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4年拉斐爾到佛羅倫斯,他的藝術視野開闊了。他注意到唐納太羅、基培爾蒂,還有達文西等人的嚴謹寫實手法,從中學到許多尊重生活現實的藝術方法,這為他獨特的肖像畫奠定良好基礎。拉斐爾從不塑造剛強有力的英雄人物,而偏愛畫溫柔美貌的聖母與聖嬰;構圖上也柔和圓潤。他的聖母像可說囊括文藝復興時期所有聖母像的一切優點,著重體現出民間母性或少女的一種精神品質,她們的善良、端莊純潔和美麗,在畫家筆下被渲染得淋漓盡致。她們已完全撕下宗教外衣,直率地說就是表現現實生活裏的母性。




拉斐爾《大公爵聖母》/84×55公分/佛羅倫斯碧提宮美術館


    拉斐爾短短的一生創作了近 300幅畫,其中以描繪聖母的作品最多,所以人們習慣上把拉斐爾與嬌美柔順的聖母形象聯繫在一起。這幅《大公爵聖母》作於15041505年間,當時畫家剛到佛羅倫斯,他對前輩懷著無限崇敬,尤其是對達文西的敬仰。這幅聖母像顯得沉靜、莊重,儘管未被神化卻也略顯得聖潔化。畫家很注重表現人間的母性美。但這種母愛帶著一種對世界的膽怯心理特徵,多少流露出拉斐爾內心深處的宗教情感。這幅聖母像不像某些前輩畫家習慣畫的那樣,沒有華蓋寶座,也不像他後來把聖母放在大自然中那樣,較少世俗色彩。拉斐爾把注意力集中在聖母的臉部:那雙低垂溫存的眼神,聖母與聖嬰滋潤的膚色,與聖母臉上那種不帶笑容的莊美相結合,畫面充滿聖歌般的詩意。據說當時一位公爵夫人因沒有孩子而發愁,後來在這幅畫前祈求聖母恩賜,不久果然生下一個漂亮男孩。這幅畫原屬斯坎尼大公爵斐迪南三世所有,故有此畫名。




拉斐爾《戴面紗女子》/1516/82x60.5公分/佛羅倫斯碧提宮美術館


    1516年拉斐爾畫了著名的女性肖像《戴面紗女子》,據說她是拉斐爾的情人,因此描寫得十分細膩動人,含情脈脈,特別是臉部表情和手指按捺胸前的柔軟度,仿佛有生命力般栩栩如生,而乳白色絨衣質感以及頭上披戴的絲巾也刻畫入微,有精彩的表現。



拉斐爾《椅中聖母》約1514/直徑71公分/板油彩/佛羅倫斯碧提宮美術館


    拉斐爾的聖母像是他的藝術生涯豐碑。他那些聖母之具有的完美品質,乃得益於他對人間女性的敏銳洞察力。人們把他的《西斯庭聖母》奉為他的女性畫的集大成者。這幅《椅中聖母》可以視為拉斐爾聖母形象的頂峰。畫中聖母、聖嬰與約翰三個形象,比他以住任何聖母子畫像更富生活氣息。但為何畫家把三個生動的形象塞在這個很少間隙的圓形框內呢?1820年義大利有本《隱士傳說》,內有一則傳聞,說從前有一德高望重的隱士在森林裏遇到狼群,他急中生智,爬上橡樹才倖免於難。後被一酒家女兒救下並受到款待。在酒店過了一宿後,翌晨離開林子。走時他預言,救他的橡樹與這位姑娘將得到永恆善報。若干年後,橡樹被砍下做了酒店的酒樽,姑娘也結婚生了兩個兒子。一天拉斐爾路過這裏,見到這2個天使般的孩子與年輕漂亮的母親,畫興油然而生。可眼前沒有繪畫工具。急切中他抓起地上的陶土片,在酒店門邊一個橡樹酒桶底上畫下這母子三人形象。就是這幅《椅中聖母》誕生的由來,它似乎應驗當年隱士的預言。


    傳說畢竟是傳說,從美術史角度看,這種傳說缺乏歷史佐證。因為《隱士傳說》是1820年編撰的,不能作為史實依據。況且19世紀初的傳說集是義大利浪漫主義文藝思想高潮中的產物。把隱士秘傳與3百年前拉斐爾的藝術傑作聯繫起來,只符合當時一部分人的崇拜心理。再說《椅中聖母》一畫也非畫家即興之作。我們從聖母頭巾、繡織著民間圖案的帶穗披肩及紅色上衣、藍色斗篷等裝束來看,證明畫家是深刻觀察義大利民間婦女形象後的室內創作。拉斐爾非常仔細地把3個人物處理在一個狹小圓形框內。為展示聖母的親子之情,佈局極其精心。聖嬰坐在母親的右膝,但左膝就很難處理,如按實際的樣子,約翰就會擠出畫外。畫家用左膝上的衣褶來減弱它的視覺效果,讓約翰佔有一席地位。雙手合掌的約翰把一根具有象徵意義的拐杖挾在左手肘裏,這樣他既是普通的拐杖,又預示耶穌將以牧師身份走向人間。這根拐杖的柄端是個簡陋的十字架,暗示約翰將在荒野中多次呼叫耶穌,也暗喻耶穌受難於十字架的未來。


    在基督教圖像學中,紅色象徵天主的聖愛,藍色象徵天主的真理。一般宗教畫聖母穿著必須有紅、藍兩色。 聖母馬利亞胸前的披肩是繡花綠地。綠色有補色作用。從色彩上看,畫家在縝密地進行設計,證明拉斐爾繪製此畫也絕非偶然。再從3個形象的親密無間的關係來看,瑪利亞親密地抱緊兒子,低眉斜視畫外,展現一種女性的嫵媚。這一姿態與表情,令後世不少觀眾為之神往,欣賞者當見到這幅聖母像時,油然地產生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聯想。形象的自然美與結構的造型美把母子情愛的精神美傳達得淋漓盡致。這種構思,即便再過幾百年,仍是人們最喜歡欣賞的造型藝術。在拉斐爾的時代,義大利上層審美觀滋長一種新柏拉圖主義,就是追求理想美術的藝術王國,但卓越的藝術家所宣洩的理想美決不是否定現實,而是讓藝術走在現實前面。為了激發虔誠的基督徒心靈中所存在對美的理想,畫家盡善盡美地去捕捉現實美。據可靠史料所稱,這一幅畫的椅中聖母不是別人,正是拉斐爾的戀人芙納蕾娜本人。此畫作於1514-1515年間。如果是這樣,拉斐爾以自己的戀人作為永恆的理想美的範本,就不難理解。


引用http://fashion.qqread.com/shufa/y272602.html





拉菲爾《金翅雀聖母》107×77公分/佛羅倫斯烏菲茲博物館


    拉斐爾在佛羅倫斯的版畫之一《金翅雀聖母》,是他為朋友Lorenzo NasiSandra di Matteo di Giovanni Canigiani的婚禮所作。瓦薩裏提到這幅畫在1547Nasi家房子部分倒塌時嚴重受損。後來由齊拉迪奧,一位深受拉斐爾影響的藝術家之子修復。這幅聖母像上共畫3個人物,聖母、耶穌與約翰。但人物沒有一點宗教標籤。聖嬰與約翰都畫成幼兒形象,聖嬰正鍾愛地撫摸著約翰遞給他的金翅雀。耶穌受難的象徵(金翅雀,因為它們在荊棘中長大)就這樣被放在這個表面看來僅僅是兒童玩耍的場景裏。年輕的聖母就像帶著兩個孩子的民間母親。金字塔式構圖是摹仿自達文西,它具有很強的穩定感。這個時期拉斐爾畫的聖母與聖子,都以風景為背景,人物的數目也雷同,且具有共同的母愛主題。


    這幅畫的佈局參考《草地聖母》,不同的是,《金翅雀聖母》中的孩子和畫面的中心角色少女結合緊密得多。這幅畫比《草地聖母》顏色生動許多,畫中的風景尤其是建築形式-傾斜房頂和高高尖頂,這是地中海風景中很少見的。米開朗基羅的影響顯示在構圖精巧的聖嬰身上,這影響在拉斐爾之後的作品中更加明顯。拉斐爾善於駕馭色彩,這幅畫的色彩選擇比較嚴格,聖母的紅色上衣與藍紫色披風,兩個嬰孩的皮膚暖色,構成穩定畫面。這幅畫也是拉斐爾到佛羅倫斯後進入成熟期的藝術表現。不過一些模仿性筆法仍然未能遮掩他崇拜達文西的事實。


    1504年開始的3年多,拉斐爾完成許多聖母像。這些聖母像給他帶來了巨大聲譽,凡是他畫的聖母像人們都爭相觀看,想一飽眼福。他的聖母畫得太美了,每幅都不同凡響,觀者為之流連忘返。他聖母像的特點是:具義大利民間女性魅力,有人間最能感同身受的母愛情調。以致幾百年後歐洲各地流傳著一句贊美女人的話:「像拉斐爾的聖母一樣。」他完成的聖母像數量之多迄今仍難以計數。美術史上一般用畫面上的細節特徵或畫幅的歸屬來區別,如《草地聖母》(藏維也納)、《阿爾巴家聖母》(藏列寧格勒)、《園丁聖母》(藏巴黎羅浮宮)等,幾乎成了這一主題的系列變體畫。這說明拉斐爾在力圖擺脫以往聖母的拘謹構思,放開表現範圍,把聖母畫提高到一個新境界。一般是以這幅《金翅雀聖母》為開端,因而它也更具典型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