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見證了第一巨木群棧道沿途20株巨木後,我們終於走到終點-神木車站。

 

 

1906年,日本人於現今神木車站附近發現紅檜巨木,推測樹齡約3000年、原高53公尺、胸圍25公尺,被日本人尊為「神木」。1911年阿里山森林鐵路完工,在樹旁設置「御神木驛」站(後來的「神木車站」)方便遊客上下車。


 

神木車站位於阿里山鐵路第3分道,海拔2138公尺,站房為一木造車站,折返式車站,島式月台、候車亭各一座。因三千年紅檜木聞名,以前遊客搭到這站下車就是為了一睹神木的壯觀景象。但是這棵神木先後在19531956年被雷劈中,餘留樹高35公尺,以狀似巨人雙手擎天之英姿,矗立森林鐵路旁。

 

 

有如「比薩斜塔」的阿里山神木,歷經年歲的侵蝕,樹幹頂端裂痕加大,終致逃不過倒塌的命運,19976月因山區豪雨不斷,神木於71上午105分不堪支撐而崩裂,1/3樹身傾倒於鐵路上,壓壞了鐵軌,另2/3留於原地。有位常來神木附近活動的本地居民恰好目睹倒塌情景,結果他也倒了(嚇得暈倒了)!經各界及專家學者建議,林管處決議遵循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原則並維護遊客安全,將神木整株放倒,並在原地種植紅檜樹苗,以傳承象徵阿里山神木生生不息的精神。

 



神木旁的紀念亭內有一石碑,名《神木頌》,為詩人 何志浩 先生為慶賀蔣總統67歲生日而書:阿里山中有神木,三千餘年聲然矗。堅蒼鬱勃開鴻濛,傲雪淩霜挺大穀。根孥怪石蟠龍蛇,節奴蒼苔棲鴻鵠。紛披翠蓋勢橫空,石身正直姿拔俗。排雲禦氣涵太虛,嘯風吟雨壯山嶽。百人合圍千尺高,俯視眾木皆抱足。獨立不移見骨氣,萬古長青贊化育。山有主木尊為神,定是仙靈護其福。朝霧沖開迎日光,暮霞飛去落星宿。風生枝動翔鳳鸞,雨淋葉響駭麋鹿。春花燦爛延清芬,秋月皎潔瀉深綠。天地正氣留此身,此身萬劫不屈服。老幹直根撐天柱,靈枝竟可運地軸。地僻天教生大材,得天獨厚志行淑。松柏有心耐歲寒,蓬蒿無骨委林麓。此木卓絕世所稀,支持乾坤無傾覆。更奮長戈樹大纛,縱撼蚍蜉豈能剝。故都喬木化劫灰,唯有神木莫予毒。天矯矗立上參天,濃蔭廣被蔭大陸。高風烈烈鑠古今,立地頂天光國族。

 

象山何志浩敬撰  寧遠關漢騫敬書

 

 神木頌為嘉義各界慶祝總統蔣頌六秩晉七華誕立石紀念

 

  中華民國四十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中外聞名的登山鐵路,昔日為轉運木材而建,如今蛻變成森林旅遊火車。園區內有三條支線:祝山線、眠月線與神木線,神木線穿越園區,至巨木參天的神木區。

 

 

 

 

早年遺留下來的252631號蒸汽火車,經老師傅的妙手回春修復,已恢復運轉,以動態方式讓遊客搭乘與觀賞。

 

 

神木車站的鐵道是阿里山森林鐵道登山方式的最佳觀察車站。火車到了這裡會先退到盡頭,轉換到一旁緊鄰的鐵道上再往前走,有種先退後進的感覺,這也就是有名的火車碰壁嘍!

 

 

 

 

木造的候車亭矗立在翁鬱蒼翠的森林裡,顯得如此靜謐。

 

 

神木車站曾經是園區裡名氣最響亮的車站,神木的離開讓它名氣不再,但它的美卻一直存在著。這裡沒有阿里山車站的喧囂,也不像祝山車站的來去匆忙 ...

 

 

沿著鐵軌走到神木車站站底,神怡橋就靜靜地橫跨在阿里山溪上,橋下潺潺流水,溪旁古木參天,為第二巨木棧道的起點,棧道全長約450公尺,沿途有16株千年巨木,可恨的是因為施工目前不開放啦!

 

 

21號巨木樹齡約1000年,樹高 24.1公尺,樹胸圍6.2公尺。

 

 

 

第二巨木棧道的終點-阿里山吊橋

 

 

依林務局資料,若以樹的胸圍樹齡來區分,610公尺者為「巨木」,10公尺以上的則稱為「神木」;另一評定神木的標準為推估樹齡在1千年以上的才有資格稱為「神木」。

 

 

在雲霧裊繞的林間漫步,彷彿遊走人間仙境

 

 

在山嵐的籠罩下,有種感覺不到時空距離的朦朧美

 

 

直到走回受鎮宮旁的鯉魚潭,才有回到人間的真實感

 

 

 

 

這株被人們祭拜的樹抱石,造型非常奇特!

 

 

安靜守護樹抱石的石獅

 

 

這應該是鉛色水鶇吧

 

 

郵筒旁怒放的射干昌蒲

 

 

離開神木區後,雖然有小巴可搭,但我們決定走路回遊客中心覓食,最後在停車場角落的小吃店解決午餐,才走進小吃店就開始下雨,嘿,時間算得嘟嘟好!

 

 

小吃店的土狗還真是好狗命,居然有這麼棒的狗床哩!

 

 



◆阿里山神木紀念亭

 

神木的滄桑史http://alishan.cyc.edu.tw/1996/alishan/html-1/tree.htm

 

素有「阿里山永遠的站長」之稱(目前已退休)的 張新裕 先生回憶說, 民國4567日 下午4點多,阿里山雷雨交加,當時的第一分道站員柳水旺,正好沿著阿里山鐵路往上走,當阿里山神木遭雷擊時,柳水旺剛好路過,並看到神木起火燃燒,於是趕快飛奔到附近的香林國中,打電話向站長求援。

 

但是當時的站長曾添來不予採信,反而認為他在開玩笑︰「哪有大雷雨天,神木會起火燃燒的?」但是聽到柳水旺急促的聲音,曾添來也半信半疑的撐傘外出察看,果然就在火車站大門口,發現神木方向冒出濃煙,於是趕快發動人員前往搶救。

 

當時包括阿里山火車站、監工區、工作站、機車庫、修理工廠等單位約一、兩百人,幾乎全部出動。由於神木樹幹已嚴重腐蝕,樹幹呈中空狀態,而被雷擊中的部位又從樹幹裡面燒起,因此搶救非常困難。



在神木遭雷擊的前三年,也就是 民國421031日 ,嘉義縣各界為慶祝先總統蔣中正壽誕,在阿里山神木旁建造一座「介壽亭」,當神木遭雷擊後,工作站主任柳竹青立即向省政府報告,而被當局視為「天下第一大事」,如果「壽比神木」的神木燒掉了,不是要被「殺頭」?因而當局下令全力搶救。



那時阿里山上哪有什麼救火設備,蒸汽火車只好充當「打火車」(台語的消防車),水櫃一裝滿水就往神木站跑。由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火車有必須在森林中穿梭的特性,所以當時的設計便還包括了救火的功能,沒想到在神木火燒的這次卻真的派上用場。救火的人員利用蒸汽火車上的幫浦,連接火車載來的水,拿著水管爬到神木的頂端向下灌水。結果不妙的事發生了,神木長得斜一邊,水由上面無法完全落到底部,這怎麼辦呢?不知哪個聰明人想到一個法子,就是乾脆在底部開一個洞,灌水進去不就成了?

 

當洞一挖好,就像火爐的風管一接,大火一轟而上直衝樹頂,整棵神木就像是大煙囪越燒越旺。「聰明人」一看情勢不對,馬上又封樹洞,用從樹頂灌的老方法來救火。後來,就在眾人合力不眠不休的灌救下,神木在翌日的中午12時終於熄火了,但原本就快「掛」了的神木這下真的死定了,再也長不出樹葉了,空留一個軀殼在人間。

 

以做為阿里山精神標誌的這棵神木若真的就這樣掛了那還得了,再加上當時壽比神木的偉人還健在,無論如何都要讓它起死回生才行。於是,又不知是哪位聰明人,在民國50年以大木箱栽植紅檜苗木,架在神木頂,使其充滿綠意,硬是讓神木恢復生機,用「神木二世」來騙騙不知情的遊客。

 

這棵有如「比薩斜塔」的阿里山神木,歷經年歲的侵蝕,以致樹幹頂端裂痕加大,終致逃不過倒塌的命運。張新裕回憶先前曾建議在空洞的樹幹中打入鋼筋,以防止神木倒塌,然後填入水泥支撐固定,使其不致繼續傾斜,卻未獲採用。雖然如今偉人早已不在,但象徵大自然偉大的這棵紅檜神木,卻選擇在九七香港回歸大陸的同一天倒塌了,在大雨滂沱中,令人備感唏噓與惋惜。

 

據本地居民描述,有位仁兄(本地居民)經常來神木附近活動,71當天上午10時許,此位仁兄恰好目睹神木倒塌此不可思議之情景,結果他也倒了(嚇得暈倒了),現在這位仁兄每日都會來神木一探最新情況,不知是何原因?可惜此仁兄個性孤僻,不喜講話,問了他也不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