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野驢別名亞州野驢,形似驢、馬雜交的騾子,因尾似馬尾,也有人稱其為野馬。藏野驢頭短而寬,四肢粗,前肢內側均有圓形胼胝體,俗稱「夜眼」,蹄窄而高。吻部乳白色,體背棕色或暗棕色(夏毛略帶黑色),自肩部頸鬣的後端沿背脊至尾部,具明顯較窄的棕褐色或黑褐色脊紋,俗稱「背絨」。藏野驢多棲於海拔3600-5400地帶,群居生活,對寒冷、日曬和風雪具極強耐受力,多56頭組成小群,大群體十幾頭,最大群體達上百頭,小群由一頭雄驢率領遊移生活。清晨從荒漠或丘陵區到水源處飲水,白天多在水源附近草地覓食、休息,傍晚回到荒漠深處。藏野驢行走方式是魚貫而行,雄驢領先,幼驢中間,雌驢最後,藏野驢走過的道路多半踏成一條明顯的「驢徑」,其經過地方有大堆糞便,因此很容易辯別出活動路線。藏野驢每天從宿地到水源草場要奔跑20多公里以上,有很大遷移性,有時與藏羚等偶蹄動物同棲一處,以高山植物為食,可數日不飲水。藏野驢的叫聲短促嘶啞,不及家驢洪亮,但能從鼻孔中發出與家驢同樣的噴鼻聲。


藏野驢視覺、聽覺、嗅覺均很敏銳,尤其視、聽覺最發達。藏野驢奔跑時速可達45公里,據說藏野驢有頑固追逐汽車的習慣,超過汽車後會停下來回眸注視,然後再跑,一直跑跑停停。與汽車賽跑的野驢是把汽車當作敵人,它透過挑釁行為引敵離開,以保護同伴或幼驢。不過我們從未遇過頑固的藏野驢,若遇到最好不要與之較量,以免造成藏野驢的過勞傷害。



藏野驢一開始只出現一二頭,後來出現一大批,最大一群有1百多頭!不過牠們警覺性極高,所以很難拍到清楚的近照。(孔爸攝)



甫開5分鐘,草原出現一頭藏野驢的屍體



除頭形較完整外,其餘僅存骨骸



藏野驢牙齒



另一頭藏野驢的遺骸



羊頭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