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好吃的冠軍炒飯,接著我們來到黃金瀑布,黃金瀑布位於本山六坑口下方的自強橋畔及長仁礦區。


 


 



由於早期於瀑布小溪上游,為採銅礦之處,長年來因重金屬類礦砂沉積溪床作用之下,使其水質氧化而形成奇特的金黃色瀑布景觀,是很受歡迎的婚紗照攝地點。


 



看完黃金瀑布,我們決定去黃金博物館找老朋友-阿倫,這是他的行政辦公室前



行政辦公室前的風車裝置藝術



這個金瓜石派出所從日據時期就有,原是木造平房,20多年前改建為水泥廳舍,4年前配合黃金博物園區整體造型,花了3百多萬元在外牆加一層桂楠木「新裝」,整體建築充滿懷舊日式風格。派出所不但是遊客借廁所、補充飲水的休息站,還有黃金博物園區的導覽手冊可拿,成了名副其實的觀光派出所。



金瓜石太「紫」賓館



金瓜石太子賓館為日治時期日本田中礦業株式會社為招待當時日本的皇太子(後來為裕仁天皇)預定視察金瓜石礦業,於1922年所興建的臨時行館,但他最後並沒來,真勞民傷財



太子賓館屬典型的日式高級建築樣式,建築配置與外部庭園融合成雁行排列。建物大量使用檜木構築成純日式住宅,其中附加歐式休閒室,具備度假機能。



太子賓館周邊林蔭濃密具有隱密性,整個賓館總計360、建築主體約141,其他空間則為標準的日式庭園,假山、水池、庭園路徑等等都相當考究。


 



在太子賓館後方靠山的地方,有高爾夫球練習場及射箭場。



目前園區與只開放賓館外圍庭園部分,不能參觀內部好可惜啊




太子賓館地處高地,外面空地可遠眺周遭山景,視野遼闊!



因為我和珍珍上衣顏色太接近了,所以她堅持要和我錯開合照。



這是施承澤的《運金獸》,作者一開始就沒想要侷限它們的擺設方式,而是讓它們隨著觀者的興起搬動罷弄。



運金獸是一隻圓圓胖胖的四腳動物,性格溫馴,全身佈滿了像銅錢一樣的鱗片,在陽光的照耀下會發出金屬的光澤,總愛東聞聞西找找的在草地上玩耍,牠們愛吃Q礦,大約在草地底下數十公尺的地方,而Q礦的旁邊總是蘊含豐富的黃金寶藏。



但是,不是任何人都能看見運金獸的,只有善良的人才能看的見!當你看見牠的時候,可以試著觸摸牠、甚至輕輕地坐在牠的背上,如果幸運的話,運金獸就會載著你找到黃金的所在地



這三隻傳說中的運金獸,在正午的陽光下閃亮亮地嬉戲著。



作者說「運金獸」像大象一樣可愛,像牛一樣勤勞。沒想到一堆工業化螺絲墊片組合起來後,還能呈現另類的美感。


 



這面「綠牆」太...太適合當我們的畫布,我們很努力要畫出一顆心,看得出來吧?



金水廣場



「環境館」融合木造建築及洗石子外觀的特色,與周遭的煉金樓與水池,形成新地標。根據地方耆老的印象,環境館的前身「金光路55號」,大約建於1974年左右,是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俱樂部、餐廳,2樓則是圖書室,是當時金瓜石居民的休閒與飲食中心。在老建築再利用的精神下,重新整修打造成為環境館,1樓規劃為金瓜石生態環境的教育場域-環境館,及金屬工藝發展的基地-金工教室,2樓則規劃為多功能閱覽室,提供社區居民閱覽及交流使用。




「環境館」後方的原汁原味的日式建築



天氣實在太熱了,我們決定躲到有冷氣的「煉金樓」。日治時期「煉金樓」原為提供外地賓客住宿之旅館,光復後則短暫作為煉金工廠,後來台金公司將煉金工廠遷移至水湳洞,煉金樓轉作其他功能,據說曾用來收藏金子,也曾設立土地銀行辦事處,提供當時礦區員工服務。因建築造型特殊,並曾作為「煉金」使用,因此命名為「煉金樓」。



2009年「煉金樓」重新開館,煉金樓內增設劇場展設廳,除播放以真人結合動畫的礦工故事外,也在劇場內展示挖礦工具及文獻資料,讓民眾了解九份金礦歷史的淵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