陳列室,是到西斯汀禮拜堂的必經之路,所以遊客也很多,要在這條線路安靜欣賞展品是不可能的任務~

12Galleria dei Candelabri燭台畫廊 

22.67燭臺畫廊.jpg

燭台畫廊本是1761年蓋的露天長廊,18世紀末才加蓋,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對大理石燭台,天花板的畫作是1883~1887年完成,主要收藏複製西元前2~3世紀希臘雕刻的羅馬作品。

Afrodite Efesina (Artemide Efesina/Diana Efesina)豐饒女神》

22.69燭臺畫廊.jpg

這位多乳房的女神識別度很高,在參觀燭臺畫廊時絕不會錯過,她是希臘神話中的 Artemis,是羅馬神話裡的月亮、森林女神 Diana,也是安納托利亞地區,為大地帶來豐饒多產的生育之神, 胸前多粒乳房代表餵養大地,下面的公牛代表男性生育功能,雌雄同體,象徵生生不息~

22.70燭臺畫廊 狩獵的戴安娜.jpg

《狩獵的戴安娜》

22.71燭臺畫廊.jpg

可愛小孩雕像(圖片來源:google

22.72燭臺畫廊.jpg

精緻的馬賽克

22.68燭臺畫廊(圖片來源:google).JPG

燭台畫廊頂棚美麗的畫作與四周雕像讓人看了目不暇給~(圖片來源:google

22.73燭臺畫廊(圖片來源:google).jpg

也別忘了看看腳下的地板,有一個教宗Leo XIII的徽章,歷任教宗都有自己的徽章做代表,來說明自己的家世,唯一不變的是一定有2把鑰匙,這位來自佛羅倫斯的貴族,特地從家鄉找來特別的寶藍色大理石來設計自己的徽章。

13Galleria degli Arazzi織錦畫陳列室(圖片來源:google

22.74織錦畫陳列室(圖片來源:google).JPG

織錦畫陳列室長廊兩側掛滿華麗的掛毯,19幅巨大掛毯述說著耶穌的生平事跡。這些是在教宗 Clement VII 任期內,由拉斐爾的學生Pieter van Aelst在布魯塞爾所設計織造的掛毯,由於早期沒有機器編織,所以這些全是人工按著草圖一針一針織出來!

22.75織錦畫陳列室-治療瘸子.jpg

Guarigione dello storpio治療瘸子》

22.76織錦畫陳列室-得人如得魚.jpg

Pesca miracolosa得人如得魚》

22.77織錦畫陳列室(圖片來源:google).JPG

掛毯中的重點~《耶穌復活圖》。因織法特殊,耶穌腳下的石板會隨觀看角度不同,讓人有石板在耶穌腳下轉動的錯覺。這些掛毯在西元1531年展於西斯汀禮拜堂,1838年被教宗Gregory XVI 移到現在的位置。

22.78織錦畫陳列室(圖片來源:google).jpg

這些看起來立體感十足,像是用浮雕裝飾的天花板,其實全是用畫出來的!

14Galleria delle Carte Geografiche地圖陳列室 

  經過過織錦畫陳列室來到地圖陳列室,這裡的藏品是16世紀歷史和製圖學的重要紀錄。牆上有40幅教會領地地圖。另外還有大大小小的浮雕壁畫1500多幅。

22.79地圖陳列室.jpg

40幅地圖誌陳列在120公尺長的長廊,把長廊當作義大利中部的亞平寧山,地圖陳列室左邊牆上20幅地圖是鄰近 Ligure Tyrrhenian 海的西邊國土;右邊牆上20幅地圖是鄰近亞得里亞海的東邊國土。

22.80地圖陳列室(圖片來源:google).jpg

這個陳列室的四面和天花板全被雕刻和繪畫裝飾,本來覺得前面2間陳列室的天花板已經夠精彩了,沒想到這間陳列室的更精彩!天花板上精緻的裝飾畫和浮雕是典型文藝復興風格,因華麗金亮被稱為「金頂」(圖片來源:google 

22.81地圖陳列室.jpg

地圖是教宗 Gregory XIII 1580~1585年期間,委託當時的知名地理學家 Ignazio Danti 及數學家、天文學家等來完成這40幅地圖誌。

22.82地圖陳列室.jpg

描繪義大利各城市和沿海島嶼的地形。

22.83地圖陳列室(圖片來源:google).JPG

在沒有衛星,沒有飛行儀器的時代,可以畫出這麼精準的地圖,實在是太厲害了!(圖片來源:google

16Sala Sobieski索賓斯基廳

22.84索賓斯基廳(圖片來源:google).jpg

接著進入索賓斯基廳,這裡有一幅波蘭畫家的巨大油畫《索賓斯基解放維也納》,這幅面積41平方公尺的超大畫作佔據整面牆壁。畫上描述波蘭國王索賓斯基1683年在維也納打敗土耳其人的故事。(圖片來源:google

17Sala dell'Immacolata聖母無染原罪廳

 

22.85聖母無原罪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教宗庇護九世於1854128宣布教條修正案,聖母瑪麗亞自始無原罪,1858年請義大利最頂尖的畫家Francesco Podesti1800~1895年)創作此畫室。

22.86聖母無原罪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房間中央歷史意義極為深遠的作品《宣告聖母無染原罪信理》。這幅畫共分2部分:上層則是聖父、聖子和代表神聖的鴿子;下面是位於眾多教會人士和貴族中間的教宗。(圖片來源:google

22.87聖母無原罪堂.jpg

「聖母無染原罪」的意思是強調瑪麗亞從生命開始已不受原罪玷染。由於此思想沒有聖經根據,12世紀前受到一些神學家反對,13世紀後方濟教會支持此思想,故慢慢被接受。

22.88聖母無原罪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壁畫前是被先知、天使、聖人和聖經人物簇擁下的聖母雕像。(圖片來源:google

22.89聖母無原罪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天花板6個八邊形內畫的是聖經故事和寓言中人物。(圖片來源:google

22.90聖母無原罪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教宗上喻」(Ineffabilis Deus)是教宗詔書的各種語言翻譯本,這些書在1877111奉獻給教宗庇護九世。這本是宣告「聖母無染原罪」的中文版詔書,應該是梵蒂岡博物館唯一的中文展示品。(圖片來源:google

22.91 Sala dei Chiaroscuri進拉斐爾室.jpg

經過Sala dei Chiaroscuri廳後,先喘口氣,接著就要進入梵諦岡博物館兩大重點之一的~拉斐爾室

arrow
arrow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