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外形如一隻伸出的大中指不,大食指石頭,原名「七爺」,駐軍因其狀似「老太婆」,經轉音雅稱「老潭泊」,也就是現今的「中流砥柱」石。

 

 

中柱堤上有國軍弟兄彩繪的卡娃伊壁畫,張張都是具代表性的東引地標。

 

 

騎過中柱堤到西引島,一個上坡的轉彎處就會看見這個刻著「事在人為,人定勝天」八個朱紅大字的「大黑板」,這是為了紀念中柱港和東西引連堤的落成。

 

 

順著中清路一路往上,從途中的觀景台往西望去,果然看見名不虛傳栩栩如生的鱷魚島!西引清水澳西岸這塊伸入海中的陸地,傳說本是生性兇猛的鱷魚,隨著魚群來到清水澳,平日為惡作怪,漁民不堪其擾,所幸玉皇大帝降服了鱷魚,讓它魂歸大海(另一說是「和尚看經」鎮壓住鱷魚)

 

 

有嘴有腳,甚至依稀分辨得出利爪,降伏的鱷魚安安靜靜地夾護著清水澳

 

 

國境最北,其實在東引。「國之北疆」位於西引后澳上方約600公尺的「北固礁」,是我國分布最北的「國土」(N26°22'58.8" E120°28'34.0")

 

 

這座小島礁(左上)可不是隨時看得見,它會隨著潮水漲退時而隱没時而出現,為紀念國之北疆,后澳在此立起「國之北疆」石牌,就算沒看到北固礁,還是可以證明自己來過「國境之北」。

 

 

「國之北疆」石碑就立在羅漢坪岬角,腳下就是狀如羅漢排列的海蝕柱地形,波瀾壯闊。該處兼具平坦礁石、海蝕溝及海蝕柱地形。從海上向該處礁石群遠眺,海蝕柱林立,狀如「十八羅漢」排列,栩栩如生,民眾又稱「羅漢柱」,因而得名。直接從陸地上俯瞰海上羅漢,雖然磅礡的程度不若從海上觀看有更好的視角,卻擁有不受海象影響的普及優點。羅漢坪也是一處軍事據點,雖然現在是閒置,但其周邊還是有部隊駐防,跟后澳同屬於半開放的觀光旅遊景點。

 

 

大象吸水

 

 

可惡的大逆光,根本無法捕捉三色石的美啊

 

 

舊名「土塘裡」的后澳,是東西引兩島中,地質景觀最豐富的景點,如海蝕洞、海蝕門與海蝕柱等,在此皆可發現,是觀賞海蝕地形的最佳去處。

 

 

海蝕洞的形成,是由於突出海中的岬角被海水沿著破碎的節理或岩層中較軟的部分,日積月累地侵蝕,崖壁被掏挖而成。若侵蝕作用繼續進行,海蝕洞被侵蝕穿透,則形成海蝕門。

 

 

若海蝕門的門頂無法支撐而坍塌,或岬角的中段被侵蝕崩落,使前端岩塊與陸地分開,便形成孤立在海中的岩柱-海蝕柱。





島國邊境,波濤萬頃,崖巔崗哨,風中孤立

 

 

右邊這艘寫著「福州」的船該不會是從對岸來的吧?

 

 

或許在小三通之前,兩岸早在「國之北疆」開始合作囉!

 

 

對黑尾鷗而言,這裡沒有國境之別,只有食物之分啦!

 

 

軍營狗屋的彩繪讓人見了會心一笑,問阿兵哥可不可以拍,他說只要別拍到營區就可以,還問我們來這裡幹嘛?啊?當然是來玩的啊?阿兵哥不解:這裡有什麼好玩的?嗯或許同樣的地方,但心境不同時,對每個人的意義也不一樣吧?

 

 

2010年一開春,雄踞鱷魚頭頂的「三山據點」也加入觀光行列。從清水澳管制哨起,得再經過3個管制哨才到三山據點,由於靶場位於不遠處,有時槍聲大作,非常震撼。「三山」是屏衛東引西方海域最重要的據點,扼控清水澳與南澳口,佇立鱷魚頭上。天氣好的時候可眺見亮島、南、北竿和大陸沿海島嶼。日落時分,餘暉下漁舟點點,令人留戀

 

 

由於軍事需要,反共救國軍指揮部從東湧燈塔所在的世尾山開始,以順時針方向為據點命名,直到西引第三十三號據點為止。據說由於某次登錄筆誤,三三據點訛傳成了「三山據點」。

 

 

三山據點(也稱「西鼻」)目前仍是重要陣地,除指定區域外,全區禁止測量、攝影、描繪、記述,別讓美景迷昏了頭,把不該入鏡的全入了鏡...我在馬祖的第二天夕陽...不成功

arrow
arrow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