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習俗王宮城堡建在山上是為了防禦敵人來犯,古格王國於西元10世紀前半期開始建立,前後世襲16個國王,王宮城堡從10-16世紀不斷擴建達到全盛,這一大片依山迭起的建築群與西藏中部地區的宗堡建築相似,古格住宿有嚴格等級區分:山坡上是達官貴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隸居住,有的洞窟則是僧侶修行地,住越高地位越顯赫。建築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週邊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遺址建築從功能劃分有宗教建築、王室建築和民居、倉庫、軍事投施、道路及暗道等;就建築形式看則有殿堂、樓房、平房、窯洞、碉堡、塔、圍牆等。




古格遺址入口,後面是度母殿


 


最早對這座古城遺址進行考察的是1912年英國人麥克活斯揚,他從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來到這裏進行考察。此後便有探險家、旅行者、攝影家和藝術家們探奇訪幽。真正進行科學考察的是1985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組織的考察隊,實地測量後發現,是由445間房舍,879處洞窟,58座碉堡,4條暗道,28座佛塔,1處洞葬組成;發現武器庫1座,石鍋庫1座,大小糧倉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處,木棺土葬1處。古格城堡高約200,東西寬約600,南北長約1200,總面積達72萬平方米!與眾不同的是,下部窯洞群既民居又有出家人修行的法洞,可見當年宗教風氣之盛。


古格王朝遺址的主體建築是寺廟和王宮。寺廟現存較好的有白殿和紅殿。白殿在最下層,坐北朝南,面積300餘平方米;紅殿建在白殿上面,坐西朝北,面積300 餘平方米。國王宮殿修建在山頂,分夏宮和冬宮,夏宮在地面,冬宮在山腹,各有暗道相連,最南邊是國王的集會議事大廳,面積400餘平方米。整個宮城依山而建,暗道四通八達,一直通往東邊的溪流邊以保證城內的供水(靠人力從象泉河上運水)。戰爭是古格時期極頻繁的事,主要敵人來自拉達克,這樣的建築設計確保王朝易守難攻,立於不敗之地。宮室與寺廟周圍有十多洞窟,殘留許多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和武器。滿山遍野散佈著並非此山的鵝卵石,那是當年禦敵的武器。只要留心在意,准能找到箭頭、鉚釘和生了鏽的鎖甲上的金屬片。


1、佛教建築


在古格王國建築群遺址中最顯眼的建築多為佛教建築。現存的佛教寺廟建築共有6座,4座在山腳-度母殿、白殿、紅殿和大威德殿;2座在山頂王室區-壇城殿和佛塔。這些風韻猶存的佛殿建築,曾使義大利著名藏學家杜齊在來到古格時,誤認為這是個大型寺院遺址。寺廟飛簷上雕飾的圖案多為獅、象、馬、孔雀等動物,這大概和從岡底斯山脈分流的四條神水:獅泉河、象泉河、馬泉河、孔雀河的傳說有關係吧..


1)度母殿



最下層是度母殿。西藏寺廟殿堂的大小往往根據柱子數目來算,這個小殿僅有4根柱子,因文革破壞,殿中已無佛像,只餘斑駁壁畫,依次繪有大譯師仁欽桑波、格魯派大師宗喀巴、印度大師阿底峽。



從度母殿看見的土林



白殿(左)與度母殿(右)


2)白殿



白殿藏語叫「拉康噶波」,因其外牆為白色而得名,是古格最大最完整的建築。



(翻拍)


坐北朝南的大殿成凸字型結構,殿內有36根柱子,是700年前從印度托運來的,主供的強巴佛在1高的須彌座上,因文革而遭受破壞,幸而四角斗拱飛簷式藻井保存良好。白殿壁畫是古格中最古老的,從四壁到天花板畫滿精美、充滿地域情調的壁畫。最出名的是幾幅王統圖,包括吐蕃、古格及印度王統。當中坐前排的就是古格的國王和王子們,一個個身著長袍、纏著頭巾,與衛藏、中土人物不同。可見壁畫在題材或繪畫技法上與喀什米爾及印度的佛教寺院有密切聯繫。



白殿內佛像(翻拍)


3)紅殿



紅殿藏語叫「拉康瑪波」,因其牆上塗有紅色而得名,面積約300平方米,是一座平面略呈方形的單層平頂藏式大殿,坐西朝東,藏西寺院多有紅白殿之分,不像布達拉宮的紅白宮分屬行政和宗教,而是宗教內的一種區分。



刻有六字真言的木門十分漂亮。



(翻拍)


原來的佛像被毀,壁畫卻完好,以濃豔的紅色為主,展現古格鼎盛時期的慶典場面,按地位從低到高依次為:托運工、舞者、客人、國王、僧人。紅殿內最引入注目的是一幅1038年阿里王意希沃迎請古印度佛學大師阿底峽的壁畫,畫中一隊舞女翩翩起舞,旁邊有人擊鼓吹號,形象生動,栩棚如生。


4)大威德殿-輪迴殿



位於紅殿上方附近的大威德殿面積雖小,壁畫卻保留完整,凸字型主殿東南供奉頭戴寶冠,手持寶傘的戰神,南側則畫有雙修歡喜佛與四大金剛,據說大威德是西藏佛教中最重要的護法神之一,可惜大威德塑像已不存世。



大威德殿大門



5)古格的精華 壇城殿-山頂王宮區護法神殿




壇城殿藏語叫「金柯拉康」,是山頂王宮區唯一保存較好的地面建築,面積30平方米左右。由於殿修在一個高出地面1多的臺地上,所以格外令人注目。



該殿以鬥角飛簷藻井式木架構穹頂聞名,從頂部望去,四面還有伸出牆外的飛簷,上面雕刻花草和各種動物。



殿內狹小黑暗,只能用手電筒照明。壁畫主體大多為密宗男女雙修佛,畫風強烈潑辣;壁畫下方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地獄之苦:生前貪婪者、殺生者、淫亂者、行為不端者,各因其罪各受其苦,刀叢,油鍋,火海,各式刑罰慘不忍睹;邊飾則是一長排數十位供養天女,她們撫媚優雅,儀態萬方,無一雷同,其中21供養天女的圖案是古格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供養天女是佛經裏天界中專司對諸佛進行供養的天女,有供花、供香、供水、散花、熏香、掌燈、擊鼓、吹笛、彈琴、獻舞等。古格壁畫中最精彩的全裸四臂供養天女,天女姿態曼妙,神情嫵媚,線條及用色簡練流暢,富有動感與韻律,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壇城殿大門


6)佛塔


佛教初創時期佛塔就成為標誌性建築。遺址中本有許多佛塔,但現存的只有3座殘破的佛塔,其中2座是圓形塔基、殘高約15;另一座是方形塔基,殘高有5。佛塔的建築形式在跟隨佛教的傳播過程中,受地理、民族文化的影響較大,因此在許多地方發生不少變化,唯有印度、尼泊爾還保留佛教初期的佛塔特徵。西藏也是如此,所以古格的佛塔就有這些共同的風格。從山頂的王室區向下望,可看到山下緩坡上有在西藏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佛塔牆。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佛塔形式,它由108座小塔緊密相逢而成一排牆體,保存完好。



 



沿途洞穴是普通民眾們住的地方,留有土灶痕跡,偶爾在洞裏會見到小「擦擦」(一種刻有咒文的模制小泥塑,是喇嘛到此修練時做的,除泥土外還混合很多聖物,據說拿走會有報應)。



僧人區修建在山體崖壁中,這些冬暖夏涼的洞窟,過去是古格最適合居住的房舍,現在多數頹圮毀壞



僧人區


 


僧人區


 


再向上走無路可通,只有立井式土質暗道與山頂王宮區相連。這是古格特有的防禦措施,沒有樓梯只有地道,據說當時拉達克圍困一個月未果。



走出暗道門,就來到山頂王宮區



2、王室建築



王室建築主要集中在山頂,四周全是懸崖峭壁,險不可攀,一方面為了防禦,另一方面也象徵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山腰中有兩條隧道連接,直通山頂,北面懸崖邊上的通道堆放不少鵝卵石,殘留當年抗敵的痕跡。



 




王宮大都是穹窿頂的窯洞,有夏宮、議事大廳和冬宮。王室區有房屋40餘間,均為土木建築結構。每間房屋的面積在12-18平方米間,多是一層建築,但也有兩層或三層的。這一部分的建築物多已殘破,從格局看仍透出當年頗具匠心的設計理念。王室成員居住的宮室在山頂南部的東面,面積雖不大卻小巧別致。由於幾百年風沙雨水的侵蝕,地面及牆頭已佈滿溝隙。山頂北部尚存一洞口,深20來米,洞口狹小,但洞底開闊。一坡度很陡的隧道向下延伸,這是山體中還沒完工的地下宮殿。

1)夏宮


 


夏宮由於年久失修,僅留斷牆殘垣,與豔麗壁畫裝飾的寺院相比顯得簡陋。



夏宮和壇城殿相鄰,佔據制高點,成為王權和宗教權力並駕齊驅的一種精神象徵。


2)議事大廳-王室中最大的建築物



面積約400平方米,是當年國王召集群臣商討要事之處,目前僅存圍牆



廳內地面是石子和沙泥夯打處理過的,這是藏族人常用於處理室內地面及屋頂的建築工藝,目前在許多藏區依然保存著這一方式。


3)冬宮-地道式建築



冬宮修在地下,現保存完好。遺址頂端有個不顯眼的小門,門口有小牌「冬宮」,沿臺階可深入山內。山內的通道很陡,只容一人上下,下行幾十米後山洞擴展開來,宮區中間是20多米長的廊道,兩邊各有數十間居室,1.8高,大小不一,都是穹隆頂的窯洞,有瞭望孔、小窗,室內套室,洞中有洞,頗為複雜,最外層透氣透光,類似陽臺,比較開闊。冬宮外是數十米的懸崖絕壁,站在冬宮窗前,可遠眺群山,俯視象泉河谷。


3、軍備防禦


1)瑪尼雕刻牆



 



古格王宮在建築上充分考慮防衛功能。城址選擇的地形依傍懸崖,背靠高山,難以攀登。建築佈局上在險路隘口設有碉堡,且僅有一條山路可以通行。



 



城牆當年雖作防禦之用,卻是戰爭與藝術溶為一體的結晶。牆上有4502件線刻造像石和藏梵文經咒的瑪尼石刻,幾百年的風霜雪雨,使得大部分已脫落於牆腳。多少年來物轉星移,大自然給它印上五顏六色,豐富畫面的藝術魄力,像是個大型的瑪尼石刻展。


2)武器倉庫


山腰三間寺廟周圍有些窯洞,藏有盔甲、馬甲、盾牌和箭杆。這些窯洞應是當年的武器倉庫。從故城遺存來看,既有近距離格鬥如刀、茅、劍、盾牌、人用甲胄、馬用甲胄,也有遠距離作戰所用的弓箭、火槍等,可謂一應俱全。由此可見古格地區戰爭頻仍,武器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


3)兵器 


古格王國使用的圓形盾牌,是用藤條(來源應該是喜馬拉亞南麓山區)編製,以此加捆,中間加一圓錐鐵頂,製作極精緻堅固;在一個窯洞中有數千支竹制箭杆,數量遠多於盾牌的箭杆,是不可能全依賴外地運入,這說明當年的象泉河兩岸,應該是植被相當豐富;鎧甲是用牛皮繩編綴小鐵片而成,約10來公斤重,其中有一件甲衣有倒福字樣,為絲織布料。


4、存糧倉庫


有至今還沒腐爛的青梨、麥子等糧食;過去王室貴族專用飲具-石鍋,有圓形也有方形的,據說石鍋是阿里特產,用它燉肉、煮粥、味道特別鮮美。


5、窯洞



遺址中留下形形色色的窯洞,是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一種建築形式,即使在現在的阿里地,也沒有這樣的居住窯洞。想必這種窯洞是古格王國在當時建築材料奇缺情況下的唯一選擇。可推測那成排連片密如蜂房的800多孔窯洞,在古格王國鼎盛繁榮時期,長期居住著的人員,至少有好幾千。窯洞不但是古格人生前的住所,也是古格人死後的歸宿。古格人死後一般都實洞葬或壁龕葬,有一在古格王國遺址壁葬中的嬰兒遺體,至今仍完好無損地保存在西藏自治區文管會的櫃子中。


6、乾屍洞-帝國的最後遺跡



(翻拍)


在古格都城遺址北面600多米遠的一處斷崖上,有個陰森恐怖的乾屍洞。據說這是古格王國滅亡後留下的最後遺跡。洞窟開鑿在距地表近2高的山溝崖壁上,洞口很小,寬08,高僅l2,深幾十米。這個洞是一組三室洞窟,主室平面是不大規整的方形,約10平方米;後室和南側室很小,各有一個小洞口與主室相通,主室後壁上還挖有小龕。這兩個洞室內都疊壓著二三層屍體。據傳洞的最盡頭是喇嘛,緊挨著的是兒童,其次是婦女和男人。由於氣候乾燥,屍體沒有完全腐敗,散發著一種怪味。


主洞室和兩個小洞室內橫七豎八地堆放著30釐米厚的散骨骼、破衣、碎布、繩子和小木棍等。骨骼非常雜亂,根本無法辨識每具屍體,粗略統計估計洞內堆有30多具屍體。在一些腿骨、脊骨上面,附著已經乾枯的人皮和人肉,這是一種沒有完全脫水乾化的乾屍。


洞裏屍骨沒有一具完整,都身首異處,奇怪的是洞內未發現顱骨,只找到兩件下頜骨,更奇怪的是,雖然看不到頭顱和頭骨,卻找到許多髮辮和髮束,說明屍體本來應當是帶著頭顱被堆進洞內,後來這些頭顱卻神秘地不翼而飛。近10具屍骨用藏式無領粗布長袍和毛質粗呢包裹,腰部緊系毛織繩,繩兩端繞長袍將屍骨曲折捆綁成團。根據亂骨堆中夾雜大量破衣、布塊和多節毛織繩以及捆綁跡象分析,堆放到此的屍體最初全都穿著衣袍,有些還裹著大塊毛織布,用繩子捆綁成屈肢狀放入洞中的。


乾屍洞內的屍體據說是古格與拉達克爭戰時,古格國王不忍心眼看著自己的百姓受累,於是與拉達克人達成城下之盟:同意投降,但不得傷害百姓!當古格國王和戰士們放下武器後,背信棄義的拉達克人卻將他們全部押解至乾屍洞前處以極刑,拋屍於洞內,並把所有被俘的古格子民掠往拉達克,將古格殘酷滅國。但根據洞內發現的年輕女性屍體,從考古學與民俗學角度分析,似乎又是一種儀式。究竟這些屍體是古格王國時期的,還是古格王國以後的?他們的身分是貴族、戰士,還是一般的平民?這種集體置屍於洞內的叢葬,是當時的一種特殊的葬式,還是一種懲罰性的手段?這都是古格王國的謎。


 



資料參考《尋訪古格王朝》http://www.cctv.com/geography/guge/index.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