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能捕食昆蟲是一件很有趣的現象,到神山千萬別錯過產於熱帶亞洲的食蟲植物-豬籠草。

 

 

 

 

豬籠草一般高不到1,也有高達3的。豬籠草葉的構造分三部分:前面是一片扁平的「葉片」,葉片長橢圓形,長10-25公分,寬4-8公分;葉片中脈延伸像條紅色塑膠繩的卷鬚,是豬籠草的「攀緣器官」,可纏繞其他物體或偃伏在岩石上,這條延伸中脈末端則變成一隻瓶狀的「捕蟲籠」。

 

 

捕蟲籠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籠口上有蓋子,因形狀像豬籠故稱「豬籠草」。海南當地人多叫「雷公壺」,,意指它像酒壺。

 

 

捕蟲籠長12-16公分,寬2-4公分綠色或稍帶紅色,頂端有籠蓋。籠蓋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5-3.5公分左邊的捕蟲籠是我們在馬西勞看到最大的,超過20公分哦!

 

 

捕蟲籠小的時候籠蓋是密封的(右),成長後籠蓋才打開,只有一處與籠口相接(左)。

 

 

到野外觀察會發現捕蟲籠經常裝著半籠水。如果雨天盛水過多時,捲鬚無法承重還會會自動傾斜倒去一部分水。因為如果囊內盛滿水,昆蟲掉在水裏後就容易逃出。

 

 

不知道左邊這個上下顛倒的豬籠草還捕得到蟲嗎

 

 

到底豬籠草是怎麼捕蟲的呢顏色鮮豔的捕蟲籠上有蓋子,籠口有蜜腺分泌香甜的蜜汁,以「色」、「引誘昆蟲

 

 

當昆蟲進入籠口後,其內壁因蠟腺分泌蠟質非常光滑,能防止昆蟲爬出,最後滑跌到籠底!

 

 

籠底經常有半籠水,這是因為籠的下半部有很多消化腺,這些腺體泌出稍帶黏性的消化液儲存在底,昆蟲一旦落入籠底,就會被消化液淹溺而死,並慢慢被消化液分解。

 

 

有人以為昆蟲墜入籠內後,籠蓋會自動關閉,其實它並沒有那麼靈敏。事實上當葉長成後,籠蓋是經常打開的,籠蓋的主要用途是其內壁有很多蜜腺,有引誘昆蟲的作用。

 

 

掉進籠裡的昆蟲多數是螞蟻,也有一些會飛的昆蟲如野蠅和蚊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沙巴 豬籠草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