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斯里蘭卡之旅,行程沒安排參觀大象孤兒院,是我最大的遺憾.


Pinnewala Elephant Orphanage大象孤兒院


沖涼時間:上午10-正午12時,下午2-4


進食時間:上午915分,下午115分及下午5


    斯里蘭卡大象是全球大象家族中較獨特的分支:它們不如非洲大象塊頭大,耳朵尤其小。成年後象耳朵、臉和鼻子周圍的皮膚甚至還會顯出一塊與眾不同的粉紅色斑。斯里蘭卡人把大象當做交通運輸工具,古代征戰還是將軍的坐騎,甚至將大象作為一種圖騰來崇拜,人與大象一直和平共處。但歐洲殖民者入侵斯里蘭卡後,大量砍伐森林,成批殺戮大象。當年英國政府曾頒佈命令:斯里蘭卡的英國軍人每殺死一頭大象獎勵60英鎊。據說英國軍人曾創下一周殺死60多頭大象的紀錄。經過這些劫難,大象數量從最初的3萬多頭減少至現在的3千多頭。英國人撤走後,雖然蘭卡人不殺大象,但由於內戰頻頻,加上文明發展和幾世紀的戰火摧殘,野生大象數量銳減。


    斯里蘭卡野生動物保護局在1948年獨立時,立法通過禁止捕殺大象,但196070年間,正逢斯裏蘭卡人口暴增、物資缺乏、作物短收,不肖商人和獵人將刀斧伸向內陸,盜砍森林和設陷阱獵取象牙賣錢,受傷和失親的幼象大增,如何拯救牠們就成了野生動物保護局須面對的問題。1972年「大象孤兒院」的創始者,即當時野生動物保護局副局長Shelton Attapattu博士,進行一個計畫,希望建立全國連鎖營地,照顧迷途走失或族群棄養的野生動物,尤其是四處漫遊的大象。當第一頭「瀕臨死亡」的兩歲幼象Raja,被送到Dehewala動物園請求急救時,博士認為這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於是在Wilpattu國家公園的海灘建立臨時收容所,這是「大象孤兒院」的誕生地。隨大象數目的增加,及醫療路途的不便,博士希望找個離可倫坡或康堤較近的地方,於是1975年,在康堤古城附近的Pinnawela建立這座世界獨一無二的「大象孤兒院」,專門照顧遠離傳統棲息叢林的迷途或受傷的大象。Pinnawela不僅是保護大象的場所,也成了旅遊勝地。收容所移來的7頭大象孤兒成了院裡第一批嬌客,其中Raja還被視為該院的吉祥物。1984年已收養32頭大象,同時也是第一頭「孤兒院的新生兒」誕生。2002年已有23頭新生兒,到今天已收留近70頭大象!


    「大象孤兒院」佔地5.6公頃,院內有大片椰子林和草地,院北有條寬闊河流,是幼象玩樂場所。馴象人每天工作9小時,固定收入6500盧比(不包括遊客照相時給的小費),在他們的細心照料下,幼象每天按時睡覺、進食、散步、遊戲,或在河中游泳,這裏成為幼象的樂園。每年有大批遊客來此觀賞。管理員還選拔部分幼象施加訓練,使它們懂20多句簡易語言,馴象人每天用這些語言發號施令,指揮牠們進行各種活動,在遊客面前表演多種節目。在大象孤兒院裏,遊人可自由地餵大象,與這些龐然大物進行零距離接觸。


    斯里蘭卡不僅因為「有」大象,更因為「愛」大象而聞名。這些孤兒受到政府的最高保護,不像泰國象群要做苦力。牠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出浴,生活就是「耍樂」,每天上午10點及下午2點準時到河邊表演當眾出浴,大象喜歡水,象群在河邊互相捉弄,觸碰鼻子,或像喝交杯酒般揚著鼻子表達愛意。年紀小的在河中玩水,甚至全身臥在河床上滾來滾去,不斷有大片水花濺起,景象非常熱鬧!想看「出浴」又怕日曬雨淋的遊客,可在餐廳高處一邊喝紅茶,一邊居高臨下觀賞。在這裡遊客就像闖入澡堂的偷窺者,成排地站在河邊觀看這一幕奇觀除吸引遊客購票駐足觀看來維持生活外,排泄的糞便也研製成獨特的「Elephant Dung Paper象糞紙」,行銷世界各國。別看牠們每天玩樂,其實「遺蹟」早跨過三大洋五大洲,走向全世界!


    象比人類更晚熟,30歲才成年生育,5個月小象還只是嬰兒,調皮地在成象腳間轉來轉去,用象鼻四處探索新世界。孤兒院裡頭雙眼失明的公象,已被收養15年,管理員把食物放在他面前,那是一段約 一公尺 長的植物蜜樹幹Kittul,只見牠用象鼻將樹幹捲到熟悉角度,用象腳和象牙將樹幹從中「劈」成兩半,再將含有蜜汁的樹心吃掉,留下空硬樹皮,技巧熟練,令參觀者嘖嘖稱奇。還有一頭明星象不僅上過CNN,還上過時代雜誌封面,那是一頭斷腳的大象,牠還能走,不過一路踉蹌。據說牠的前腳是在斯裏蘭卡內戰中被地雷炸掉的。1993年的停戰協定就是因為這隻大象受傷,所以政府軍與「泰米爾之虎」雙方才簽下停戰協議,不過這只是民間傳說。大象的記憶力很好,對過去的事情記憶深刻,不知道在「斷腳大象」的記憶裏,牠會如何刻畫那段戰亂的時光?如果能敘述,牠會如何訴說那段回憶?


    雖然大象孤兒院是由國家出錢建造,但維持它的費用很高,一頭大象一天就要吃掉100多公斤食物,一頭大象的價格比小汽車還貴,汽車要100萬盧比,大象則要500萬盧比,維持整個孤兒院象群的生計,豈是靠微薄的門票收入所能支付?背後有許多蘭卡人慈悲的關懷,許多企業、工商團體甚至個人,每年都默默捐款給大象孤兒院,養活這些帶給他們一代又一代喜樂的象群。


大象糞再生紙


    斯里蘭卡是個對宗教非常虔誠的國家,非常重視環保及生態,國民對自然生態抱持共生與萬物平等觀念,因此儘可能的不破壞生態!基於上述觀念,蘭卡人不願意破壞生態環境,在生活中也儘可能利用各種天然物資。大象糞再生紙就是基於這樣的觀念而產生。


    象糞裏含有大量纖維,蘭卡人將大象糞便裡的雜質揀出來,剩下粗纖維,經過36小時高溫處理,再做成紙漿,製成紙。1公斤象糞可造60-66A4大小的紙。由於大象是食草性動物,糞便本身沒有太多臭味,且大象消化能較差,所以絕大部分草料或樹木纖維被保存下來,是個天然攪拌機,加上經過高溫及技術處理,所以沒任何氣味。


    象糞紙張製作過程:先將「新鮮出爐」的象糞分類,在太陽下曬乾,然後將它煮成「象糞糊」,最後壓成紙張,過程十分衛生也很安全。同時根據大象糞便的「質地」優劣,製成各式各樣的筆記本、便條紙、賀卡、餐牌、邀請卡及其他東西。象糞紙分分深色和淺色兩類:深色象糞紙由吃棕櫚枝葉的大象糞便製成;淺色象糞紙是吃椰子的大象糞便製成。斯裏蘭卡政府還將這項產品做為斯里蘭卡國家特產,將其作為贈送國賓的禮物。2002年斯裏蘭卡總理維克勒馬辛哈訪問美國時,美國總統布希總統得到了有金色花紋的象糞信紙和信封等,第一夫人蘿拉拿到有葉形花紋的精美書寫紙,鮑威爾則收到帶有肉桂和香蕉香氣的象糞信紙。


    斯里蘭卡也有人將其做成名片,成為一種很好的社交工具,當掏出名片遞給對方時,特別強調這是由象糞紙做成的,受贈者不免會拿到鼻子前聞一下,確定沒有臭味,也因此成為最好的開場白。由於象糞紙主要生產原料是大象糞便,蘭卡的東部及北部地區有大量野生象群,所以源源不絕的供應「原料」不是問題,但「國際大象保育協會」為籌募亞洲象保育基金,在每份產品中附加「大象保育基金」,所以大象糞紙售價不便宜。雖然如此,這項產品在歐美及日本仍非常受歡迎。另外由於該國的工業技術不發達,所以象糞紙完全是手工製造,不僅每張紋路都不同,連封面的紙黏土雕塑或是樹皮加工也都不同,符合現代人講求獨特性及個性化的品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