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去今天的最後一站~拿佛納廣場!在前往廣場的途中,發現這棟戒備森嚴的房子,忍不住好奇拍下來~
原來這是義大利參議院(Senato della Repubblica),是義大利議會的上議院,以前的夫人宮。現在的參議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可追溯到義大利王國時期的義大利王國參議院,年滿40歲的公民才有資格參選參議員。
拿佛納廣場南北長240米,是根據西元86年建成的圖密善競技場(Stadium of Domitian)軌跡而建,因此呈橢圓形,據說當時運動場可容納3萬3千個座位。1644年廣場經歷重大變化,教皇英諾森十世宅邸坐落在廣場上,開始著手一系列巴洛克風格的重建方案。他出資修建一個新教堂、宮殿和噴泉。19世紀前每到8月常因噴泉出水口被封住而氾濫,貴族們遊船玩樂,而頑童則蕩槳嬉戲。(圖片來源:google)
廣場附近被當地人稱為歷史古建築區,這裏的建築至少有2千年以上歷史,從廣場南端沿Governo Vecchio街道走,可欣賞沿途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路邊是迷人的古董店,附近到處都是誘人的美食店,可盡情遊覽不用擔心肚子問題。
uFontana dei Fuimi四河噴泉
當我興沖沖走進廣場,整個人就洩氣了....因為遠遠就看見四河噴泉被鷹架包圍起來,會不會太幸運了?竟然遇到整修中...只好努力從縫隙中拍噴泉的局部。拍不到的只好從網路抓圖讓大家瞧瞧了!
廣場中間一根高大埃及方尖碑底部就是有名的四河噴泉。這個由古羅馬卡拉卡拉皇帝帶回來的方尖碑高16.53公尺、含底座達30公尺以上,1630年代末期,Arundel伯爵原想購買後運往倫敦,但教宗烏爾班八世不准方尖碑出口,1651年貝尼尼才將它從馬森圖斯競技場(Circo di Massenzio)遷移至此,方尖碑頂上有隻象徵和平的鴿子。
噴泉建於1651年,噴泉的設計費以極不得民心的麵包稅和貨物稅支付,設計者貝尼尼用4個巨人塑像代表4條河:尼羅河、恆河、多瑙河及普拉特河,指人類征服了四條大河,這4條河流也代表人類文明的4塊大陸:非洲、亞洲、歐洲及拉丁美洲。(圖片來源:google)
四河噴泉的4個巨人,筋骨粗壯、肌肉豐滿、表情不一,隨著泉聲不絕的流瀉帶來強烈的立體感與生命力。(圖片來源:google)
象徵尼羅河巨人的頭上罩了一塊面紗,一說是當時的人們還不知道尼羅河的源頭在哪裡,認為她充滿了神秘。另一說是因貝尼尼不喜歡對手所建的教堂,故意將尼羅河的頭遮起來。
恒河是個身材魁梧的老人,手持長篙斜身側坐,目視遠方,象徵恒河之水淵遠流長,河量穩定,適合航行。
象徵多瑙河的巨人伸出雙臂迎向一面盾牌(圖片來源:google)
盾牌上刻有聖彼得的鑰匙和三重王冠,還有象徵英諾森十世的徽章,三朵百合和一隻代表聖靈的鴿子,表示它是最接近羅馬的大河。
象徵普拉特河的巨人,畏縮地兩手向上頂住,意味著貝尼尼擔心對手的教堂會崩塌。這些傳說其實沒有根據,事實上貝尼尼早在對手教堂建好前,就已經完成此噴泉了。普拉特在西班牙文裡代表銀,坐在銀幣上的普拉特河巨人,象徵新大陸富饒的財富不斷輸往歐洲,他的眼睛注視著方塔塔尖上的鴿子,似乎表明天主教必將統治美洲。
噴泉出水口附近有一些小動物的雕塑,獅子、蛇、馬、還有一隻隱匿在泉眼裏的犰狳(一種類似於獨角獸的奇怪動物),也分別象徵了尼羅河、恒河、多瑙河和普拉特河(圖片來源:google)。
uFontana del Nettuno海神噴泉-北端
海神噴泉位於廣場北端。西元1574年,海神噴泉(沒有雕塑)和廣場南端的摩爾人噴泉均由Giacomo Della Porta設計,由教宗額我略十三世資助。下部採用白色大理石,上部採用當地石材。在接下來的300年,噴泉都沒有雕像,直到1870年義大利統一,羅馬成為義大利首都後,於1878年,Anton Della Bitta在噴泉中央再放上海神與章魚戰鬥的雕像。
uFontana del Moro摩爾人噴泉-南端
摩爾人噴泉同樣由Giacomo Della Porta在西元1575年完成,4個吹海螺半人半魚的是Triton,是海神Poseidon的兒子。1673年貝尼尼又加了一個肌肉糾結的摩爾人雕像,站在海螺殼中與海豚奮戰,由Giovanni Antonio Mari雕刻完工,原雕像在1874年被移到鮑格才別墅,現在這尊雕像是複製品。
uSant'Agnese in Agone聖阿格妮絲教堂
廣場西邊中間正對著貝尼尼噴泉的是聖阿格妮絲教堂,教堂正立面是巴洛克風格裝飾藝術的典範。教宗Innocent X在位後,希望把他家族宮殿所在的拿佛納廣場改造成全羅馬最高貴的廣場,於是在1652 年委託Carlo Rainald設計新的聖阿妮絲教堂,但教宗不滿意,於是1653年改由Borromini執行,Borromini將原有立面改成一個較寬的內凹式門面,和圓頂的外凸曲線形成有動感的韻律,整個構成由兩側的兩座鐘塔所簇擁。(圖片來源:google)
據說是昔日妓院所在。傳說在西元304年,13歲的處女阿妮絲因為不願嫁給異教徒,在這妓院被迫裸身並背棄宗教信仰,但是神奇的事發生了,阿妮絲的頭髮突然變長遮蔽了她的身體。地下墓室有一座大理石浮雕描繪當時她的頭髮奇蹟般變長為其蔽體,免於羞赧。她在此殉教並葬於此地的地下墓窖中。(圖片來源:google)
在教堂正面上方有尊阿妮絲的雕像,據說是用來向四河噴泉的普拉特河雕像保證這間教堂很穩固,絕不會垮下來。
由於拿佛納廣場禁止車輛入內,因此不論白天或晚上都遊客雲集,這裡也是街頭藝術家和小商販的一處寶地,從早到晚都是一片喧嘩熱鬧的場面。
玩了一天的我選擇在這個羅馬最漂亮的巴洛克廣場休息,在夏日微涼的傍晚,悠哉地欣賞街頭藝人的精彩表演~
2008年夏天,在羅馬街頭,第一次看水晶球的表演~
當我們離開拿佛納廣場時,附近某條小巷子有專人在控制的升降擋車柱與紅綠燈,看見大吃一驚的我們,還特別搖控一次讓我拍照哩!
uPiazza di Montecitorio蒙特奇托里歐廣場
離開拿佛納廣場,我們在去搭地鐵的路上順道看了兩個小景點,第一個是蒙特奇托里歐廣場。廣場的蒙特奇托里歐宮是眾議院大廈的所在地,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大廈。「蒙特奇托里歐」在義大利文的意思是「百人團投票山」。這座大廈的所在地是一個高地,因而也稱為山,全名意為「投票之山」,可謂名副其實。大廈由著名設計師、雕刻家、畫家貝尼尼設計建造,中間長時間停工,直到1694年才由其學生最後建成。 一開始,這裡是教皇的法庭,1871年成為義大利王國議會會址。
廣場中間的埃及方尖碑是奧古斯都從埃及奪來的,高22公尺,加上下面基座和上面銅球共29公尺高。銅球是一個日冕,中間有一個洞,當陽光穿過這個小洞照到廣場地面上,就能標出時刻。
uPiazza Colonna圓柱廣場
第二個小景點是圓柱廣場,廣場因矗立奧里亞斯皇帝的紀念柱而得名,首相官邸基吉宮也座落在圓柱廣場上。西元180年奧里亞斯皇帝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打敗多瑙河野蠻部落而樹起這個圓柱。圓柱是圖拉真紀念柱的翻版,柱身用螺旋浮雕方式展現這位皇帝的戰鬥場面。雖然奧里亞斯圓柱跟圖拉真紀念柱有許多相似之處,但藝術風格完全不同,奧里亞斯圓柱採用較多戲劇性效果,人物頭部以更大比例來描繪,人們可以更容易看見人物的神情,捨棄古典式比例而求清晰和直接,戰爭場景以簡化的浮雕來表現。
奧里亞斯圓柱柱身29.60公尺高,底座高10公尺(原本的底座高3公尺,在1589年後消失在地平線下),所以圓柱共41.95公尺高。圓柱有28塊卡拉拉大理石,每塊高3.7公尺。這些大理石是為了裝飾圓柱內部約190-200階通往頂端的樓梯而被運送至此,圓柱內的階梯藉外部紋路的隙縫來照明。原本的奧里亞斯已在16世紀時遺失,在西元1589年的重新設計中,圓柱頂端的皇帝雕像被建築師Domenico Fontana換成聖保羅銅像。在中古時代,攀登奧里亞斯圓柱的活動相當盛行,所以每年都會對收取入口費用的權利進行拍賣。
羅馬這家鼎鼎大名的百年冰淇淋店G. Fassi Roma就在我們住的民宿附近,每天都會經過,今天終於有時間可以來好好享受啦~
平常排隊的人超多,今天人比較少,可能是我們吃完晚餐才來的關係
在這個牌子底下先決定要紙杯還是甜筒,不論哪種,大中小分別是3歐、2歐、1.5歐。櫃台點完後先結帳,再拿單據到冰櫃前跟店員領取冰品。
這家西元1880年創立的冰淇淋老店有36種口味,款式豐富又有變化~不但份量給得大方,還免費加鮮奶油。
除了冰淇淋,還販賣提拉米蘇、肥貓冰淇淋夾心餅乾Micione、冰淇淋捲Rolle'、三明治Tramezzini、冰淇淋水果凍Caterinetta等
店裡空間寬敞,提供很多座位,重點是在室內用餐不另外加收費用!廢話不多說,濃郁香醇的義大利冰淇淋,嚐一口就停不下來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