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夜間生態看得很過癮,從8點看到11點多才結束,今早睏飽飽才出門,礙於下午還要回民宿和陳大哥去浮潛,我們決定早上先去爬比較簡單的小天池。

 

 

到小天池前,第一個先到景點是紅頭岩。紅頭岩座落在開元港北方的一座公園內,是座伸入海中的小山,尾部山頭像人的側臉,不管是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都非常明顯,所以被稱為「岩頭」,每當夕照時變成赤紅色,又稱「紅頭岩」。

 

 

當地居民稱紅頭岩為ji-yakmeisoRsoRlan,形容其岩壁造形如流水般橫流在高聳的岩壁上;另一名稱是ji-pineiyaow,意思是指人工開鑿貫穿洞口的環島公路。

 

 

過了開元港約1公里處,右手邊有個廢棄的土地公廟,沿著山路往上騎,一路蜿蜒向上。

 

 

 

 



從山路上俯視椰油灣

 

 

 

 

雖然崎嶇不平,一路上的風景卻相當迷人!

 

 

 

 

 

 

 

 

俯望西邊大海,清透見底,啊~好想跳進大海裡哦!

 

 

透過我的長鏡頭,突然發現….哇~有人在划拼板舟ㄟ,船上一共有6個人,嘿休!嘿休!加油!加油!加油!

 

 

過了N個髮夾彎後,路的盡頭是謝絕遊客的蘭嶼燈塔。1982年建立的蘭嶼燈塔,塔高14.8公尺,雖然不雄偉,卻因位海拔209公尺高的山頂,而成為全台灣最高的一座燈塔!目前仍持續運作,附近船隻的安全就靠它了!

 

 

結束燈塔景點後,我們開始尋覓前往小天池的登山口,登山口距燈塔約200公尺,在往燈塔的最後一個轉彎處右邊,要不是因為停了2台機車,我們還差點錯過入口。草叢已被走出一條明顯步道,穿梭在幾乎比人高的草叢中,小心不要被利草割傷。一路上人煙稀少,異常安靜,更加突顯出小天池的神秘

 

 

天池在達悟族語中稱為「DuWa Wa」,意思是指「高山之海」或是「鬼魂出沒之處」。達悟人進入小天池,通常會以五節芒的葉子擦拭身體,以求去邪。小天池和大天池都是火山岩漿噴出的火山口,因雨水沖積形成湖泊,只不過眼前的小天池已經快乾涸啦!

 

 

想必對面這組人就是登山口那兩台機車的主人吧?多虧有在地人的引導,否則我們還真不知可以從那端離開小天池,感恩啊!

 

 

 

 

小天池周圍環繞大森山、望南峰與奧本嶺,四周都是原始森林,完整的熱帶雨林系內有豐富的昆蟲及鳥類生態資源。

 

 

站在小天池上方,可以同時望見五孔洞外的海岸。啊~看見這寬廣的大海,真想大吼大叫一番!

 

 

跟著前一組人的腳步走進這片樹林,仔細尋找會發現樹上有刻痕,代表這是某家族對此樹木的所有權,每個家族的刻痕記號都不相同,這是達悟人對山林資源的特殊管理制度。

 

 

穿出樹林,迎接我們的是另一段寬廣的海岸線,瞧!山下不就是大名鼎鼎的鱷魚岩和坦克岩嗎?

 

 

鱷魚岩是一塊形如鱷魚的礁石,破裂的岩石節理有如鱷魚粗糙般的皮膚,終日對著天空,還露出兩排尖尖的牙齒,海水侵蝕加上地殼變動,鱷魚的牙齒正逐漸掉落,快變成一隻沒有牙齒的「老鱷魚」哩

 

 

坦克岩整塊岩石上面佈滿綠色仙苔,就像一輛從海上登陸的坦克車,威武地乘風破浪向前行,可是…好奇怪啊,怎麼沒有炮管呢?原來坦克岩的炮管在幾年前斷裂了!

 



這座高約20公尺的岩石,中間中空,裡面還夾著一塊小岩石,形狀奇特優美,漢人因其外型似女性生殖器官而稱這塊岩石為「玉女岩」,對達悟人來說卻不夠尊重。達悟人稱為ji-mitazizik,意思是斜靠,源自當地朗島部落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朗島有一戶人家,住著一對夫婦及他們的小孩。平時生活過的非常快樂,一塊上山種地瓜、芋頭;男人也會下海捕捕魚。有一天,夫妻為了一點芝麻小事而爭執,他們從家裡開始吵,一直吵到要上山工作的路上,小孩子沒人照顧,只好一路跟著父母。大人邊走邊吵,走到岩石佇立的地方,夫妻倆人打起架來了。小孩子看見父母打架,就跑到兩人中間去勸阻,企圖把他們推開。可是,小孩再怎麼用力,也沒有辦法將打架的大人分開。於是,他就一直站在父母中間,抱著媽媽傷心的哭。後來三人竟然變成了石柱,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玉女岩。達悟人也稱玉女岩為ji-mavonot,意思是「火把岩」,因由外海往此岩望去,其外形就像是一把豎立在海邊、用蘆葦捆綁的火把!

 

 

Iratai 是漁人部落的族語名稱,意指必經之道。位在蘭嶼島南方,介於紅頭與椰油部落之間。

 

據說漁人部落祖先是源自與天上仙女的後代:當初洪水漸退時,漁人部落祖先的那兩位兄弟從青蛇山頂下來,後來輾轉定居在部落附近的do Lalitan(石洞,地名)裡,因為那裡有水可以喝,也有黃皮樹葉可吃。有一天,兩兄弟到海邊撿貝類,哥哥一撿到貝類就打碎來吃,弟弟撿到貝類都帶回家,再用石頭打碎,清洗後再吃。後來天神可憐他們沒有伴侶繁衍後代,就差遣兩位仙女下凡,並且吩咐她們姊姊要嫁給哥哥、妹妹就嫁給弟弟。但是兩姊妹向天神抗議:「誰要嫁給那個骯髒的人啊!」天神說:「沒關係!等我立好竹梯子,我就下來吹氣給他們,他們到時就會變成英俊的青年。」兩位仙女就這樣藉著竹梯下凡來嫁給兩兄弟。

 

 然而,兩位仙女在要嫁給兩兄弟時,姊姊卻堅持要嫁給弟弟,因為弟弟處處都比哥哥好,妹妹一氣之下就飛回天上。後來姊姊就和兩兄弟的弟弟結婚,生了兩個孩子,妻子建議丈夫把家遷到小山頂叫do Tazak,丈夫也同意。

 

 奇怪的是每天用餐時會有大地瓜、大芋頭、豬肉、羊肉、雞肉等食物自動擺上桌,不愁吃不愁穿地滿足。這些都是仙女安排的,但丈夫還是疑惑地問妻子說:「我們所吃的東西到底都從哪裡來的?」妻子回答說:「我們家有個倉庫,所需要的東西都在裡面,應有盡有,但記住千萬不要打開,否則全家都會遭殃!」

 

 有一天,妻子出遠門,好奇的丈夫趁機進入宗柱後面的倉庫,偷看裡面的情景,發現裡面的人在忙著挖地瓜、芋頭,有的殺豬、羊、雞,有的捕魚、造船、織布、建造房子等,丈夫看了之後感到新奇又害怕,趕緊把倉庫的門關上。妻子回家後,發現晚餐沒有傭人送來,又發現倉庫裡的傭人都回天上了,大怒之下就帶著一個孩子爬上梯子回天上,只剩下一個孩子留在丈夫身邊,也就是後來漁人部落的祖先。從此以後,丈夫把家再遷到現今漁人部落的位置,成為漁人部落的祖先,天神所立的竹梯後來硬化成為岩石,就是現今立在漁人部落前方海邊那塊叫做do Igang的岩石。

 

 漁人部落有一些其他部落都沒有的文化特徵,就是飛魚季時,所捕獲的魚必須切4道,上鹽後晾曬,在蘭嶼這種將飛魚切4道的切法是由漁人部落最先開始,此切法是為了使魚肉快速曬乾,切開後,將左半魚內面切2道外翻,右半魚帶有魚排的表面切4道外翻。

 

 

意外發現這尊「猩猩」

 

 

今天的午餐是漁人碼頭的風味餐,昨天事先預約好的。

 

 

一份套餐300元,有飛魚乾、鹹豬肉、番薯、芋頭、八爪章魚、海木耳等,好吃!

 

 

受地理環境影響,達悟人在飲食方面是以耕種與捕魚為主,不重狩獵,而是飼養家禽、家畜。以前的達悟人每天只吃早晚兩餐,分主食(kanen)及副食(yakan),前者簡稱為「飯」,後者則稱為「菜」。主食為水芋及甘薯,當水芋甘薯產量不足時就會加入山藥、里芋、旱芋等來補充主食。傳統上會吃小米往往是有特殊意義,如慶典或家中有人生病,要打小米贈送給惡魔,病人才可很快復原。

 

 

肉食部份有魚、羊、雞、豬等,但羊、雞、豬只有在新屋落成、新船起航或婚禮慶宴等重要節慶才宰殺食用,一般稱為禮肉;在大慶典時,禮肉是生的切片,小慶典則煮熟切片,所以達悟人的副食主要來源是魚類,捕魚是男人日常的主要工作,捕魚技術的好壞決定這個男人社會地位的高低。魚的食用方式除了曬乾外也有用煮的,達悟人不用鹽,而是在烹調時加入海水產生佐味。

 

 

達悟人在魚的食用上分「男人魚」、「女人魚」及「老人魚」,這種區分源自於古老的約定俗成,原本僅限於飛魚。蘭嶼盛產飛魚,但據傳古時候有族人食用後,紛紛發生皮膚病,而因此放棄不吃,後來經由先人的指示,將飛魚分為:

 

1.黑翅飛魚:需曬乾食用。

 

2.白翅、紅翅、斑翅飛魚:需曬乾火烤食用。

 

3.小飛魚:孩童食用。

 

4.飛魚:肉質較差,孩童、婦人不宜食用,只供老人食用。

 

 

這樣流傳數代後,演變成「男人魚」、「女人魚」、「老人魚」的分野。「男人魚」大多為顏色灰綠、皮粗肉腥的魚種;「女人魚」通常是色澤鮮艷、味道鮮美、肉質細膩的魚;「老人魚」則為色澤黑黝腥味較濃。其實不止魚類,連螃蟹也有這種分類模式,如光手酋婦蟹(Eriphia sebana)在蘭嶼就只有老人與女人可食用。

 

魚類固然是副食的主要來源,女人亦可有限度地補充家庭副食,例如水窟中的小魚、礁石上的藻類、蟹類和貝類等。在天候不宜下海捕魚的時後,男人亦會從事海濱的藻貝採集。

 

 

  達悟人的一餐一定要包括一個主食及一個副食,婦女每日的主要工作是「拿飯」,男人則是「找菜」。由於主食來自自家的農業耕作物,所以貨源穩定,副食因來自捕魚或採集,貨源較不穩定,因此每到用餐時間,大家比較關注的是今天有什麼副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副食反而比較受到關注。

 

 

  達悟人在飲食上沒有太多禁忌與禮俗,一般進餐時都是等全家聚集同時開動,傳統上不用碗筷而以手取食,喝湯則是端起公用的鍋、碗就口而喝,雅美人在吃飯時嚴禁交談,更不可以說不吉利或污辱他人的話。吃飯是以食具來區分階級,這方面達悟族可算上是台灣原住民食具分類最嚴格的,例如以使用者為主就分男人用、女人用、老人用,如果使用者弄錯了,就要立即打破丟掉,才能讓家中六畜興旺以避免不幸。

 

  根據文獻記載,達悟人是目前臺灣原住民中唯一不釀酒的族群,雖產小米卻從不釀酒,是原住民中的異數。達悟人非常喜歡嚼食檳榔,幾乎人人都食用,檳榔成為達悟美人招待客人的主要食物。

 

 

 

參考

 

1.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http://citing.hohayan.net.tw/citing_show_race.asp?racetype=%B6%AE%AC%FC%B1%DA

 

2.余光弘-達悟族人文社會簡介轉載自蘭嶼專題:http://www.sinica.edu.tw/~dlproj/huso/yamei.html#1

arrow
arrow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