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月的聚會,因為下雨,改成內灣隨意行,才剛走到老街,就被幽靜的天主堂所吸引,咦?多年前來內灣時,怎沒發現有這天主堂?



內灣人精神寄託的重要聖堂-內灣天主堂,本名聖母升天堂,簡稱內灣聖堂。1955年由雷德文神父開教,後由范賓神父出力較多,是創立者。



當時,內灣聖堂設於今廟坪下 方陳振雲 先生住宅處,為日據時代之「南河瘧疾防治所」址。因內灣煤礦開採熱烈、外來人口遽增、高危險性的營生行業使人的精神生活特別受到重視,於是人們便在新的宗教上得到精神信仰的寄託。



1963年,木匠大 師陳振雲 先生受邀前來內灣和天主堂建築師潘修士合作,興建天主堂於現址。原教堂前身為製材所,新聖堂利用舊屋拆卸下的屋架檐樑再生使用。1965年,新聖堂落成啟用。







教堂迴廊下的作品




教堂內部



懺悔室



中西合璧



內灣擁有豐富林業資源,在林業興盛時期,林務局在此設立工作站,以就近管制內灣地區的林木採伐事宜。站內亦有國外引進欲推廣之樹種如:柚木、脂胭木等之試種植物,煤礦業興起後,工作站走入歷史,於2003年轉型為「內灣林業展示館」。


展示館分室外體驗區及室內展示區:室外體驗區包括有種樹DIY體驗及木馬道、台車、集材機、景觀樹種等。



木馬運材



須先開設木馬滑道,寛約1.5-2公尺的路基,上面放1-1.5公尺、直徑6-9公分之小圓材作為枕木,俗稱盤木,每一盤木相隔45公分,固定於路基上。木馬道斜度以6-10%最適當。運材時將原木架於木馬橫枕上。用繩索繫緊,作業人員將麻帶掛於肩上,曳引木馬使之滑行於木馬道上,每台木馬載運量約0.5-1.6立方公尺在蓄積量不多的伐區,未免大規模之設施,使用本法運材簡易且經濟,在民國三、四十年代曾普遍使用。



台車運材為簡易的鐵道運材,須架設小型軌道,將板車加裝4個鐵輪以便在軌道上行走。運材時,將木材至於台車上,用鋼索繫緊,以人力推送並控制行車速度的運材法。台車軌道坡度一般在5%以內,以便於人力推送,每輛台車載運量0.5-1.5立方公尺



法於民國三、四十年代,在低海拔山區,曾普遍使用,俗稱「輕便車」在偏遠地區,亦曾為主要的交通工具。目前台車多經改裝,作為搭載遊客之用,以符合不同時代的需求。



集材,是將伐倒、截斷後的原木,利用人力或各種動力,將原木聚集在運材路線上,以便運材台車接駁載到卸材場。



集材機使用於動力式的集材,除節省人力外並可提高效率。而目前鮮少有伐木作業,像這樣大型的集材機也不多見了。



室內展示區包括有內灣林業歷史、珍貴樹種、螢火蟲及油桐花等的介紹。



千年桐對臺灣來說,是「外來植物」,日據時代為了利用其種子油與木材,自中國大陸等地引進栽培。最常見的桐花是指有「千年桐」之稱的木油桐,又稱廣東油桐或皺桐的花。被稱為千年桐不是樹齡有千年的神木,而是和有「三年桐」之稱的另一種油桐相比,其「經濟年齡」較長,即可持續生產油桐子的年份較多,因此栽種的範圍最廣,數量最多。千年桐為落葉喬木,高可達8 -10 m;葉互生,具長柄,寬卵形,常3-5裂或全緣,基部心形,有2杯狀而具柄的腺體,可分泌蜜汁。



光復後,此館成為尖石鄉唯一對外通路之木材檢查站,凡是載運林產物之車輛於通過時均應停車接受檢查方能放行,所以紀念章採用林業印記,像槌子的印記有六種:


1、查︰調查印—林產物伐採材積調查時,對於針葉樹、闊葉樹貴重木、擇伐木或間(疏)伐木每木調查之用。


2、界︰界木印—標示林產物伐採區域境界木之用。


3、封︰封查印—調查盜伐、擅伐或誤伐木材及其根株之用。


4、障︰障礙木查印—調查障礙木、附帶用材或漏查木之用。


5、放︰放行印—放行木材查驗之用。


6、跡︰跡地檢查印—伐採作業完竣跡地查驗之用。


 


 


 



漫畫內灣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