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蘭嶼的夜間生態導覽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全身純白的蘭嶼光澤蝸牛。白色的殼身透著螢光,月夜爬行在菇婆芋,就像一顆顆掉落在葉上的夜明珠般,吸引我的鏡頭拼命追逐。





蘭嶼光澤蝸牛是台灣特有種,只產於蘭嶼與綠島,是公認台灣最可愛且被譽為最優雅、最可愛的蝸牛,達悟族稱之為「純潔的生命」。





蘭嶼光澤蝸牛屬於雜食性,成蝸殼長大概只有44.5公分,存活時間半年到4.5年,比較喜歡待在海拔較高的森林地區,屬於樹棲性動物。





蘭嶼光澤蝸牛的全身從軟軟的身體到硬殼都是純白,殼呈圓錐形,殼頂略圓,殼呈白色,有光澤,殼薄、略為透明但堅固,殼面有很多斜行的成長脈。





當牠們用腹部的肉足緩緩行走時,身體會分泌黏液溼潤腹足防止刮傷,所以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道閃亮的痕跡!





蘭嶼人小時候把蘭嶼光澤蝸牛當成大地賜予的食材,但現在知道牠的寶貴,已從掠奪者改為保護者角色。





陸地上的蝸牛已經可以用肺來呼吸,而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所以不管公、母都長的一樣,蝸牛還有一個特別的特徵是「觸角」,這是蝸牛非常重要的器官,主宰一切行為和決策像人類的大腦一樣,有些蝸牛有一對觸角,眼睛就長在觸角的基部。有些則有二對,眼睛長在觸角上,蝸牛的眼睛並不靈光,只能感覺光和影子的移動,不能看見東西,蝸牛大都是夜行性動物,天亮時它的感應是要牠該回家休息了,蝸牛的所有行動都由觸角來決定,譬如說,它要靠觸角來聞味道,看看食物在哪裡,感覺哪裡有水源,哪裡有同伴,如果一直在觸角附近干擾的話,那牠就要掉頭走人了。



今晚的我們很幸運,因為另一組客人沒來集合,所以陳大哥可說是我們的專屬導遊啦,隨我們要看多久聽多久都行,因此當我們看見蘭嶼角鴞時,陳大哥也二話不說,用他世界無敵超級閃亮的手電筒幫我打燈,沒帶腳架的我則把長鏡頭架在霖暫停呼吸的肩膀上,終於拍到好幾張清楚的照片啦!





僅分佈於蘭嶼的蘭嶼角鴞,雌雄叫聲差異明顯,通過這些叫聲在黑暗的生活中交流。達悟族人稱牠為「To To O」,主要是公鳥會發出嘟嘟嗚的叫聲,母鳥則是發出「ㄧㄠˋ」的叫聲!蘭嶼角鴞體色棕褐,有豎起的耳羽,20公分的嬌小身軀,配上一對「黃黑分明」的大眼睛,模樣十分可愛,不過牠卻是凶猛的獵食者,喜歡盤據在空曠、視野良好的高處,例如海岸林中的棋盤腳樹或電線桿上,捕食昆蟲及壁虎等小動物。





蘭嶼角鴞為夜行性,單獨或成對活動,沒有領域性。築巢於樹洞,由雌鳥負責孵卵,雄鳥攜回食物。繁殖期開始於每年2~3月之配對、探洞,如果前一年的冬天氣候較暖,也可能提早開始。45月生蛋,每窩約2~3枚,蛋為白色,圓形,比乒乓球略小;孵卵期約25天,幼雛經30天後就可離巢。自然狀況下,蘭嶼角鴞少有天敵,但牠們在離巢前容易受到蛇的威脅,由於蘭嶼、琉球群島、菲律賓等地每年都會受到颱風的影響,惡劣氣候和大雨後的積水都會威脅幼鳥的生存。





過去由於沒有電和教會,到了晚上整個村莊一片黑漆漆,尤其村中有喪事時,夜晚給人的感覺就更沉重。相傳長輩們在夢中見到鬼時,長相就如同蘭嶼角鴞,有兩對角和如椰子殼一般大的眼睛,身體像人,但不是人,也不是鬼,是鬼魂附在蘭嶼角鴞的身上,因此長相非常恐怖。





不分晝夜,當蘭嶼角鴞停留在住家附近或鳴叫時,長輩們便預知村莊裡將有人會離世。因此達悟人很忌諱蘭嶼角鴞的到來。所以只要看到蘭嶼角鴞飛近或停棲,一定會想辦法把牠趕走。蘭嶼角鴞之所以被視為不祥的鳥,還有一個原因是牠喜歡停在魔鬼樹(棋盤腳)上,魔鬼樹又生長在墓地附近,因此鬼魂最易附在牠身上到人間作怪。因此在蘭嶼,一般人很忌諱蘭嶼角鴞,以前人很少去談論牠。現在的中年人因為有了信仰,或受到科學資訊的影響,比較不那麼怕蘭嶼角鴞,但老人家依然對傳說深信不移,將蘭嶼角鴞視為一種不吉祥的鳥。





有「幸福蟲」之稱的球背象鼻蟲屬在台灣有7種之多,主要分布在蘭嶼與綠島上。球背象鼻蟲的口器不長,牠們最特別的是少數不會飛行的象鼻蟲。蘭嶼球背象鼻蟲中以「小圓斑球背象鼻蟲」的數量最多,其頭部、胸部、翅鞘表面,甚至六足腿節,皆有許多青綠色鱗片組成的斑紋,在日光下會隱隱顯現黃綠色的金屬反光,相當漂亮。



左下是斷紋球背象鼻蟲,身上直橫交錯的藍綠色條紋,與鞘翅兩側複雜紋路組合起來,像一張正在微笑的臉孔,爬行速度不快,受驚擾時,還會裝死、掉落地面,但因身軀硬梆梆,天敵多不願意吃牠們。



為什麼球背象鼻蟲被稱為「幸福蟲」?在一個部落裡,幸福蟲曾被男性用來展現力氣,誰能將幸福蟲用手指捏爆,那證明自己的氣力,也會受到族裡女性不一樣的眼光。只是幸福蟲死了,男性是否因此得到幸福,無從得知,但幸福蟲的不幸福,卻可在男性手指間的汁液,與隨手被丟棄的蟲殼,得到驗證。若幸福蟲一一被捏碎,找不到幸福蟲時,是否意喻著人類的幸福將不再來?





左上-台灣擬騷蟴。名字中有「擬」,表示長得像某種昆蟲,牠和台灣騷蟴長得有點像,顏色不是綠就是褐色,差別在擬騷蟴前胸兩側沒有黑色斑塊,翅膀也較寬大,後翅沒有超出前翅,因此看起來寬寬胖胖的。牠們會在夏、秋二個季節出現在低、中海拔的灌叢或草叢。



左下-長鬚鐘蟋。



右上-疑似臺灣大蟋蟀。



右下-蝗蟲。





左上-台灣擬騷蟴的若蟲



左下-台灣騷蟴()的若蟲



右上-班卡拉左旋蝸牛。外殼直徑約3公分,白色或淡黃褐色,約6層體螺層,有濃褐色條紋色帶,分布於各體螺層,色帶變異性大。各體螺層微外凸,佈有細密的左斜成長脈。軟體通常呈淡黃褐色,頸部兩側常有黑色斑點;屬於樹棲型,棲息於樹林內、樹幹與枝葉間。



右下-台灣騷蟴



 



這是換完殼還在晾身體的蟋蟀





黃斑鐘蟋蟀。身體呈褐色,頭形較圓,前翅及胸板上有許多黃色斑點,黃斑會隨著蟲齡的增加漸漸淡去,後腿發達。分布於低海拔山區,成蟲隱密性高,常躲藏於陰濕的葉背或樹洞、樹幹、樹皮裡,不喜歡陽光,遇到騷擾會躲到樹幹的另一邊躲藏,喜歡群聚活動,為闊葉林內常見的種類。





高腳蛛的一種,但不確定是否為屏東高腳蛛!





斯文豪氏攀木蜥蜴為目前台產攀蜥中體型最大者,全長最大可達31公分,尾長約佔全長之三分之二。鱗片呈覆瓦狀排列,體表感覺甚粗糙,頸背有突起的脊鱗,外形似一小型恐龍,口內下頷呈白色或乳白色,喉部有橫向排列之白斑,體色為褐色至深褐色,雄性個體的體側有鮮黃色之斑紋。





斯文豪氏攀木蜥蜴是低海拔地區很常見的的日行性蜥蜴,前、後腳都具有五趾,在樹幹、地面活動找尋昆蟲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溪旁的樹木上經常都可以看見。由於經常在樹幹上活動,攀木蜥蜴的鱗片顏色就與樹皮一般,這是為了讓天敵不容易發現牠,但是只要遇上天敵或干擾時就會快速爬上樹幹並往高處逃竄。

 

 

看完陸上生物後,接著陳大哥帶我們去潮間帶導覽





前額鱗有三片的黃唇青斑海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之一,不過由於個性溫和,甚至連自衛的時候都很少咬人。牠利用皮膚上的環狀標記,與尾部的擬態誤導敵人分不清哪個才是牠的頭,再配合牠們致命的毒液來禦敵。



牠們的主食是鰻魚,不過也有被觀察到會獵捕蝦虎等小魚的情況。天生細長的身體使牠們在珊瑚縫隙間穿梭自如,捕獵時靠著這點優勢也非常的有效率。黃唇青斑海蛇特別的地方是以性別來區分地位,公蛇只能在淺海獵物較少的地方捕獵,甚至必須補捉鰻魚之外的小型魚類維生。母蛇佔據較靠近深海且鰻魚捕獲量多的珊瑚礁區。



黃唇青斑海蛇是屬於真正的海生生物,但卻在陸地上繁殖產下下一代。牠們會在熱帶淺海活動,平時棲息於附近的小珊瑚島、珊瑚礁和紅樹林,通常會躲在珊瑚砂底。通常可在海水深度 1-10m 的地方發現牠們,這是因為黃唇青斑海蛇的皮膚屬低滲透性,下潛到太深壓力過大,對牠們來說是件很危險的事。海蛇受到潮汐影響,通常在夜間出來覓食,但仍然有個體會在白天出沒。獵食時會在珊瑚礁中大範圍的尋找食物。雖是海洋生物,但牠們喜歡淡水更甚於海水,常會發現牠們攀爬到陸地上,從低窪的積水地攝取淡水、雨水等。不過當需要脫皮時就沒那麼講究,無論在海裡或陸地上都會脫皮。



 

 



銅鑄熟若蟹又稱笨蟳,是珊瑚礁潮間帶的常見種,頭胸甲前側緣與步腳的前後緣都呈刀鋒狀,斑駁的體色是天然的警告色,警告四周的鄰居要知道它全身充滿猛烈的毒性,絕不能吃它,以免中毒身亡。二十世紀因誤食銅鑄熟若蟹死亡的人至少有10位,成為毒死人最多的毒蟹。





棋盤腳果實有四個菱角,適合海漂,因像古代弈棋盤的腳,故得名棋盤腳。在蘭嶼流傳著一則傳說,蘭嶼海邊一大片棋盤腳海岸林、陰暗幽晦、夜晚開花、凌晨掉落、掉落聲此起彼落、蘭嶼人以為是魔鬼降臨,加上蘭嶼的海岸多為達悟族人的墓地所在,認為棋盤腳是不祥之物,故稱棋盤腳為「魔鬼樹」。





會讓人上吐下瀉的稜果榕



 



待查





左上-棋盤腳果

 

左下-毬蘭

 

右-黑框蟾蜍

 

arrow
arrow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