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我只顧著欣賞精緻的主祭壇、耳堂壁畫和12門徒雕像,不知為何竟然錯過修道院、洗禮堂和至聖小堂,以下景點只好從別人的照片欣賞了~

uCloister修道院

看到要另外花錢就沒進去參觀,現在回想其實應該花點錢進去看看啊~殘念~ ~ ~

21.135修院(圖片來源:google).jpg

修道院入口在大殿正廳盡頭左側,如要參觀須另外付費。(圖片來源:google

21.136修院(圖片來源:google).jpg

迴廊走道由後期加建的愛奧尼亞式石柱支撐的拱道組成,這種罕見的基督教建築初期的樣式,在羅馬中世紀後期建築中是非常獨一無二的。(圖片來源:google

21.137修院(圖片來源:google).jpg 21.138修院(圖片來源:google).JPG

這是西元1225-1236年間由Vassalletto家族建的,庭院中央有一口9世紀的古井。(圖片來源:google

21.139修院(圖片來源:google).jpg 21.140修院(圖片來源:google).jpg

成雙的小柱支撐著小巧的連拱,柱身與柱頭變化多端,各有不同,這是裝飾風格藝術的一項傑作。(圖片來源:google

21.141修院(圖片來源:google).jpg

迴廊裡保存眾多來自古代大殿的遺物,其中最精美的有教宗Nicholas IV的主教寶座,此寶座當年曾設置在大殿的拱壁間,古典式的座椅配以螺旋式石柱,是現存最古老的教宗寶座。(圖片來源:google

uNavata Centrale大殿北門面

21.142(圖片來源:google).jpg

從耳堂右端的側門走出大殿,可欣賞到Domenico Fontana設計的大殿右側門面,這門面蓋在舊有的上面,仍可見到原有的梁楣和兩旁的鐘樓。(圖片來源:google

21.143(圖片來源:google).jpg

  這個門面有25拱廊結構,上層被稱為「降福敞廊」(Loggia delle Benedizioni),又稱為「波尼法爵敞廊」,與拉特朗大樓(Palazzo Lateranese)相連,敞廊的風格主義壁畫是在Cesare NebbiaGiovanni Guerra監督下完成的,這裡是宣佈首屆聖年的地點,曾在庇護四世在位時重新整修過,直到西元1586年被西斯篤五世拆除,改以現在北向的柱廊代替。(圖片來源:google

  西斯篤五世把教會最莊嚴的典禮,即教宗在復活節頒發對羅馬城和全世界的祝福大典,從梵蒂岡移到拉特朗聖約翰教堂的大殿。拉特朗大樓的整修工程,於1590年初夏教宗去世前不久竣工,因此很難確定西斯篤五世對這大樓的計畫;但無疑拉特朗大殿和大樓是被設計作為羅馬教會的主要中心。

u Cappella del Battistero羅馬首座洗禮堂

  沿著大殿北門面的敞廊轉向左方,便是19世紀所建的大樓,可由這裡通往著名的4世紀唯一且首座羅馬洗禮堂。

 21.145洗禮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洗禮堂建於君士坦丁時代,曾經過多次修復,今日所見的八角形設計源於5世紀,是基督徒洗禮堂的典型樣式。玻璃窗上印有庇護十一世(Pius XI)的徽號;他在1925年下令進行考古挖掘工作。沿外牆可看到歷代重修時所封閉的窗戶痕跡。(圖片來源:google

1Battistero聖洗池

21.146洗禮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中央穹頂四周開有八個橢圓形窗戶。(圖片來源:google

21.147洗禮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教宗Sixtus III (西元432-440)8根未用過的斑岩石柱,把這洗禮堂重建成八角形,還加建了一個門廊。(圖片來源:google

21.148洗禮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聖洗池曾置有7隻銀鹿,清水經銀鹿流入池中,這些銀鹿後被蠻族掠走。在最初的幾個世紀,池中的水位只有幾厘米深,因為在此只舉行象徵性的浸洗。(圖片來源:google

2St. John Chapel聖施洗約翰教堂

  教宗Hilarius (西元461-468)在洗禮堂兩側建了3間小堂,其中2間雖經改建,至今仍然存在。

21.149洗禮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此堂大門來自卡拉卡拉大浴場,以銅、銀混合鑄成,每逢開啟便會發出悠揚的聲響。按該堂銘文記載,它是教宗希拉略於5世紀為「天主子民」建來紀念施洗者約翰的。小堂拱頂飾有古代精緻鑲嵌裝飾,上帝的羔羊被代表四季的花圈所包圍。(圖片來源:google

3St. Venantius Chapel聖維南奇歐禮拜堂

21.150聖維南奇歐禮拜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這座禮拜堂7世紀時由教宗John IV加建;堂內仍保存有16世紀的精美木制天花板。特別要欣賞的是後殿半穹頂上的7世紀鑲嵌畫裝飾,金色背景中央是基督的半身像,舉起右手祝福的姿勢,兩側的天使把手伸向基督,聖母瑪利亞以祈禱的手勢站在下面,她的右邊是聖保羅、聖約翰福音、聖維奇南歐和教皇約翰四世;她的左邊是聖彼得、聖施洗約翰、一個身份不明的烈士、和教皇西奧多·羅斯福。(圖片來源:google

21.151聖維南奇歐禮拜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在拱門造形的框裡,分別以圓形花卉和小十字架這兩種鑲嵌圖案交錯排列;拱門兩側各有4個聖人,聖人上面分別寫著耶路撒冷和伯利恆,象徵四福音。(圖片來源:google

4St. Rufina Chapel聖魯菲娜禮拜堂

21.152聖魯菲娜禮拜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21.153聖魯菲娜禮拜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這間小堂就建築藝術而言比較重要,原名「十字聖架小堂」。小堂一端紀念St RufinaSt Secunda;另一端則紀念St CyprianSt Justin,紀念兩名烈士與浪漫的故事教堂。(圖片來源:google

21.154聖魯菲娜禮拜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21.155聖魯菲娜禮拜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拱壁頂部保存著一幅5世紀的彩石鑲嵌畫。(圖片來源:google 

uSancta Sanctorum至聖小堂

  為什麼會說「拉特朗聖約翰教堂的遺憾」呢?這是因為當我在整理照片與資料時,看見這段話「... 著名的聖階,經常可看到許多虔誠的朝聖者以跪代步登上這段28級台階,以紀念基督當年經過這台階接受比拉多的審判....」咦?我在教堂裡怎麼沒看見什麼信徒跪著登什麼28級台階?疑惑的我花了2天上網查,再比對地圖、照片與文字資料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沒看到至聖小堂,一是因為我不是教徒,哪知有這個?二是功課做得不夠,三是當時在現場的敏銳度不夠啊(秘訣就是從當地的明信片去挖掘重要景點)~ ~ ~所以只有事後捶胸頓足,看照片過過乾癮了...

21.156(圖片來源:google).jpg

至聖小堂在哪兒?就和拉特朗聖約翰教堂隔一條街,照片左邊那棟,這....非教徒很容易錯過吧~(圖片來源:google

21.157(圖片來源:google).jpg

1586年,當西斯篤五世委託Domenico Fontana舊宗主教府建成現在的拉特朗大殿時,其中一項工程就是把舊宗主教府的小堂獨立開來,並把它修成矚目的雄偉建。由於建師只用一夜時間就把聖階從拉特朗大樓移到至聖小堂。從那時起,聖階和至聖小堂就成為教友特別崇敬的朝聖點。(圖片來源:google

1Scala santa聖階

21.158(圖片來源:google).jpg

聖階的前廊有一些大理石雕像,其中有1854年的《Bacio di Giuda猶達斯之吻》。正中間就是著名的聖階,朝聖者一般會跪著爬上聖階台階,以紀念基督當年經過這台階接受比拉多的審判非信徒可從聖階右側臺階上去,經過一扇裝有古老門閂的銅門抵達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

21.159(圖片來源:google).jpg

聖階相傳是耶穌受難時,進入羅馬比拉多總督府受審時走過的28級台階;後來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從耶路撒冷把這28級台階運回羅馬。(圖片來源:google

21.160(圖片來源:google).jpg

經常可看到許多虔誠的朝聖者以跪代步登上這段用木頭保護著的台階,台階頂端的至聖小堂是當年教皇的私人小堂,存放一些珍貴聖物。(圖片來源:google

21.161(圖片來源:google).jpg

聖階兩旁還有另外四道臺階。

2Cappella Papale教宗小堂/ Sancta Sanctorum至聖小堂

  走到聖階的盡頭,可透過一扇鐵柵小窗窺見教宗的古老小堂,裡面珍藏著名的非人所畫的《救世主聖像》,使教宗的私人小堂顯得分外神聖,因此又叫「至聖小堂」。

  教宗小堂建於君士坦丁時代,後由Nicholas III (西元12771281)重建,此堂曾以古羅馬殉道聖人St Lawrence的名字命名,但人們習慣叫「至聖小堂」。就像舊約中的約櫃,只有大司祭每年才能進入一次的至聖所,這個小堂也珍藏著救世主的莊嚴聖像,此外還保存許多與基督、聖母、聖彼得、聖保羅和聖女有關的聖髑。在羅馬除教宗外,其他人不可在至聖小堂舉行禮儀。教宗每年聖週四在此舉行濯足禮。

21.162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至聖小堂內有細小的矩形拱壁及哥德式拱頂,2根斑岩石柱支撐著詠經席的楣簷,上面寫著Non est in toto sanctior orbe locus(世上無比神聖之所),說明此地無比神聖。被喻為非人所畫的《救世主聖像》,被安置在祭台後面一個飾有浮雕的銀匣中。(圖片來源:google

21.163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據說這幅聖像畫是聖路加開始繪畫,最後由天使之手完成,是羅馬現存聖像畫中最神聖的一幅。每年815或遇到大災難,教宗都會以遊行方式將此聖像畫恭送至偉大聖母教堂,與名為「羅馬人民的救星」的聖母像「相會」。(圖片來源:google

21.164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至聖小堂祭台上方拱頂的彩石鑲嵌畫,只有在那裡舉行禮儀的人才能一睹全貌,描繪著由4位飛翔天使托舉著的盾形基督半胸像。下面3個玄月拱中分別畫有聖女St agnesSt LawrenceSt NicholasSt Stephen(圖片來源:google

21.165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精緻的彩石鑲嵌畫~基督半胸像(圖片來源:google

21.167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壁畫下方有28個壁龕繞著牆邊,有聖母、門徒和聖人的畫像,這些都是西斯篤五世在任期間的作品。每扇牆上在矩形壁畫框與人像間的三角玄月拱內,各飾有8個天使像。在靠近窗子兩側的空間,則繪有巨大的花瓶圖案,從瓶中生出3縷花枝。(圖片來源:google

21.168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從建學和裝飾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座創新的小堂:只有1個通廊,1個細小的矩形拱壁,及帶有4分肋拱的哥德式拱頂。(圖片來源:google

21.169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祭台後的牆壁上有兩個鐵柵保護的壁龕,成為2個聖髑櫃。(圖片來源:google

21.170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在祭台上方的壁畫中,可見基督坐於寶座上,兩旁各有天使侍立。(圖片來源:google

21.171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教宗Nicholas III在聖彼得和保羅的陪伴下,屈膝向寶座上的基督呈獻小堂的模型。(圖片來源:google

21.172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至聖小堂入口處有兩幅聖彼得和保羅殉道的圖畫:在彼得被釘的畫中,十字架成了對立的標誌:左側有士兵、右側有痛苦的婦女;畫面背景是羅馬的一些名勝。(圖片來源:google

21.173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聖保羅被斬首的畫面背景是荒涼的Tre Fontane和右邊的聖保祿大殿。象徵地說:基督的寶血也在殉道宗徒所傾流的鮮血中,聖化了羅馬,使羅馬也成為新的耶路撒冷-天上聖城的象徵。(圖片來源:google

21.174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聖女St agnes被斬首,和St Nicholas幫助3個貧窮女孩準備嫁妝的奇蹟。(圖片來源:google

21.175至聖小堂(圖片來源:google).jpg

St Stephen被人用石頭砸死的壁畫(圖片來源:google 

21.176.jpg

離開拉特朗時已近黃昏,廣場前有許多狗兒們開心地在草地玩耍,今天最後一站是拿佛納廣場,好期待去看廣場上的四河噴泉!

 

360度線上參觀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拉特朗聖約翰教堂

PS.為什麼線上參觀也沒有至聖小堂和聖階可欣賞....~

arrow
arrow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