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的公館商圈,疾駛的車流、嘈雜的人群,轉進汀州路,彷彿進入另一個天地,一整片老舊的房舍,靜默地攀緣著這小小的山坡。這裡是台北市最後一塊違建聚落-「寶藏巖藝術村」,從中正河濱公園可以看到小山丘上房舍櫛比鱗次。




寶藏巖雖然不大,總面積只有3.97公頃。但擁有傍水山坡、漳泉廟宇與戰後違建眷村等的人文特殊景觀,加上其緊鄰由福和橋、基隆路高架橋和水源快速道路交織而成的匝道,形成古今相照的意象。



寶藏巖有寶藏嗎?跟著這張藏寶圖走就對啦!


17世紀末,清朝正式統治台灣,中國漳泉移民開始移民台灣。移民地點雖以台南鹿港艋舺為主,但現今台北公館仍有少數沿著新店溪上岸的台灣前民。靠虎空山小山坡而建的寶藏巖正是當時移民之一的郭治亨及其子(一說為女)所建。



寶藏巖的「巖」本義是山洞,後來靠近山邊的佛寺就都稱為「巖仔」。寶藏巖寺成立後,因位於水路要衝,成為台北南部、中永和地區的信仰中心,前來參拜的香客或住廟修行的人,或行陸路或坐船,聚集到寺廟周遭,是聚落周遭發展的開端。


日據時期,日本人在山林間廣設軍事設施,現在還能看到一些當時的軍事機關,散佈在自來水園區的山頂或寶藏巖聚落中。日本人撤離後,留下的幾間軍事倉庫,原是用來儲放彈藥、物資,就轉為附近民眾使用,成為聚落內最早的住家。



光復後,一部份追隨政府來台的部隊駐紮在此,並在汀州路230巷的入口設置檢查哨,禁止一般民眾進入。軍方雖實施禁建,當地軍人卻趁夜晚偷偷搭起簡陋房舍。



民國60年代,入口管制隨著守軍撤離也解除,當地老兵、退役軍人、弱勢族群紛紛進駐,他們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利用低廉、回收再利用的建材,DIY自己的居住空間,從河邊運來一點砂石、別處用剩下的紅磚等,東拼西湊搭起自己的房舍。至1980年代止,已接近4公頃200多戶人家。



之後由於都市發展,寶藏巖全區被規劃為公園預定地,面臨被拆遷的處境,引發一連串爭議,聚落該不該保存、原住戶安置的問題等。經社會各方人士、社運團體奔走,抗爭多年後,確立日後設立藝術村的走向。



2004年寶藏巖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以聚落活化形態保存下來,包含寶藏家園、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及公共空間三部份。2006年底開始進行聚落修繕,經過整建與媒體報導,《紐約時報》將寶藏巖納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當時全世界最高樓,台北101大樓齊名。2010年藝術團隊正式進駐營運。



「植物語彙」是台灣人的工作室,其創作都跟植物有關



走在聚落內,可看到各式新舊交替的軌跡,新築的水泥牆,隔壁是長滿苔癬的紅磚牆、爬滿藤蔓的圍籬,底下是新生長的綠草皮…



寶藏巖內部巷弄錯綜複雜,蜿蜒曲折的小徑;綿延不斷的階梯;尺度、形狀各異的大小廣場,構成寶藏巖內部獨特的聚落景觀。



房舍格局隨需求變動調整,多蓋一層閣樓或多加一道樓梯,不會有任何兩間房舍是相同的。房舍搭建的方式、外觀跟形狀,沒有什麼統一或是標準化形式,手邊剛好有什麼建材能用,就拼拼湊湊蓋起來了,恩簡言之,就是亂無章法啦!


 



聚落居民是由多元族群共同組成,雖然從不同地方來到寶藏巖,卻共同在這個遠離城囂、默默無聞的山邊聚落生活,因此發展出一套交織緊密又生動活潑的互動關係。



以前,寶藏巖聚落,每週四晚上是大家固定聚會、一起吃飯的日子,在空地上擺幾張桌子,在家裡炒幾盤菜帶過來,大家就這樣在空地上吃起來,除了讓大家聚在一起,也是展現各自拿手好菜、道三長兩短、聯絡感情的好時光。



舊時代痕跡與新生命力,在聚落中構成一幅新舊混雜、交錯的景緻。


 



斑駁的牆上有不少壁畫



請帶一顆探險的心來寶藏巖



這綠化的屋頂徹底做到了環保



公廁裡還有哺乳室呢!




 


 


 



 


 



走在寶藏巖藝術村,很像走迷宮一樣,到處都有小小藝術在旁邊




我不明白,但是,你很性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