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遇上難得一見的海洋盃拼板舟划船大賽,興奮的我一早就起床,還沒到椰油灣,就被長長的車陣堵住,塞車的畫面可不是來蘭嶼的遊客都能碰見的~幸好我們騎的是機車,一陣東鑽西繞後,順利到達今天的比賽場地-椰油灣!

 

 

比賽項目包括單人划拼板舟400公尺2人划行800公尺還有10人划大船,沿著水道線繞目標旗划回終點的計時賽,六個村落的拼板舟早在昨天就齊聚一堂排滿岸邊,形成壯觀畫面,前來觀賽的族人也擠滿比賽現場,為選手們鼓掌加油。

 

 

在蘭嶼,只要可以坐8人以上就算是大船,隨著可以做大船的老人家越來越少,目前每個部落都只剩下一艘大船!

 

 

賽前各部落仔細檢查拼板舟,準備將這幾天所練的成果展現出來。

 

 

多虧有這場賽事,我才有機會看見盛裝打扮的達悟人。

 

 

 

達悟男子成套戰服材料全以植物纖維編製而成,包括椰殼加山林投製成的藤盔、椰子葉鞘織成的背甲、水藤編成的藤盾和蘭嶼赤楠製成的木刀,刀鞘刻有傳統幾何紋及人形紋,以細藤編掛索,做工精緻。。

 

 

達悟男子平時僅穿丁字褲或無袖無領短背心、頭戴藤盔或木盔,終年裸身赤腳,這是因為蘭嶼天氣高溫多雨,加上為了適應海上生活,時常穿著丁字褲就下海捕捉海洋生物而產生的傳統服飾。

 

 

短背心前後各有5道黑、藏青及白色相間的條紋,技法為菱形斜紋組織,紋樣有橫條形紋、小菱形格狀紋、三角形紋、方形紋及魚骨形紋。前襟下緣右角縫綴一白色四孔紐釦,另在下緣左角縫上一條由黑色麻線編成的紐帶,以方便釦上。下半身搭配丁字帶,此細長帶子的兩端夾織黑或藏青色橫條紋,條紋多寡係依年齡大小而有不同數目,如56歲孩童是3道橫紋,一般成年人則為4道橫紋,為了美觀有時也會在丁字褲上縫上龜殼的圖樣。

 

 

丁字褲的種類有以下三種,各有不同的使用時機與方法:

 

1.慶典使用:只有在大船下水典禮、房子、工作房之落成典禮,及族裡原有的大慶典、飛魚慶典等時候才穿,需是全新的。

 

2.平時使用:如探親、休閒活動、聚會等,穿半新半舊的。

 

3.工作使用:如下海捕魚、上山工作、伐木、材料加工等勞務工作,用舊布料所做成。

 

 

選手穿著整齊的衣服,在舉行完簡單的開幕儀式後便開始比賽。今天早上是400公尺單人拼板舟、800公尺雙人拼板舟比賽,下午才是重頭戲-十人大船越野賽。

 

 

 

 

早上8點半先由單人拼板舟展開序幕,每部落皆有3名選手參賽。

 

 

 

 

大家幫忙選手將拼板舟搬到指定航道上。

 

 

 

嘿休~嘿休~嘿休~

 

 

 

槍聲響起,選手賣力地向前划,

 

 

 

 

當選手從海上將拼板舟划上岸時,就會有人上前去接應,然後再徒手將拼板舟抬上岸邊~單人拼板舟最後由鄉運常勝軍椰油部落的周鳳鳴拿下第一。

 

 

大家專心看賽事就是我偷拍當地人的最佳時機,達悟女子身上斜繫一塊大方巾的芭蕉布,一般是由左肩至右腋下,普遍以黑色或藏青色條紋為主,一般都是偶數(81012條紋),只有少數不畏禁忌的老人才用奇數(1113條),下身則圍一條方巾,長度自腰到膝蓋上5吋處,小女孩只圍一片,年長後才使用三片布並排縫合,腰間繫一麻繩,可使裙緣反摺不下滑。達悟族傳統上認為太多的顏色容易招致禍端,所以使用的顏色非常樸素,近年因與外界接觸增多,及舞蹈表演的需要,才開始在衣裙上增加紅藍二種顏色。

 

 

達悟族原本就有以麻纖維為原料的紡織工業,紡織且是女子才能擔任的工作,以白色為底,嵌入藍色線條,共有8種紋圖飾。如今各村中會紡織的婦女已不多見,更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全部懂得,這些少數仍會紡織的老年婦女,一旦過世,其紡織藝術就將失傳。

 

 

達悟族衣著簡單,飾品種類卻很多樣,大致可分為頭飾、髮飾、耳飾、頸飾、胸飾、手飾與腳飾。頭飾方面有禮帽與工作帽兩種,禮帽有銀盔、椰鬚禮笠和木製八角形禮帽,禮帽只有受族人敬重男女才能佩戴,尤其銀盔是所有飾品最珍貴的,雅美族人都將它視為傳家之寶;髮飾是用竹子製成,一方面作為梳子,梳完頭髮後往頭上插則成了髮飾。此外編製背籃、編藤帽等手藝也是達悟男人擅長的編織技術,和織布一樣均能顯示達悟族之手工藝術。

 

 

頸飾、手飾、腳飾以瑪瑙、玻璃珠、貝殼串起,加上島上特產山羊毛或果實;耳飾、胸飾則由金、銀、黃銅或螺殼打造,達悟女子以各式各樣、多采多姿的飾品來增添整體服飾的美感。

 

 

看到10點多,我們決定先去朗島部落晃晃,一路向北騎,經過洞口時,看見湛藍的海水,忍不住停下來拍照。

 

蘭嶼是個火山島,與海岸山脈及綠島一樣,都是菲律賓海板塊送來的「禮物」。約2千多萬年前,因板塊隱沒作用,在菲律賓海板塊的西側形成了一長列的火山-呂宋島弧。數百萬年前蘭嶼島形成後,隨著菲律賓板塊逐漸往西北方向移動,呂宋島弧的北端最後撞上了正在隆起的台灣,形成東岸的海岸山脈,而綠島及蘭嶼也緊跟在後,慢慢的靠近了台東外海。

 

 

當蘭嶼受板塊碰撞擠壓出露水面後,海浪沿著破碎的節理或斷層不斷的侵蝕,岩壁逐漸被掏挖成寬深的「海蝕洞」,之後地殼又間歇隆起數次,於是海蝕洞也隨之被抬升,並且越變越高,最後終於被抬離水面,不再受到海浪拍打,變成現在看到的「山洞」了!洞內可以觀察到不同位置及高度的海蝕凹壁,而每一個海蝕凹壁就代表一段期間的地殼隆起。

 

 

五孔洞(ji-kaiaReman)以有五個巨大的海蝕洞而命名的,是五個地盤快速上升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影響而形成的巨大海蝕洞,岩壁上珊瑚化石清晰可見,清楚見證海岸升起的痕跡和過程,是一座典型的海蝕洞。洞旁崖壁上鑲嵌著描繪聖經故事的傳統手工陶俑,是達悟人工藝天賦的呈現。

 

 

 

 

此處也被稱為「惡靈之窩」,是達悟族過去忌諱的地方,早期被歸為婦女孩童不宜久留之禁地。五個洞口緊鄰形成,洞與洞之間部分可以互通,每個洞口當地人均賦予不同的名稱:第一個洞vaRai no volai為蛇窩之意,是蛇的家;第二個洞是休息的地方;第三洞為「相撲洞」,源於朗島與椰油角力相撲的地方,傳說兩村人若有事衝突通常在此開始角力相撲,彼此分出勝負。第五個洞稱之為pangsangsadan意為杵小米之地,傳說附近村莊的老人常在此洞打小米。

 

◆五孔洞-達悟族祖先向「鬼」借火的神話故事

 

 

當初紅頭部落石生始祖的孫子,環島去找尋食物,到朗島母雞岩(Jiminamanok這個地方。太陽下山,天色也變暗了,他們休息一會兒,忽然看見五孔洞岸邊有小亮光,於是他們走向那些亮光去看個究竟,竟看見是女鬼正拿著會發亮的木棒在岸邊抓螃蟹、撿貝類。他們很新奇地向女鬼問說:「你們在幹什麼?」女鬼說:「我們在抓螃蟹和撿貝類啊!」兩兄弟又向女鬼問說:「這會發亮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啊?我們從來都沒看過,這個東西可以摸嗎?」女鬼說:「絕對不可以摸,它會燒傷人的!」兩兄弟又追問著:「那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女鬼回答說:「那你們進到五孔洞裡去好了,我們的祖父在洞裡,他會告訴你們的」

 

兩兄弟於是進到洞裡,竟發現洞裡有很多鬼正在拍手唱歌,他們一看見兩兄弟進來就停止唱歌。有個鬼還問他們:「你們進來幹什麼?」兩兄弟說:「我們要找你們的祖父,他在那裡?」過了一會兒老祖父出來了,臉色和身體看起來很可怕,但他很慈祥地跟兩兄弟說:「地上的鬼啊,你們來找我嗎?我是這裡的祖父,有什麼要向我請教的,我會幫你們的」,兩兄弟指著地上會發光的東西說:「這個是什麼東西?我們從來都沒看過」,鬼祖父回答說:「這個就是火啊,人不可以摸它,它會燒傷人的,這個火也可以拿來燒飯燒菜,如果你們不相信的話,你們可以看這個夜光貝,於是鬼祖父把夜光貝放在火裡烤著,沒多久那個夜光貝,就被火烤得肉凸露出來可以吃了」。兩兄弟看了之後覺得很新奇,便向鬼祖父要求說:「你們可以送我們一把火把嗎?」鬼祖父說:「可以啊!」不但如此,鬼祖父還帶他們兩兄弟在五孔洞裡參觀他們的風俗文化。

 

 兩兄弟在五孔洞裡看見,鬼他們有的建房子、建工作房與涼臺、造大船或小船、織布、劈柴、舂小米、採芋或地瓜、宰豬殺羊、耕種、收割、舉行慶典、落成禮等,其他各種工作都覺得非常新奇,鬼的許多風俗文化是當時人所沒有的。兩兄弟臨走前,跟鬼祖父要求借火,鬼祖父給了他們兩把火,兩兄弟從五孔洞借了火把,走回紅頭部落的路上,火把竟然熄滅了,於是他們又折回五孔洞借火,兩兄地向鬼祖父說:「我們的火在半路上熄了,我們再回來借火」,鬼祖父說:「你們真笨!當你們的火快要熄滅時,你們可以把火移到另外的乾樹枝上啊!」或者把火燒在山上的雜草上,使山一直燒著,那麼就可以再去取火苗了,這樣做你們也不會嗎?」兩兄弟說:「我們不知道可以這麼做啊!我們會遵照您的話去做的,只要您願意再給我們一次火把。」於是鬼祖父又給了兩兄弟火把,這一次兩兄弟果然遵照鬼祖父所交代的,當火快要熄滅時,就將火苗移到另一根乾樹枝上去,如此火就不會熄滅了。

 

 當兩兄弟回家時,全家人都已餓得躺在地板上,已經 一兩 天沒有好好吃飯了,於是兩兄弟就用拿回來的火把幫家人燒飯煮菜,他們都吃得很飽而精神振奮了起來。飯後,兩兄弟在祖父與全家人面前,講了許多關於五孔洞風俗文化,以及他們環島時所遇到的故事,全家人都聽得很入神。從這則神話可了解達悟族火的起源,是經由祖先「善靈」的引導而獲得,及達悟族人那種與善靈共存而得到庇佑的靈魂觀。

 

◆達悟族的信仰

 

 

達悟人有天界和地界的概念,兩者皆分為好幾層。住在天界的稱為神,住在地界的稱為鬼anito,所以人、鬼、神分住在不同層界,但鬼神卻可到人界活動。達悟人認為神主宰了自然現象,包括天然災害及人類的生產與繁殖。而神除了會眷顧達悟人,關心部落的安危,並使人有豐收和好運外,也會懲罰做壞事的人。相對於神,鬼anito對達悟人的生活影響更大。

 

anito是一種達悟人對鬼靈的稱呼,有人譯為惡靈、鬼靈、死靈、鬼、亡靈等,涵蓋死者的靈魂、祖先的靈及自然界會作祟人間的靈等,族人對anito的重視程度超越神,並認為許多超自然現象都與anito有關。達悟人對anito並非全然的「恐懼」,而是採「戒慎恐懼」的態度。當面對生活中的不幸時,多歸於anito在作祟,包括:捕魚不獲、牲畜飼養失敗、新宅地無法安居、個人意外傷害等。如幾年或幾個月後要造船、建屋、舉行落成禮等不可說出的風俗,便是源於避免anito事先得知,而使計畫遭到破壞的概念而來,因此這類儀式通常會在當日或前一天才通知親友。

 

如果家族中年紀最長者,向團員宣告要造船卻不建造,就應有日後會惹來災害或有魔鬼搗亂的心理準備。anito的存在不只是社會方面,更在心理方面提供族人面對天災與疾病時的合理解釋,憎恨anito可作為族人對大自然變化及族內可能形成衝突壓力之宣洩途徑。所以在宗教、經濟活動及平時言談對話中都含有懼畏anito之意,因而産生種種驅逐或防禦的方法。anito在達悟族社會中不但可解釋一切人生的不幸,又能減輕他們不能對自然加以有效控制的憂慮,如疾病或死亡,當他們的社會中心價值受到社會成員破壞時,也能以anito作祟做爲解釋,以鞏固其價值觀。



50多年前基督教、天主教開始傳入蘭嶼島,達悟人已經普遍接受基督宗教,日常生活、傳統儀式、從事生計活動時的祝福禱告,蘭嶼社會以往許多禁忌在教會系統中被稱為「迷信」,會希望信徒要打破迷信,基督教與天主教對這類禁忌看待的態度有些不同。天主教會承認祖先的存在,而基督教則認為人必須直接與上帝溝通,但基督教與天主教對傳統儀式仍採尊重的態度,同時其他基督教派神召會、真耶穌教會在近10-20年間也進入蘭嶼。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蘭嶼 拼板舟 划船大賽
    全站熱搜

    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