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遺蹟中規模最大的Colosseum原名「Amphitheatrum Flavium」,亦稱「羅馬鬥獸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等,建於72-82年間。「Colosseum」義大利文意思是「高大、巨大」,當年這裏是羅馬帝國暴君尼祿的御花園,競技場建在小湖中,因湖邊有高120英尺的尼祿鍍金銅像,羅馬人叫它巨大金像,因此得名「Colosseum」。

競技場開創古代建築史上的幾大先例,如:半圓拱的支撐設計、圓拱之間有裝飾性作用的半圓浮柱、每一層圓柱的柱頂裝飾層層由簡至繁。稱「鬥獸場」是因為這裏曾是古羅馬角鬥士與猛獸搏鬥、廝殺以博取皇帝、王公、貴族一笑的地方;稱「競技場」是因為場中可競技、比賽、歌舞和閱兵。

羅馬共和末期就有競技場,奧古斯都建過木造圓形競技場,帝國時期人與人鬥或人與獸鬥活動達到頂峰,各地大量建造競技場,建材由木頭而半木半石,最後出現全以石頭建造的圓形競技場

圓形競技場雖只剩大半個骨架,但雄偉的氣魄、磅礴的氣勢猶存!是建築工程的完美呈現,是各年代建築師流連學習之地2千年後的今天,每個現代化大型體育場或多或少都有競技場的設計風格。

u歷史

西元72Vespasian皇帝為慶祝征服耶路撒冷的勝利,在尼祿金宮遺址上修建競技場,由其兒子Titus提圖斯完成。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來看,競技場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它施工速度之快也是個奇蹟,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

217年競技場遭雷擊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毀壞,但很快在238年又修復。442年和508年發生的2次強烈地震對鬥獸場結構本身造成嚴重損壞。中世紀時期該建築並未受到任何保護,因此加劇損壞速度,後來被當作碉堡使用。15世紀教廷為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鬥獸場部分石料。1749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才宣佈其為聖地,並對其進行保護。約翰·保羅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會在此舉行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但是卻沒有歷史證據顯示確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u規模結構

競技場源於古希臘劇場,當時的劇場依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高,不再需要靠山而建,再將2個半圓形劇場接起來,就形成所謂的「amphitheatrum」了。大競技場以尼祿花園的人工湖湖床為基址,使柔軟泥土曾緩衝地震,有效分散重量。

競技場外牆有4層,外牆用大理石包裹,內牆由石、磚砌成,拱頂和最上層的承重牆則用混泥土。下面3層分別有80個圓拱,其柱形極具特色,由下而上依序是多立克式、愛奧尼亞式和科林斯式,第4層則以小窗和壁柱裝飾。

欣賞競技場壯觀的外觀後,我們仗著手上的Roma Pass,在大排長龍的隊伍中很快進入競技場,先找個陰涼處吃午餐吧

文藝復興時期很多外牆石頭被取走建造橋樑或教堂。

圓形競技場從外觀看呈正圓形;俯瞰時是橢圓形,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188,短軸156,圓周長527,圍牆高57(等於現代19層樓高),由石灰華(10萬立方米,開採自提維裏附近的採石場,透過一條特殊馬路運至羅馬)構成,約300噸的鐵被用來製造將石頭連接起來的抓鉤。中央的「Arena」表演區長86m,寬63,地面鋪上地板,仍為橢圓形,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正對著四個半徑處有四扇大拱門,是競技場的主要出入口,分別通往東、南、西、北4個方向,設計非常合理,角鬥士從何處出入,在哪裡休息,猛獸關在哪裡,死傷者從何處抬出,都有清晰的分佈。

北口(左)通往皇帝的座位

西口是角鬥士出場的入口

東口(我的對面)是運送屍體的通路。

u格局

19.63.1(圖片來源:google).jpg

(圖片來源:google)現代體育場館的設計基本上沿用二千年前鬥獸場的設計!

競技場主要分觀眾席、地下室及特殊設計三部份。

1、觀眾席

 

 

 

(圖片來源:google觀眾席約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4區:最下面的「Senators榮譽席比「Arena」高5多,是皇帝和貴族(如元老、長官、祭司)的座席;第二層「Equestrians/Knights是騎士等羅馬高階層市民席,「一般平民席」高6多,社會上層的安全措施很嚴密;第三層「Intermediate categories/Plebians」為一般平民席,分「富人」與「普通公民」;第四層的站席則是給社會地位最低如女人、奴隸和窮人使用

即使在其他層,座位也是按照社會地位和職業狀況安排:皇室成員和守望聖火的貞女們有特殊包廂。身著白色紅邊長袍的元老們坐在同一層的「唱詩席」中;然後依次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職業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如士兵、作家、學者和教師,及國外高僧等。

觀眾席前3層為大理石座位,第4層則為木頭結構,以減輕對外牆的推力。

(圖片來源:google看臺蓋在3層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層80個拱,形成3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即拱券支撐起來的走廊),最上層是50高的實牆。

看臺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

2、地下室

Arena木製地板幾經風化後,露出一間一間位於地下層的密室,這些秘室是存放道具武器的儲存室和關野獸的獸欄,連接這些房間的走廊裏,到處是滑車、杠杆、動物籠子。在沒有格鬥表演時,這些野獸都被關在獸欄裡。當動物準備出場時,用絞盤將獸欄門拉起,再將階梯放下,動物就會爬上階梯到競技場內。

除機關、獸籠、武器等,牆邊有30個通向地面的門洞,門洞除了是地下室的光源外,也利用先進的「人工電梯」來運送猛獸上場(操縱滑車和繩索來連接通道、開啟大門,將籠子由地下室升到競技場地面上);Arena與看臺落差的周邊牆上,有防止猛獸逃脫所設的射擊守衛眼洞,前方還有一圈金屬網,用以圍住猛獸。

3、特殊設計

 

(圖片來源:google)由於競技場多在夏季舉行,為避免觀眾被曬傷,看台頂端外牆上豎著穿有纜繩的旗桿,當太陽太大時,駐紮在附近的皇家海軍負責拉起Velarium帆布篷頂來遮陽,並將繩子固定在短柱上,這樣一來競技場便成為一座1世紀的透明圓頂競技場。

觀眾入場時按自己座位編號就座(雖然表演完全免費,但觀眾仍需憑票入場),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每個拱門入口處標有數字)入場。競技場底層內外2圈各有80個巨大拱門,是支撐整個建築的重要設計,內圈拱門(左)也是通往觀眾席的入口。

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每一區設有大型出入口,上有座號標記,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入座,這種入場設計即使是今天的大型體育場依然沿用。競技場最多可容納8萬人,周到的設計使混亂和失控的人群能快速疏散,據說只需15-30分鐘就可清空人群。競技場的建築師為何人現在仍是未知數,有人認為可能是後來建帕拉丁宮的建築師Rabirius,但已無從查考。

u野蠻遊戲

競技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野獸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羅馬皇帝和貴族及有錢公民經常在這裏看搏鬥,戰勝的角鬥士還可獲得聲望。根據羅馬史學家Dio Cassius的記載,競技場80年完工時舉行長達100天的慶祝典禮。統治者組織、驅使5千頭猛獸與3千名奴隸、戰俘、罪犯上場「表演」毆鬥,這種人與獸、人與人的血腥大廝殺居然持續100天,直到這5千頭猛獸和3千條人命自相殘殺、同歸於盡!除了殘暴的人獸爭戰,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海戰,248年就曾利用引水道將水引入表演區,形成一個湖,表演海戰的場面,來慶祝羅馬建城1千年。

 

「角鬥」是競技場的主要節目,是一天中娛樂的高峰,當時還出現專門培訓角鬥士的「角鬥學由競技場為4所角鬥學校提供資金,這4所學校可容納2千名角鬥士,實際上這些角鬥學校不過是訓練營和監獄的組合體,因為多數角鬥士來自羅馬帝國各個地方的奴隸和俘少部分為掙錢而自願他們沒有任何自由和權力,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格鬥士大多是男人,少數是女性,他們都受過專門訓練。

(圖片來源:google角鬥士格鬥時,為免於血腥之髒,表演場的地上鋪滿一層沙子,因此表演場也被稱為「沙場」,後來被引伸為「戰場」;若為鬥獸表演,則佈置灌木叢、樹木和小山,比賽開始,鬥劍勇士跟隨執行官從勝利門一端進場,一面接受觀眾歡呼,一面繞場進行,並停在元首面前,向皇帝宣誓效忠「皇帝至上,我們向您誓死,並祝賀您!」,並遵守比賽規則與運動精神。比賽時先由野獸表演,然後才是格鬥士出場,雙方以打死對方為目的。場上同時舉辦多場格鬥,觀眾各自支持不同等級的格鬥士,裁判則身穿長袍,手持木竿,監督格鬥過程。當其中一人被殺時,服務員打扮成神話中引渡死者的Charon卡隆,把屍體放在擔架上。重傷的格鬥士向群眾投降,帝王大姆指向上表示他能活下去,大姆指向下就必須要死。最激烈的一次是慶賀大捷歸來,在競技場進行1萬多個角鬥士與1萬多隻動物拼鬥致死的連續比賽!

古羅馬著名的奴隸起義首領斯巴達克就是一名角鬥士,他最初率領78個角鬥士起義,很快發展到 10多萬人,在羅馬各地堅持戰鬥達2年之久,這次奴隸起義給羅馬奴隸制沉重的打擊,馬克思曾讚譽斯巴達克是「整個古代史中最輝煌的人物」。

  皇帝在競技場舉辦角鬥或鬥獸節目,一直是羅馬市民的主要娛樂消遣,404年一位修道士以自己的生命為諫,控訴反對這種競技方式,才開始禁止劍士間的格鬥,只剩下猛獸間的決鬥,523年的最後一場鬥獸表演結束後,競技場便逐漸荒廢,直到19世紀後,教皇每年復活節在競技場祈禱,才得以保存到現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