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提尕爾清真寺禮拜殿局部


交通:從市區乘77路、13路公交車可到,此外還可以搭乘中巴車。門票15


注意:


1、遊客進寺時要脫鞋。


2、如果想拍攝穆斯林禮拜的場面,一定要事先征得寺內阿訇(主持)的同意,而且不能站在朝拜人群的前方和側面拍攝;最好在清晨7點前趕到艾提尕爾廣場,到廣場右側的商場樓頂上去選點拍攝。


「艾提尕爾」意思是「節日、歡樂的廣場」,全寺南北長140,東西寬120,是中國最大的一座伊斯蘭教禮拜寺,坐落在喀什艾提尕廣場西側,喀什老城所有街道都通向這裏,可容納2萬多信徒同時祈禱。艾提尕爾清真寺不僅是新疆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古代還是傳播伊斯蘭文化和培養人才的重要學府,天山南北以致中亞地區,許多教階較高的伊斯蘭教神職人員和學者都從這裡畢業,其他還有詩人、文學家、史學家和翻譯家,早年也在此接受嚴格學業培訓。


艾提尕爾清真寺建於1442年,由當時喀什噶爾的統治者-沙克斯米爾扎所建,用來祈禱他親友們的亡靈。1538年擴修為中型清真寺。1787年女地主祖魯裴葉海尼姆再度擴建該寺,並在喀什城南郊購置上千畝土地捐給寺院作「瓦合甫」地產。1798年一個名叫古麗拉米娜的外地婦女前往巴基斯坦,途經喀什病故,臨終前將其所帶財物捐出;拓展舊寺與門樓前空場,並正式定名為「艾提尕爾清真寺」。1809年庭園開掘水池,栽植樹木,並將舊房翻新擴建。1872年阿古柏在寺前正式建起寺門塔樓,又增加許多新設施,形成今日所見規模。這個有民族風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蘭教古建築群,坐西朝東,由寺門塔樓、庭園、經堂和禮拜殿四大部分組成。參觀前先注意時間,清真寺下午2-4點與晚上6-8點都不開放參觀!


1、寺門塔樓



寺門塔樓正對艾提尕廣場,造型藝術堪稱維吾爾族古建築藝術的典範,為喀什噶爾古城代表性建築。正門門廳平面呈八邊彤,磚木結構,穹隆頂。門扇用鍍金圓釘鑲嵌,天藍色漆成,門上牌匾高懸,寺門兩側聳立2座不對稱、高18、半嵌在門牆中、米黃色磚砌圓形尖頂的宣禮塔,每日黎明,寺中阿訇要5次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樓門內穿堂穹隆上端也有一圓形尖頂小塔樓;此塔樓與兩個宣禮塔上各豎一彎綠色月牙;寺門頂部一條長8的平臺,為歡度節日,樂隊奏樂時用。


2、庭園



進入寺門是個八角形穿廳,左右各有甬道可入寺內庭院,綠樹成蔭的庭院有2個東西並列的水池,池旁陶制的壺是供教徒們凈身用的。



庭院裡的「召喚閣樓」


3、教經堂


清真寺裡另一處重要的建築是講經堂,南北兩側各有一排18間的經堂,供阿訇向穆斯林信徒講經,向學生們傳授知識的地方。


4、禮拜殿



 


禮拜殿在寺院西部1多的高臺上,分內、外殿和殿堂入口三部分,南北長140,東西深19米。如此面闊的大型禮拜殿在國際上極為少見。外殿有158根高7的綠色雕花木柱成網格狀排列,支撐著白色的密肋天棚。進人廊檐必須脫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論身份貴賤、乞丐財主,按先來後到順序,先來者跪裡面前邊,後來者跪後面外邊,外在的一切在宗教前被剝離,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的聆聽阿訇講解古蘭經。



外殿頂棚上的精美木雕和彩繪藻井圖案。



主殿內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團置轎式寶座,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育讀經文;若逢節日,大毛拉則在此宣教。寺內平時有23千人做禮拜,「居瑪」(星期五)67千人,這是一週內最大的禮拜,因此又叫「星期五清真寺」。



同時顯示6個地方的時鐘,可惜我看不懂「維文」



典雅的牆飾。伊斯蘭民居和宗教建築中常用的「五色」是指︰寧靜而富生氣的綠色;純潔明亮的白色;象徵土地和沙漠的黃色;象徵大海和天空的藍色;莊重而醒目的紅色。


 


艾提尕爾清真寺地位的顯要不在其規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一天會做5次禮拜,即晨禮、晌禮、午禮、昏禮、宵禮,每次做15分鐘,周五是一個半小時。逢禮拜過節過年,整個艾提尕爾清真寺連同中心廣場都跪滿人,最多的時候可達到10萬人,他們一起聆聽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大阿訇講經。每天到這禮拜的人已達2-3千人,星期五居瑪日下午,遠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周之內最莊重的禮拜,這時人數約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加上本地的,大禮拜人數可達2-3萬人。大禮拜後,大寺內外遊樂的人摩肩接踵,歡快地鼓樂奏鳴。穆斯林合著節拍,跳起薩滿舞(女性不能參加),狂歡至通宵達旦。大寺門樓上奏響的嗩呐和鼓樂曲目都選自《十二木卡姆》,每隔1小時換一種曲調,根據不同的曲調,廣場上的人們變換不同的動作,狂歡場面常常持續到第二天早晨。



 


艾提尕廣場


 


艾提尕廣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