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月的九份之旅距離我第一次去九份已相隔10多年囉



九份名稱的由來,根據《台北縣誌》記載,由於清領時代初期,村落住了9戶人家,故對外採買時皆要求備妥「九份」,久而久之,人們便以此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九份的發展過程可說是段「先民採金史」,九份採金歷程從燦爛到歸於平淡,寫下了一頁可觀的「淘金史」。自從1893年(光緒19年)在九份地區發現砂金(福山宮土地祠距小金瓜不遠處),開始了此地的淘金人潮以及採金的歷史。原本只有九戶人家的窮村落,頓時聚集三、四千戶的淘金人口,這是九份的第一次繁華。


日據時代,日本人及基隆顏氏家族相繼擁有九份一帶的礦權,尤其在顏氏家族經營下,九份進入金礦出產的鼎盛時期,大量黃金被輸往日本,同時也在附近開挖煤礦。三○年代可說是九份的「黃金年代」,九份隨著金價上漲締造「亞洲金都」繁華的輝煌盛況,當時由海上遙望九份聚落,燈火燦爛,人稱「小上海」、「小香港」,也因而產生「上品輸九份,下品輸台北」的諺語:好的東西,總要先賣給當年「多金」的九份人,因為他們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台灣光復後,九份的黃金產量曾一度恢復,但1957年後開始衰退,最後於1971年正式結束開採,採金事業走入歷史滄桑。有「戀金情結」的人仍不死心,向礦務局申請執照繼續開挖。「三更貧,四更富,五更起大厝」,當年淘金者的意興風發,如今已成了令人唏噓不已的「流金歲月」….



九份的過去,曾因採礦業發達而風光一時,也因停止採礦而蕭條,當時依山而建的街道與房舍,意外成為後來再次繁榮的因素。1990年代,因電影《悲情城市》一片於九份取景,九份的獨特舊式建築、坡地及風情,因此片而受到注目;據說日本知名動畫電影《神隱少女》,便是以九份為原型,日本介紹台灣旅遊的書籍都會介紹這段軼聞。



九份的懷舊景觀吸引許多觀光客,主要聚集在「輕便路」、「豎崎路」及「基山街」。上述道路皆為依山勢而闢的步道,汽車不能進入。九份往瑞芳的聯絡道路稱為汽車路,顧名思義就是可供汽車通行。



「輕便路」上有許多九份民宿與九份金礦城懷舊壁畫。



「豎崎路」為九份最主要的直向道路,絕無僅有的階梯路上有許多茶藝館(如悲情城市、九份茶坊等)貫穿九份,依序連接汽車路、輕便路,基山街及崙頂路等橫向道,入口處為瑞濱加油站側,經石階道直上八號坪,經台陽礦業事務所、派出所、彭園、昇平戲院至九份國小。



九份最著名的建築,也是北台灣第一個電影院-昇平戲院,隨著掏金熱潮退去,於民國75年停業,見證了九份曾有的輝煌。戲院前的「戲台口」廣場是九份以前人潮最多最熱鬧的地方,曾是酒樓、酒家、茶室及撞球間林立的花花世界~



這個幾乎早被人們遺忘的山城,當年因採礦而風光一時,階梯旁的礦工雕塑讓人感受當年採礦的辛勞



昔日繁華老街、廢棄礦坑、自成一格的礦區風光與淘金史,吸引四方尋找靈感的藝術家與嚮往復古的遊客前來。



據說《神隱少女》在日上映時,海報曾提到場景構思來自台灣九份的一間茶樓不少日本觀光客到九份尋找卡通裡的場景和神似「湯婆婆」與「無臉男」的面具...



豎崎路15號的商圈旅遊服務中心



商圈旅遊服務中心對面的觀景茶館



歐式風格的茶館在豎崎路上顯得特別突兀!



茶館狹長的入口通道設計成藝文展覽空間,供人免費欣賞。




九份道路以「丰」字型串連起來,其間由多條「穿屋巷」連接。「穿屋巷」是指房舍前後棟間夾雜的狹窄巷道與騎樓,利用穿屋巷可省下走在「丰」字路上來回折返的時間。



豎崎路的「穿屋巷」不僅狹窄,還要彎腰而過,否則連我都會撞到天花板!出口是施家的西洋樓及有應公廟。






由於地形限制,「基山街」狹長彎曲,加上雨遮,幾乎密可遮天,難怪過去稱它為「暗街仔」。這裡保留許多日治時代的舊建築,小吃芋仔番薯、九份第一家茶坊及九份文史工作室都在此。遠近馳名的魚羹、芋圓、牛肉麵店及多家民俗藝品店的毗鄰而立。


九份文史工作室為羅濟昆先生於民國8110月成立,將多年來記錄拍攝九份的攝影作品、搜集的文史資料文物等開放給大家免費參觀,希望透過工作室的開放與展示,讓遊客能更深入認識九份。



這家九份古早丸的裝潢很特別,牆壁貼滿老闆娘旅行各地的放大獨照。



店狗有56隻小型犬,以吉娃娃為主,還有約克夏和雪納瑞,好不熱鬧!




像迷你豬的吉娃娃(右上,她真的好重啊




入夜後的九份,海面上漁火點點,更襯托出山城夜晚的寧靜….


 


九份住宿篇參見


韓國背包客的最愛-九份金石客棧民宿 之一


韓國背包客的最愛-九份金石客棧民宿 之二


韓國背包客的最愛-九份金石客棧民宿 之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