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跟過黃大哥主辦的阿朗壹後,發現他主辦的登山活動連小朋友都能參加,我想我應該也沒問題吧,所以201110月又報名了黃大哥主辦的浸水營古道登山活動。



浸水營古道是清朝統治台灣末期興建東西兩岸的三條通路之一(北部為蘇花古道,中部是八通關古道,南部為赤山卑南道,浸水營古道屬於赤山卑南道的一部分)。



古道西起枋寮新開村,越過中央山脈,東至台東大武達仁鄉,全長約47公里,稜線最高處海拔約1300公尺,是台灣使用頻率最高也最長壽的古道。


浸水營古道西段部分大多經由枋寮新開村附近的「大漢山林道」上山,此林道已漸漸取代原古道西段部分,為國軍大漢營區所闢建,車輛可通行。約行至林道23公里處在「大樹林」與原古道會合,接下來的東段部分則正式規劃為「浸水營國家步道」,長約20公里,車輛不可通行,步行約1天之內可走完,古道海拔落差介於200-1450公尺間。道現存的人文遺址有「浸水營日警駐在所」、「浸水營清代營盤址」、「出水坡遺址」、「姑仔崙舊社」等。



浸水營濕氣重、海拔高,在山區中終年雲霧常有雨,年雨量高達5200mm,且由於地勢平緩容易積水,故稱為浸水營。



州界廳(高雄州與台東廳)猶如現在的縣界,也可說這古道在中央山脈的越嶺點,海拔1437公尺,由此往台東走,都是下坡的路段。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從台東廳起行巡視浸水營古道時,高雄州知事及各級官員在此地迎接。





步道以前原寬2公尺,過去可供牛車、砲車通行的路面已不復見...



浸水營盤,浸水駐在所遺址,海拔1280公尺,光緒8年清軍在此設大樹林營,屯兵30人,光緒20年改稱浸水營;日明治34年(1901年) 改設為浸水營駐在所,自大武西行的日本官員,都會在這休息午餐。大正3 1914年)浸水營事件,日警及眷屬被殺,駐在所被燒毀;昭和11(1936)撤廢,現存遺址可印證當時之規模。



浸水營駐在所佔地廣大,目前遺址尚留有石砌駁坎、圍牆、石階。




1874年牡丹社事件爆發,清廷遂展開開山撫番的工程,正式修築這條平埔族人移民東部之路,當初命名「三條崙道」。一直到清末,本古道都是唯一可由西部通往東部的道路。



日治時期,為鎮壓中央山脈的原住民,日本人8次修建三條崙道做為理蕃道路,以最高的警備據點「浸水營駐在所」,改名為「浸水營越嶺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基於戰備需要,派軍隊架設電力電線及電信通訊線,沿著等高線築路,將浸水營古道拓寬成為3.6公尺的車道,路也比較平和比較寬,使用頻率更高。



1935年,屏東楓港到台東大武的南迴公路通車,取代這條古道,因人跡罕至及自然侵蝕,浸水營古道幾乎被掩沒在南部熱帶闊葉林中。



在當年,古道是排灣族人對外的重要道路,也是早年許多漢人從前山招贅入後山,做前後山「牽牛割」牛隻買賣工作的主要道路,及東港至枋寮附近鄉民前往台東捕撈魚苗的道路。



胡適的父親胡鐵花擔任清朝台東知州時,曾帶胡適走過此條古道去台東述職。



古里巴保山叉路口有涼亭一座,是休息的好地方。



浸水營古道夏天常有螞蝗出沒,雨季溪水易暴漲,一般認為每年10月到次年4月乾季較適合前往。


 



全程在樹蔭中行走,涼快得很。



出水坡營盤有涼亭及桌椅,中午在此午餐休息。



跟黃大哥爬山超幸福,吃的是豪華大餐,瞧!動作不快點,整鍋湯麵就見底啦!



吃完午餐,趁著大家還在喝茶聊天,我們依指示牌左上「出水坡神社」,約2分鐘可到,神社是當初日本人為了傳授原住民「神」的概念而設的。清光緒8年所設的出水坡營盤,屯兵30人,分3隊。大正8年新設出水坡駐在所於清營盤址上,大正15年遷移至原址西方約400公尺,昭和20年撤除。



駐在所位有兩處大平台,遺址上有升旗台,離駐所不遠的稜線上有出水坡神社,昔日亦設有出水坡蕃童教育所,提供出水坡社以及附近的排灣族部落原住民孩童就讀。



離開出水坡營盤後,又看見一段石砌坡崁,不知原本用途為何?



遇往出水坡山指標,循指標右入林間約30公尺就見到基石o



穿山甲是台灣特有亞種,又名「台灣鯪鯉」或「拉厲」(台語),生活在1000公尺左右的闊葉林中,目前列入保育類動物。



一路上都看得到穿山甲所挖的洞穴,看來保育工作做得很成功。


 



木炭窯約建於50年代,位於浸水營古道下方10公尺處,標高550公尺,為圓形炭窯直徑4.8公尺,壁高2.1公尺,壁厚0.8公尺,留有窯門,此種古老建築物反映老一輩生活方式,屬懷舊景物。



新姑仔崙駐在所,於出水坡山東方約3公里,標高345公尺;日大正12年遷建稜尾北側,並將姑仔崙舊社部分居民遷至駐在所下方,稱為新姑仔崙社;駐在所遺址駁坎還很清晰,左方50公尺為教育所,部落遺址因為木造及茅草所蓋,保存不易,遺跡已難尋覓,只好拍解說牌。




半圓形木橋下方的姑婆芋葉好大,可以拿來當傘了。



清代溪底營盤遺址(現為苗圃)位於茶茶牙頓溪與姑仔崙溪匯流點上游平台,標高150公尺,清光緒10年設溪底營盤,屯兵30人;日大正5年設姑仔崙駐在所於此,大正12年遷移至稜線上方為新姑仔崙駐在所;1968年林務局設為苗圃。



姑仔崙吊橋遺址,架設於茶茶牙頓溪上,是浸水營越嶺古道之重要通道,最早架設於大正6年,因當時姑仔崙駐在所設於清代溪底營盤址,故稱為姑仔崙鐵線橋,大正78年兩度被颱風吹襲損壞,現在吊橋遺址是大正15年以1250日圓重建,時隔70餘年,目前僅剩橋衍。



看到「出口」二字,心情整個兒放鬆下來….



沿著茶茶牙頓溪旁的山路走,正在納悶怎麼還沒看見接駁車,然後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因為產業道路施工,車輛暫時無法通過,我們、我們還有4公里產業道路要走!


 


 



歷經跋山涉水、從白天走到天黑,終於將15公里浸水營古道東段 + 4公里產業道路走完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