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姓制度行之印度達三千年,即使聖雄甘地也無法打破!他曾當街打掃但十一位追隨者只敢遠遠地看著甘地做….

 

    宗教對印度人來說不只是信仰而已,而是深深影響整體生活方式,包括日常作息、法律、文學、科學、社會秩序等。在我們眼裡看來不可思議的種姓制度,正是因為他們的宗教觀而根深蒂固。印度人原本信的是婆羅門教,相信輪迴、崇拜大自然。然而在西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來了之後,他們不但喝酒、吃肉、好戰,而且帶進「軍人」階級。吠陀經文將社會劃分為婆羅門(Brahmana)、剎帝利(Chhetri)、吠舍(Vaisya)、首陀羅(Sudra)等四大階級。

 

四大階級:

 

1.最高階婆羅門(Brahmana):如國王、貴族、僧侶等

 

2.第二等剎帝利(Chhetri):如軍人、武士

 

3.第三等吠舍(Vaisya):如商人、平民或從事農耕畜牧的人

 

4.第四等首陀羅(Sudra):出身卑微、靠勞力為生者如奴隸

 

5.排除在階級之外的「第五姓」,竟是連奴隸都不如的賤民,他們甚至被禁止與其他階級的人一起喝水、洗衣、進食、身體碰觸。

 

    種姓本意指「膚色」,這是因為後進入印度次大陸上的白膚亞利安移民征服了黑膚的原著民族,並讓他們當作奴隸,讓他們從事低賤職業。並發展出對於膚色與社會階層的詮釋,建立了種性制度。如印度教認為中國人和希臘人是受到污染的剎帝利(武士)

 

    種姓制度是代代相傳的,印度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有與生俱來的社會地位、語言、信仰和行為規範。根據法典,各個階級都有不同的教育內容、人生義務、社交範圍和法律制度。光從姓氏就可以知道每個人是屬於哪個階級,世世代代難以翻身。由於印度人相信業因與轉生,每一生都是取決於前世善惡的因果;即使今生為賤民,也是上輩子的惡果。所以他們不求抗爭,只求修得較好的來生。

 

    在印度,不同種姓階級的人,不能通婚、不能交換食物、也不能自由選擇職業。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等三大階級男性,一生之中必須經歷學生期、家長期、林隱期、棄世期等四個階段的行為規範。但印度婦女並不受這些行為劃分,婦女和首陀羅人被排除在教育系統外。印度教的種姓階級制度可以鞏固特定族群力量,所以迄今仍無法完全消除。但隨著時代變遷、社會開放,階級制度已逐漸簡化,婦女地位也開始受到重視。在思想比較進步的地區,即使不是三大階級的人,只要能受教育、力爭上游,同樣可以獲得肯定和尊嚴。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印度 種姓制度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